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甲型H7N9流感,放心食用禽产品

2017-01-14王珍王丽辉王海威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禽肉禽类流感病毒

王珍王丽辉王海威,2*

(1,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402460;2,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武隆分院 408500)

正确认识甲型H7N9流感,放心食用禽产品

王珍1王丽辉1王海威1,2*

(1,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402460;2,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武隆分院 408500)

2016年12月起,我国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数急速上升。由于媒体在报道和宣传时均称 “人感染H7N9禽流感”,并且着重突出 “禽流感”问题,造成消费者对家禽,尤其及禽肉产品恐慌。本文对到底该怎么认识甲型H7N9流感,怎么防控,禽产品是否安全的问题进行探讨。

H7N9;预防措施;禽产品;食品安全

2013年3月在我国上海和安徽两地出现了全球首次人感染H7N9流感并发生疫情,同年4月,经调查得知H7N9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江浙地区鸡的基因重配。虽然2013年发生的这一疫情并不是动物疫情,更没有在家禽范围内出现,但由于媒体在报道和宣传时均称 “人感染H7N9禽流感”,并且着重突出 “禽流感”问题,造成消费者对家禽,尤其及禽肉产品恐慌。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刘璠指出,将上述事件定义并命名为 “人感染H7N9禽流感”致使消费恐慌,这是家禽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据悉,国家流感参考实验室检测表明,此次人感染H7N9病毒为偶发、散发型,并未发生人际间有效传播;到目前为止,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病毒是通过家禽直接传播给人的,病毒传播途径尚未搞清,养禽场也未检出H7N9流感病毒,家禽从业人员很少感染;H7N9病毒在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并不仅仅存在家禽身上,很多哺乳类动物也有发现。

早在2013年4月份WHO、OIE、FAO等3家国际组织专家就 “H7N9禽流感”名称会商,建议媒体使用 “H7N9流感”或H7N9病毒”的名称。建议有关部门立即启动H7N9禽流感”病毒正名工作。将H7N9禽流感”病毒正名为 “甲型H7N9流感”病毒。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首席专家、禽流感专家组专家毕英佐是最早提出要为 “H7N9正名的人,他认为国家流感参考实验室检测表明,人感染为偶发、点发、散发型,并未发生人际间有效传播。且从家禽中分离到的H7N9流感病毒对家禽属于低致病性或无致病性流感病毒。国家流感参考实验室研究还表明,禽源病毒与从人身上分离到的病毒不同,还不能肯定是哪种动物传播给人,也没有足够证据证明 “病毒是通过家禽直接传播给人”。主管部门就命名为 “人感染H7N9禽流感”太过仓促。因此,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正确认识H7N9流感。

2016年12月起,我国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数急速上升。2017年以来,福建、云南、湖南、湖北、浙江、北京等多地又相继出现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截至2017年4月27日17时,全国总计121人确诊,其中23人死亡,目前病例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日前也指出,自2013年起,中国报告出现季节性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已逾1000例。

1 甲型H7N9流感

H7N9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是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膜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血细胞凝集素 (即H),H又分15个亚型,一型为神经氨酸酶 (即N),N又分为9个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其中H3、H5、H7和H9可以传染给人,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属于高致病性,由于种属屏障,只在偶然的情况下可以感染人。

2 人感染H7N9型流感临床表现

人感染甲型H7N9流感一般潜伏期为7d以内。患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纵隔气肿、意识障碍、休克及急性肾损伤等。

3 H7N9型流感传播途径

甲型H7N9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甲型H7N9流感病毒易感,现已确诊病例多为成人,高危人群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4 H7N9型流感预防措施

(1)加强自身预防不要轻视重感冒。H7N9型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以上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之前是否到过流感疫区,是否接触过病禽类等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2)加强锻炼,均衡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

(3)不接触和食用病禽死禽,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在食品加工、食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处理生禽、畜肉的刀具、案板和容器等要与处理熟食的分开,生禽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手部清洁。在做食品前、中、后,餐前便后以及处理生禽畜肉和生鸡蛋后均要洗手。

5 放心食用禽产品

无论是禽流感病毒还是甲型H7N9流感病毒都不耐高温。禽流感病毒在70℃以上处理2min即可灭活,甲型H7N9流感病毒在100℃处理1min即可灭活。同时,禽流感病毒抗酸性较差,进入胃后,胃酸会把病毒杀死,因此,食用经适宜处理与烹调熟透的家禽及其产品均是安全的。

饲养中的家禽及包括家禽行业从业者在内的密切接触禽类者均未感染H7N9型流感病毒,可见养殖环节的家禽是健康的,所以通过正规渠道销售的并经过高温处理的禽产品也是安全的。

目前,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可以明确的禽流感病毒感染源是患者直接接触禽鸟及其排泄物。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人类食用禽肉或禽蛋会感染禽流感病毒,也未发现吃禽肉和禽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

我国对禽流感已有成熟的防控技术。正规养殖场按照国家防疫政策对禽流感进行统一免疫,有效预防其发生。

因此,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正确认识甲型H7N9流感病毒,不要谈禽色变,要科学消费。注意以上提到的问题就可以放心食用禽产品。

特色家禽良种创制与配套技术研究示范 (16404)。

王珍 (1991-),女,重庆市璧山区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家禽遗传与育种的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王海威 (1982-),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家禽遗传与育种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禽肉禽类流感病毒
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NL R表达对比分析
冬季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禽肉进口单价超猪肉!
滨蒿总黄酮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0年家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禽肉产量或近2400万吨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乌克兰政府批准扩大 对欧盟禽肉出口配额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