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细细品学做“解味人”

2017-01-13马宁宁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言文文本教学

马宁宁

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要训练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承担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教学目的定位不当,考试是唯一目的;二是教学方式失准,串讲串译、落实字句是不二法门;三是学生心理被忽视,死记硬背是单一学法。虽然教师教得辛苦又无奈,学生更是学得艰难又疲惫,但却事倍功半。

在语文学习调查问卷中,我看到学生最不喜欢的课文几乎全部是文言文,理由很简单:难!难!难!……背!背!背!……旧!旧!旧!……可见,习惯快餐文化和网络世界的中学生疑惑学习这些已“死”掉又极乏味的知识有何价值。

附:“高一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部分内容统计

位次最不喜欢的课文理由陈述1《病梅馆记》难懂、陈旧、乏味2《香菱学诗》冗长、乏味3《促织》难懂、冗长、背诵4《种树郭橐驼传》难懂、陈旧、无聊如何让学生乐学文言文?如何让他们在文言文中感受民族文化与精神?如何让他们穿越时空与古人、古文产生感情共鸣?教师如何教得精彩,学生怎样学得有效?……这些都成为我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在《促织》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在激发情感、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提示联想、引导探究等方面改进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二、教学情景描述及分析

片段一:

师:周汝昌还记得吗?

生:就是那个一辈子都在研究《红楼梦》的年逾百岁的老人。

师:周汝昌老先生将自己称为“解味人”,你们可理解?

(沉默片刻)

师:可以联想一下你们所了解的关于《红楼梦》的知识啊!

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师:你们看,曹雪芹是多么企盼有人能理解其血泪之作的真正用意啊!其实,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文人很难爽快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曹雪芹才强调他写的是:“满纸荒唐言”。这种隐晦曲折的手法叫做“曲笔”(板书)。蒲松龄也生活在大清朝,也面临着怎样的社会文化环境啊?

生:文字狱、八股取士。

师:就是嘛!他要写作,又要保住小命,是否也选择用“曲笔”了呢?

(学生纷纷点头赞同)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努力做一回《促织》的“解味人”,走进作者内心、作品深处,算是对长眠九泉者的一种慰藉吧!

这是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定位自身角色——做作品的“解味人”, 以此让学生“入境”,在二三分钟的时间内,他们即进入了一种解读和探究文本的角色,为之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是“人”,是有性情的完整生命体,唤醒他们人性中与生俱来的某些情感因素,诸如“对逝者的尊重”“对先贤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等,会让他们感觉并非身处只能被动听讲的沉闷的文言文课堂,而是一个“有情之境”,他们不但是有情之人,更是担负责任的探索者。

因此,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和阅读期待,让积极的情绪情感引起更深层的学习目的,促动更有效的学习行动。

片段二:

师:同学们认为《促织》中最为怪异之事是什么?

生:孩子化作促织。

师:嗯,就是人变成了虫,变成了“非人”。还能想到其他有着类似情节的作品么?

生:人变成大甲虫。

师:作品叫什么?

生:《变形记》。

师:是谁写的记得吗?

生:契诃夫。

师:啊?我记得是卡夫卡吧?

生:对,是卡夫卡。

(全班大笑)

曾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做过调查,印象中有人读过《变形记》,因此我才大胆地在此处引起他们的联想,进行中西比较。虽然他们的回答有误,但还是值得肯定的。文学的魅力作品在于它是可以超越时空的,《促织》和《变形记》中都写到了“人变虫”的荒诞情节,两部作品一早一晚,一中一西,遥相呼应,都揭示了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人的“异化”悲剧。

因此,老师若能建立起“跨文化”的比较意识,在文言文教学中适时点拨,无疑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学、文化的认同,也是在履行语文教学提升学生民族意识,开阔眼界,关注世界的责任。

片段三:

师:故事中着墨最多的官员是谁?

生:县令。

生:华阴县宰。

师:文中有一个词最为生动地写出了这位县令的嘴脸,找一找。

(学生浏览文本,寻找关键词)

生:是“媚”,写出他趋炎附势,阿谀奉承。

生:“杖”,写出他的残暴。

生:“呵”,写出他的蛮横。

生:“试”,写出他的阴险。

生:“赏”,写出他的自私。

在我的简单引导下,学生独立找到了文本中的精彩用词,这个教学过程,他们再次深入文本,学会从细微处来理解人物,体会作品。从他们寻找信息时的饶有兴致,回答问题时的胸有成竹,深入体会文本深意后的似有所得中,我推知他们在赏玩作者的精妙用笔了。

能流传至今的古文,多半是字字真情,字字血泪,让学生学会从字里行间、细枝末节处有所发现,从而感受作品的情,感悟作品的理,品味作品的美,这样他们阅读的文言文就不是被抽干思想的干瘪语言材料。这不正是培养他们鉴赏能力的好方法吗?

片段四: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宣德年间。

师:什么朝代?

生:明朝。

师:作者是清朝人,为何写明朝的事?

(有学生小声说“讽今”,但多数沉默)

师:大家看一看明朝时用的斗蟋蟀的“青花瓷”吧!(PPT图片展示)

生:很精致。

师:知道斗虫的器皿何时制作得最精美?

(生摇头)

师:是康乾时期啊!

(生有点疑惑)

师:一位诗坛老前辈曾为《促织》作了批语:宣德治世,宣宗令主……(板书)你们看,这是在提醒我们不要一叶障目啊,宣宗也还算英明之君啊!你们说说康熙时期如何?

生:盛世,康熙算个不错的皇帝。

师:就是呀,可康熙也酷爱“斗鸡戏虫”,器皿的精美上就可见一斑!

(生再次表现出惊讶)

师:借前朝讲当朝的事,这写法叫什么?

生:借古讽今。

师:封建社会的明主盛世尚且如此,那么庸主统治的衰世呢?

生:就更不用说了,百姓更悲惨。

师:作者的创作深刻吗?具有普遍意义对不对?

(生纷纷点头赞同)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领会作家真实的写作用意,展示图片和话语陈述都引起了学生的惊讶。我想,惊讶过后,他们一定会对封建社会有更深的理解,无论治世衰世,百姓的生活都实在堪忧啊!从而认识到经典作品具有的普遍意义,无疑是用历史眼光还是从审美情趣。

文言文教学中,科学地运用教具,恰当地介绍背景,有意识地将作品与作者、时代巧妙地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和审美的情趣来理解文言文,学会“知人论世”,贯通古今。

三、教后反思

1.正确解读 “浅易”二字

以上的教学实践,是在学生扫清字词句障碍后进行的,但他们对文章所传之意的理解仍难以透彻。可见,语言本身只是学生理解文言文的一个表象,根本难处在于语言所反映的古代社会风貌和人的思想情感与现代社会生活之间的距离。

我以为《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所谓“浅易”文言文应该是与现代人的生活、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等有一定联系,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反映人类共通的思想感情的文言文。那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汲取经典文本中思想文化层面有益养分,才能把古今距离的“鸿沟”变为“美感”。

2.大胆转变教学方式

在这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合适的方式组织教学,创设情境确定“解味”角色、展示图片还原历史真实、中西比较唤起民族自豪、引用史料探究作家真意,这些方式使课堂不再是教师以教参、教材为根据一讲到底,而是注意到拓展相关知识背景,使文本丰厚起来,与学生一起挖掘作品本身的文化因素,品味文言文的审美内涵。

3.注重学生“主体参与”

这节课,我联系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去缩小他们与文本间的距离。我利用有效的提问调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当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得到尊重,他们与文本、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就更易于达成了。他们的主动参与甚至在古今中外之间架起“立交桥”,这样的课就具有了“生长点”和“连接点”,古人古文的精神不但被继承,也得到了传递和发展。

一位西方学者曾宣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尚且有如此评价,中学语文教师就更应去挖掘文言文中不可估量的教育潜能了。教师应首先把文言文作为“文”来教,把学生首先视为“人”来教,用开放式、情境化、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方式来教,启发学生学会品味、学会鉴赏、学会审美,才算是做了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的“解味人”!

猜你喜欢

文言文文本教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