APP下载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研究

2017-01-14高家登扎西达瓦曲久强巴贡桑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杀性荚膜败血症

高家登扎西达瓦曲久强巴贡桑

(1,西藏那曲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总站 852000;2,西藏那曲县农牧业科学技术服务站 852000)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研究

高家登1扎西达瓦2曲久1强巴贡桑1

(1,西藏那曲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总站 852000;2,西藏那曲县农牧业科学技术服务站 852000)

多杀性巴氏杆菌 (P.multocida)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 (Pasteurellosis)的病原菌,主要引起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病或传染性肺炎。畜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主要使用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目前防制巴氏杆菌病的疫苗主要有强毒灭活菌苗、弱毒菌苗和亚单位疫苗,这些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对巴氏杆菌病的防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血清型多,免疫效果不理想,有关巴氏杆菌病防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病原、流行病学、致病性等进行综合阐述。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原;流行病学

1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研究概述

多杀性巴氏杆菌 (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一种较常见的病原菌,主要使动物发生的疾病有牛出血性败血症、犊牛肺炎、禽霍乱、猪肺疫等多种疾病,给世界的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有些情况下人也可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1]。Pasteur最早于1878~1879年发现并描述了牛、禽霍乱以及其他动物的出血性败血症,后人为了纪念巴斯德做出的贡献,将此菌命名为巴斯德杆菌[2]。目前,国内、外学者有两种公认的血清学鉴定分类方法。一种是Carter于1984年提出的按血清学标准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分型,随着后来的不断发展,将该菌分为A、B、D、E和F 5个荚膜血清群[3]。另一种是Heddleston,根据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耐热抗原的不同将其分为1、2……16等16个血清型[4]。1998年Brickell等报道牛发生的出血性败血症的血清型为B型[5]。2005年捷克学者从病牛群中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血清型为A型,且病牛肺部感染严重[6]。2008年,内蒙古某牛场的病死牛中分离出溶血性巴氏杆菌[7]。2008年以前,我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出血性败血症是荚膜血清型B型[8]。直到2008年,马文戈,于力从黑龙江、天津采集的病牛肺组织中分离到2株病原菌,经研究鉴定,2株均为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这是我国首次报道的有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出血性败血症[9]。2010年,新疆报道从病死犊牛的病料当中分离出多杀性巴氏杆菌均为荚膜血清型A型并且以肺部感染为主,对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敏感[10]。牛多杀性巴氏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存在于健康畜禽的上呼吸道黏膜上,当受到外界应激时免疫水平下降,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发病。由于该病菌的血清型多,并且不同地区的菌种有所差异,因而目前研制的疫苗不能对多种血清型的菌株引起的疾病都起到预防作用,研发针对不同地区的多种血清型的疫苗和治疗药物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2 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巴氏杆菌属中最重要的致病菌,菌体较小,呈短杆状或球杆状,一般单个存在,大小为0.5~2.5μm×0.25~0.4μm。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瑞氏染色可见两极浓染,但传代次数多或陈旧的菌体两极浓染不明显。无鞭毛,不形成芽胞。兼性厌氧菌或需氧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会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贫瘠,而在加有血清、血液或马丁肉汤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生长形成露珠状且透明的菌体,菌体在45°斜射光下观察,根据菌落表面有无荧光及荧光的颜色,可分为3种荧光的类型,即无荧光型 (Nf)、橘红色荧光型 (Fo)和蓝色荧光型 (Fg)。Nf型菌对各种畜禽的毒力都比较弱;Fo型菌对羊、牛、猪等毒力弱,对鸡和兔等毒力较强;Fg型菌对鸡、鸭等禽类毒力较弱,而对羊、牛、猪等毒力较强。在血清肉汤培养基中,培养初期均匀浑浊,后期有黏性沉淀,表面形成菌环。明胶穿刺培养呈上粗下细的线状生长。刚从新病料分离的强毒株具有荚膜,经过多次传代荚膜逐渐消失。

本菌的血清型较多,按荚膜抗原可分为5个血清型,用大写英文字母A、B、D、E、F表示,按菌体抗原可分为16个血清型,用阿拉伯数字1、2……16表示。我国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家兔以7:A为主,其次是5:A;牛羊以6:B较多;猪以6:B和5:A为主,其次是2:D和8:A;家禽以5:A最多,其次是8:A。我国的血清型鉴定有A、B、D3个血清型,C型菌是猫、犬的正常栖居菌,E型菌在我国没有发现,仅见于非洲水牛和牛,近期有发现F型菌,见于火鸡[11,12]。

本菌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不是很强,在生理盐水和无菌蒸馏水中很快就会死亡。60℃ l0min或56℃15min或在阳光下暴晒l0min均能被杀死。在厩舍中病菌可存活30d,在干燥的空气中,48~72h可以死亡。10%石灰乳、2%来苏儿、3%福尔马林、0.5~1%氢氧化钠等消毒剂可在5min内使其死亡。对磺胺类、土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等抗菌药物均敏感[5]。

3 流行病学

本菌的潜伏期一般在2~5d,一般因条件应激而引发本病。本病的易感动物猪、黄牛、奶牛较多,牦牛少见[13];家禽、兔和绵羊也易感;马和骆驼等动物也可发病,但很少见到。

在畜禽发生本病时很少能查出传染源,一般认为动物在发病前就携带本菌。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当动物在气候剧变、圈舍拥挤、闷热、寒冷、饲养管理不当等诸多的应激因素下发生本病较多[14]。一般呈散发性,猪、牛发病时会出现地方流行性,绵羊有时会出现大量发病,家禽发病时呈流行性。不同品种的动物之间一般不会相互传染,但有时猪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会传染给水牛。水牛和黄牛之间可相互传染,而家畜和禽类很少相互传染。

本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病畜因咳嗽排出病菌,经呼吸道传染;或病畜的排泄物、分泌物将不断排出病菌,从而污染用具、饲料、饮水等物品经消化道传染;夏季蚊、蝇等吸血昆虫也可传播本病;有时也会因皮肤出现伤口而发生感染。

本菌大量寄生在动物的消化道黏膜或上呼吸道黏膜上,由于饲料突变、长途运输、天气骤变等应激因素的发生,而使畜禽的抵抗力下降,从而病菌将会趁虚而入,由淋巴液流入血液,因此发生内源性感染。

4 致病性

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畜禽、野生动物和人类都有致病性,人类发病少见,即使感染也多以伤口感染为主,该菌呈世界性分布。本菌引起牛的出血性败血症,并以肺炎、高热、急性胃肠炎等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一般呈地方流行性[15];非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猪肺疫,俗称“锁喉风”,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猪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16,17]。Odugbo等研究发现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羊肺炎。其次马属动物和犬等野生动物也可发病,禽类最易感,俗称“禽霍乱”,但鹅、鸽感染较低[18]。在2002年Watson等报道多杀性巴氏杆菌也可引起羔羊的肺炎和败血症[19]。本病引起的疾病常表现的症状是肺炎、败血症和局部损伤,以前两者多见。具有荚膜的菌株致病性较强,本菌引起的出血性败血症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当菌株进入血液后,引起菌血症,使动物发生败血症而死,常见于反刍动物和家禽。而局部损伤可引起动物的中耳炎与鼻窦炎。

带菌的健康动物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而恢复健康后的动物却有较强的免疫力。家禽自然感染痊愈后对其他血清型有交叉免疫力。在火鸡体内培养细菌并制成灭活苗,免疫的火鸡对不同种的血清型也可以产生交叉免疫力。但人工体外培养的细菌制成的灭活苗,则对异种血清型不能产生免疫力。

[1]ChristaE,AntinaLB,Astrid B,et al.Virulence genotype of pasteurella multocidastrai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hosts with vari-ous disease status[J].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6,114(3-4):304-307.

[2]Confer A W.Immunogens of Pasteurella[J].Vet Microbiol,1993,37:353-368.

[3]Carter G R,Chengappa M M.Recommendations for a standard system of designating serotypes of Pasteurella multocida[J].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eterinary Laboratory Diagnosticians,1981,24:37-42.

[4]K.L.Heddleston.Avian Dis.1972,16:925-936.

[5]Brickellsk,Thomas L M,Long K A,et al.Devel-opment of a PCR test based on a gene region associ-ated with the pathogenicity of past eurlla multocida serotype B:2,the causal agent of hemorrhagic septi-cemia in Asia[J].Vet Microbiol,1998,59:295-307.

[6]aglic Z,Kucerova Z,Nedbalcova K.et al.Charcateri-station and comparison of Pasteureiia muitocida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species in the Czech Repulic:capsular PCR typing,ribotyping and dermonecrotoxin production[J].Vet Microbiol,2005,50:345-354.

[7]李平安,杨莲茹,商晓桂,等.牛溶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29(1):1-3.

[8]吴范庚.我国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学鉴定及交互免疫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1997,23(8):14-15.

[9]马文戈,于力.牛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8,30(10):747-750.

[10]马晓菁,王静梅,剡根强.犊牛肺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医学报,2010,30(9):1193-1202.

[11]Welsh RD.Bacterial and mycoplasma species isolated from pneumonic bovine lungs[J].Afri-Practice,1993,14:12-16.

[12]RimLer RB.FOWL cholera:cross-protection factors of Pasteurella multocida passive immunization of turkeys against FOWL cholera caused by different serotypes[J].Avian DIS.1987,31:884-887.

[13]李金岭,郭宏军,宋艳华,等.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J].兽医导刊,2012(8):35-36.

[14]郭希保.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治疗[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5):127-128.

[15]Carer G R,DeAlwis M C L.Haemorzllagie septieaemia in Adlam C,Rutter J M(ed)Pasteruella and Pasteurellosis[C].London,England,Aeademie Press Limited,1989.

[16]唐先春,吴斌,陈焕春.猪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3,10(5):14-17.

[17]赵德明,张中秋,沈建忠,等(译).猪病学(第八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18]OdugboM.O,OdamaL.E,UmohJ.U,et al.Pasteurella multocida Pneumonic infection in sheep:Prevalenee,elinieal and Pathologieal studies[J].Small Rumimant Research,2006,66:273-277.

[19]WatsonP J,Davis,R.L.Outhreak of Pasteurella multocida Septicaemia in neonatal lambs[J].Vet.Ree,2002,151:420-222.

高家登 (1988-),男,汉族,河南省封丘县人,硕士研究生,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诊断与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杀性荚膜败血症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仔猪腹泻的研究进展
甘肃省牛和羊源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性分析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兔源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羊毒素型产气荚膜梭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株藏猪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