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语文教学观

2017-01-13王富仁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心灵世界课文

王富仁

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唯一目的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唯一目标。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 我觉得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最严重的威胁, 就是人们总是用一种狭隘、 自私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教育、 看待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育。 每一个阶层, 甚至每一个人都想着把中小学语文教育纳入到为自己狭隘的利益服务的工具中去, 从而用这些最狭隘的目的, 模糊了中小学语文教育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样一个目的性问题。

所以, 只要关心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我们就知道学生未来未必就是从事政治活动的, 即使从事政治活动, 他们也要有自己最基本的人性观念来观察、 体验、 从事政治活动。 所以说, 我们如何把心思回归到培养学生, 使他们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正常地发展, 这在教育中是一个非常严峻、 严肃的问题。

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师来说, 首先要自问, 我到底关不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是否有想过我所教的学生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我们想到这些问题, 并且不断地想到这些问题,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教师。 我们应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 思考学生学了语文课后向哪个方向发展, 或者是我们所教内容对他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意义。 当一个教师在心里真正想着自己的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时候, 才会发现作为一个教师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 才会找到我们教师的主体性,才会找到我们作为知识分子的人性力量,发挥出人格力量。我觉得这是我们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核心,用中国传统的话说,就是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到第一位,这是第一义的,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宗旨。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时能够挺起腰杆,能够迈开自己的脚步,无怨无悔地走下去,无怨无悔地做人,无怨无悔地做一个教师、做一个知识分子。

我们这样做,学生是不是会感谢我们,是不是会意识到我们作为一个教师为学生做出的牺牲,这并不重要。不要指望着学生会多么感谢我们的老师,他们在成长过程当中,正像一个孩子未必感谢自己的父母一样,他们以后会自己走自己的路。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意识、这样一种努力,你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神圣性,你支撑了自己的精神、支撑了自己的人格,这才是决定我们一生的、或者说我们全部工作的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二、经典文本是构成学生文化心理的主要因素

什么是学生的成长?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如何成长的?我们可以用老子的哲学来说明中小学生乃至大学学生的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老子的哲学以“道”为中心,他认为世界是混混沌沌的,整个世界无自身与外在的区别,整个世界包括自己都是混沌的整体,这就是“道”的状态。但人不能永远停留在“道”的状态。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外部的世界向他展开,并逐渐有了各种分别。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是对外部世界开始产生各种分别,从混沌的整体,从无意识当中产生意识。当这个世界在自己的头脑中具体化,建立起各种分别,外部世界落入自己的内部世界,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产生照应及分化,这个人就在成长和发展。当一个人有文化、有知识、有思想,能把外部世界分别开来,就成长起来了,就成了有思想、有个性、有理想的人,就可以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要严格区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首先是从世俗的、个体的、利益的方面入手,现实世界中的、经常的、习惯性的东西是家庭教育的必要内容。世俗的世界必然需要基本的生活常识,但一个人一旦进入学校,尤其是进入语文教学课堂,就需要接受经典文化的教育。

语文课堂是严肃的文化场所,是传播经典文化的场所。课堂是高雅的而不是低俗的,区分这一点,对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更有着重要的意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有一股非常强大的俗文化的冲击力,伴随着影视、网络的不断普及,俗文化像蝗虫一样铺天盖地。

中小学生为什么对语文课不感兴趣,却愿意上网打游戏?就是因为网络游戏是世俗的,语文课本上的课文是高雅的,高雅的看起来不像低俗的那么有趣。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虽然无法摆脱低俗的东西,但主要依靠的不是低俗的东西,而是高雅的东西。为什么中华民族讲到文化,总是先讲到孔子、老子、韩非子、曾国藩、张之洞、鲁迅、胡适、朱自清、闻一多等古往今来的大家?因为这是中国的“雅文化”系统。这个系统也有矛盾、斗争,有变化,也有差异,但这些差异是严肃文化与严肃文化的差异,高雅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差异。但现今有一些人甚至是高级知识分子,却把俗文化当成高雅文化向全社会推广,我们必须对此抱有警惕性。

在中学的语文教育中,一定要强调我们课文文本的经典性。无论古今中外,经典性作品一定是严肃的文化,这种严肃的文化是把人、人生、社会当作严肃的事情来感受、提炼和表达,而不是当作玩笑、娱乐。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坚持教授严肃文化、高雅文化。我们要用高雅严肃的、真善美的东西来充实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可以自觉地将低俗的东西从自己的文化心理中排斥出去。我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心生高雅,心生真善美。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经典性。

强调经典性,不仅是课文本身的经典性,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授文本时是从经典性角度来解读文本。例如,解读鲁迅作品时不是关注作品的本身,而以鲁迅的奇闻轶事来吸引听者,这就是把严肃的文化低俗化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中,像鲁迅这样有铮铮铁骨的、真诚的、不虚伪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知识分子有几个?鲁迅真正体现出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推崇的那种骨气,那种大无畏、大丈夫的人格。但现实中,却有人想丑化鲁迅以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这种低俗的心理把严肃的、高雅的文化低俗化了。

中学语文教师更应当把严肃、高雅的文化当作传授知识的重点。如果我们都以低俗的眼光看待彼此,用狭隘、自私的眼光看待世界,只想从世界得到享乐的东西,而不想提供更好的东西来丰富世界,我们的世界就可悲之极了。我们的时代需要严肃文化,尤其是从鸦片战争时的积贫积弱,发展到现在这样可以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进行平等交流的时代,能够融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阶段,不允许我们中国知识分子掉以轻心,不允许我们不严肃。

三、教师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永久性的主体

在开始语文教学改革的时候,我们中国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的主体性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没有把教师的主体性当作首要的问题,而片面地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譬如说在讲学生的主体性时,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只要和语文课文有关,教师都要尊重,甚至都要顺从,让他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必引导他,这样滋长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性,并且这种主观性使学生自我封闭,忽视了教师对课文的讲解,拒绝了教师的帮助。学生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也可以做出那样的理解,那教师在教学中就没了主体地位,好像在克服不让学生成为教师的奴隶时,教师反成了学生的奴隶。当教师成了学生的奴隶时,学生没有收获,教师的教学也没完成。我认为这种把教师当做学生奴隶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教师主体性丧失是中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永久的主体,不承认这一观点,就是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性的颠覆。教学就是在教师主导下开展的。教师是成人,学生是有了一定的初步接受文化知识的可能性的学习者,而不是完整的人。教育就是让一个已经有了独立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成年人辅助学生成长,使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独立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成年人,然后进入到社会工作,在社会矛盾、社会斗争中去争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主体性地位体现在哪里?我认为教师的主体性首先必须通过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来建立。因为学生的命运、教师的命运都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失去了主体性,教师就不知道课文该怎么讲。讲的不是教师理解的课文,那么教师就没有了主体性。当教师放弃课堂教学时,放弃这样一种空间时,教师和学生就建立不起精神上的联系。

教师要回到课堂,要能够和文学作品实现一种精神上的联系。加强了这种联系,就实现了课堂教学和自我、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沟通,这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建立起来。

四、文本分析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我们中学的时代有一套教学模式:课文分几个段落,各段说什么,各段结合在一起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再看课文的艺术特色。这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固定模式,这个模式指向的是综合,文本各个部分有一个核心,只要学生抓住了核心就抓住了各部分的内容,最后主题思想是一个更高度的总和,学生掌握了主题,也就掌握了课文,将课文整合成一句话,最终懂了这句话,就概括了课文,懂得了课文。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有很大的联系,儒家文化有一些命题、语录,记住了这些精辟的话,就有了思想。一直到现在,学术很重视摘语录、背语录,这种语录思维在中国是一种主要的思想方式,可以说,语录思想是中华民族一直活跃到现在的思维方式。

现代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要让他们有更多的知识,有分析能力。遇到一个事物,能将它与其他事物分开,知道这个事物应该怎么看,不应该怎么看,对矛盾应该怎样解决,不应该怎样解决,这是现代社会一个人有思想、有能力的根本标志。学生学习,就是让他们的思想逐渐细致化。

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就是用一个简单的命题将所有的东西都混合在一起。我在中学也看了马列的书,马克思主义面对的是资本家、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我上学是为了找工作,没有想到无产阶级与自己的关系,况且我工作根本没有见过资本家,让我去与资本家斗争,怎么做?这是非常具体的问题。任何一种理论、口号,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与特定的对象发生的一种具体的关系,在这种具体关系中产生的感情、想法、思想、道理,脱离这种特定的历史、时间、空间、环境、对象,所有的理论都是一句空话。所有的思想都不能是空的,都是在极为特定的关系当中产生的,产生后有其特定的价值、意义,这就是思想。

我们的课本是需要分析的,而不是要组合的,是要懂得其整体结构,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其特定的感情、思想。自然科学有自然科学的方式,是逻辑性的;文学有文学的方式,是艺术性的,这种艺术是人文的。自然科学是实验室的方式,是到实验室中整理好了实验的材料,由此组成理想化的结构,实验得出效果,数学的数是确定的,每个零件、每个数都是确定的,在这其中找出规律。语文是人文的,人文的每个零部件都不是量化的,不是精度、刻度,这个“度”是用心灵感受出来的。

老子哲学一开始讲“道”,但与“道”几乎有等同意义的是“名”,“名”就是语言。有了“道”与“名”后,再进行分化,而这种体现是用“名”(语言)区分出来的,这样才能区分“天”和“地”,没有“天”“地”的概念,就表现不出你对此的区分,有了“你”“我”区分,才有了“心”和“物”的概念,才将自己与外部世界分开了。这就是人类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人类心灵的感受,这种内部世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当中值得敬仰的东西。

我见到很多孩子,能自觉地区分我的年龄,由称呼“伯伯”到称呼“爷爷”,三四岁的孩子,就能从整体中感觉到你是年轻人还是老头,值得惊异的是他不用查你的年龄,一眼就能看出来,就算穿着年轻,染了头发,他们也能辨认出来,这就是感觉的灵敏性,通过感觉从外部世界获得感受、理解、思想、知识、力量,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文学艺术之所以伟大,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些字,一些符号,如五言绝句《登鹳雀楼》,就是4句话20个字,谁读了都觉得好,但不能说这几句话我也会写,你就是写不了。这就是了不起的东西,你会感慨诗人怎么会想到这几句话,就这20个字,从唐代流传到现在以至到将来都会让人记得。杜甫的诗好,要感觉出他的好,而不是看字数,同是七律,字数一样,但这篇好那篇不好,是靠心灵感觉的。

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培养心灵的,就是培养感觉能力。一首诗的一个字、一个词,如“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意味全出,要用心去感受这些词语,让这些词语在心灵当中活起来,有了这些东西,语文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这些感觉,去记“三吏三别”“安史之乱带来的痛苦”,就是不真诚的。这些感觉不是综合出来的,而是分析出来的,这种分析是欣赏性的分析,就是用心灵感受。带着你心灵的感觉、你的感情来看作品,使作品丰厚起来。

虽然我们一堂课感受不多,但当一个学生从小就感受文学作品的好处、意义,也就丰富了他的思想。在人生三分之一的成长学习过程中,有好的经典作品让他感受、积累,当他进入社会时,他的人生经验、情感认识,就不一样了。一年时间可能看不出,两年看不出,但到了大学毕业,从小就接触经典有所启发的学生,和只记住主题思想或低俗文化的学生,他们的心灵、人格力量就有天壤之别,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作用。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国文学教学,实际上担负着中华民族人文传统发展的重要责任。民族要发展,要想着“人”,这人应该是响当当的人,是孟子所说的“大丈夫”,是顶天立地的人。没有中华民族的文学教育,不通过经典的文本阅读欣赏去培养一代代的人,中华民族的精神就会涣散。如果古代没有孔子、老子、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蒲松龄、曹雪芹,近代没有鲁迅、胡适、萧红、丁玲,光有官僚贪官,光有发号施令的人,中国会是什么样的中国?中华民族会是什么样的民族?

每堂语文课都要让学生对文本本身有所了解,要通过欣赏、分析,教师要将所感觉到的好处传达给学生。为什么说文本分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因为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感受能力、心灵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这个任务要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欣赏,通过具体的分析唤醒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和认知,丰富学生心灵,让经典的文本成为学生文化精神当中的构成部分。

五、精神世界的丰富化是学生成长的主要标志

精神世界的丰富化是学生成长的主要标志,又回到老子的哲学,童年的时候是“道”的状态,是混沌的整体,是物我不分的。这个整体是空洞的,没有实质内容的,随着人类意识的发展,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直到知道世界的万事万物。

人有内部的意识,意识的丰富化就是将外部世界的丰富纳入内心世界的过程。有外部世界,如日月星辰,同时心里就有一个日月星辰的宇宙,当我们说《红楼梦》这个大家庭时,心里也有一个《红楼梦》的大家庭,这就是内部的世界丰富化。

外部世界的丰富化和内部世界的丰富化是同步的,但内部这个丰富的世界又是这样一个整体。外部世界给予的很多知识,包括文学作品、现实世界,都纳入你的心中,但其中存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还没有统一。那什么时候才能够将所有的这些东西都统一起来呢?不是在你最清醒的时候,而是在你精神恍恍惚惚的时候;不是有意想到什么、追求什么的时候,而是什么都没有想的时候。这时候,所有这些知识、文化、思想都在你心里,但你没有意识到有如此复杂的知识: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有男性的、女性的;有小孩的、老人的;有现代的、外国的;有理性的、非理性的……平时矛盾得很,但散步时、迷糊想睡时,可能什么东西都回到你的心灵,用老子的话来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这万物又回到了整体,将心灵平静下来。就是在意识弱化的时候,心灵的整体已经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什么都有。

“人之道”与“天之道”不一样,“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穷的越穷,富的越富,有余的越来越多,不足的越来越少,这就是两极分化,在普通情况下,人就是这样发展的。但“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山峰太高,于是石头滚下,填平洼地,这与人之道是相反的,人要想要有公平幸福的人生,首先要“法地”,用自己的力量承担起所有的痛苦、矛盾,承担之后“法天”,有更高尚的灵魂。以“道”为标志,为追求的高度,“道”是混沌的无边的整体。“道法自然”,道的规律是自然,人有了知识文化,在青春时期有了发展,但这些东西都不能当作资本。有的人学习好感到骄傲,有的人知识少感到自卑,但当你懂得知识,再回归,你不是为了自己显摆,而是为了人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是应该互相关心的,不是用知识压迫别人让别人崇拜自己。语文教学应教给学生感受文本的真善美,使他的心灵发生变化,而不是使他觉得出人头地后比别人高一头。越有知识应越谦逊,“道法自然”的结果就是“德”。中国古代说“道德”,在老子的哲学当中,这才是真正的“德”的状态,这种“德”的状态和孩子的心灵是一样的纯洁无瑕和真诚,而不是勾心斗角只会算计。有的人好像是傻子,但其实他什么都知晓,这就是人的智慧之高。老子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才是真正的有智慧的人,这种人往往为人看不起,但他就是能完成你完成不了的事。如鲁迅,别人看他脾气不好等等,但他就体现出真正的“德”,还有老子、孔子、司马迁、胡适,都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最后一句话,“德”就是内部世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精神世界,精神世界不断地丰富化,就是学生成长的根本标志,学生的成长就是看内部精神,内部精神丰富了,学生就成长了,发展了,考试成绩高点低点不能证明问题,根本问题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发展。

(选自《教育导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心灵世界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