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房价要暴涨?有人在造噱头

2017-01-13许维鸿

环球时报 2017-01-13
关键词:房价重庆

许维鸿

黄奇帆卸任重庆市市长后,市场上不断出现重庆房价要迎来大幅上涨的传言。重庆官方发言人数日内多次出面澄清,强调当地房市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居民收入水平是相适应的,短期炒作不可能根本改变市场长期走势。

尤其在前两年国内一线和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时,很多媒体将重庆房价称为中国房市难得的一股“清流”。作为近年重庆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亲历者,我依然看好重庆房市的长期价格稳定,但绝不认同近期朋友圈疯传的所谓“重庆房价将暴涨”“炒房团将涌入重庆淘金”等不切实际的论调。

首先,尽管是中国唯一一个内陆直辖市,但在全国范围内,重庆对国内外投资的吸引力,在短期内还无法比肩北上广深。即便是近年来重庆着力打造的江北嘴金融中心,房地产外来“刚需”也远少于沿海地区。而且重庆主城周围区县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本地居民虽逐渐向主城迁移,但其财富积累程度远低于北上广深的新移民群体,甚至不及邻近的成都,这也是重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市场需求远高于国内其他类似规模城市的原因。

其次,重庆作为老三线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任务重、包袱大,金融家底薄,整体经济发展加速和财政收入状况改善也只是近几年才脱颖而出。重庆本地中小企业比例高、经济结构中缺乏具有全国性的垄断优势产业、行政资源或自然资源,其2015年国税总额1094亿元,不到北京的1/7,不到上海的1/6,财富集聚效应必然难以比肩;从个税来看,重庆人均个税不到一线城市平均水平的1/6,甚至离苏州、杭州、南京、天津、武汉等城市也有不小差距。这些基础数据难以支持重庆本地房价的短期快速上涨。

第三,受益于土地储备——特别是地票制度,重庆市政府依然掌握着大量待建土地,拥有足够多的调节工具稳定房价预期。近十年来,重庆一直把房地产投资控制在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既保证新兴城市应有的建设体量,又不至于使实体经济喊“渴”:按每平方公里1万人的标准规划建设,按人均30-40平方米规划城市住宅总量,每2万元GDP配建1平方米写字楼,每2万元商业零售额配建1平方米商贸设施,实现各类房产建设的总量平衡,始终把楼面地价控制在当期房价的1/3左右。这些行政手段和土地投资的平衡能起到短期内遏制房地产金融投机的作用。

尽管如此,舆论炒作的是重庆房市,折射的却是一个全国性问题——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我国居民投资需求不断扩大,但金融市场发展仍然滞后,投资渠道单一。说白了就是:老百姓有钱了,却没地方花。热衷于投资房地产的企业和个人,其实都是在寻找“类储蓄”的安全金融资产。

为此,我们仍应长期坚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宽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着眼未来,“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国企“混改”、PPP模式推广、军民融合发展、精准扶贫等领域“钱景”良好,都迫切需要社会资本更多参与。▲

(作者是重庆金融学会副秘书长、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猜你喜欢

房价重庆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2020年重庆成绩单
重庆之旅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房价上涨抑制英国出生率:每年少生7000多名婴儿
2016房价“涨”声响起
《公积金额度让你瞬间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