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你科普了吗?

2017-01-13

家庭生活指南 2016年12期
关键词:白霜柿饼三氯

今天,你科普了吗?

吃药还是吃大米?

食物除了提供生命维持所需的能量,其中的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还会通过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体。然而,无论一些人和媒体把食疗的效果说得多神,对于疾病的治疗、合理的药物使用仍然难以被单纯的食物摄入所取代。不过,“以食为药”的想法在今后还真有可能成为现实。近期,日本的科学家就利用转基因技术让大米带有了抵抗轮状病毒的药物成分,用这些大米喂养感染轮状病毒的老鼠,能够显著改善腹泻的症状。

这种含在大米中的药物就是抗体,它原本是由体内免疫细胞为了抵抗入侵的病原体而生产的“武器”。对于病毒感染来说,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会通过识别病毒表面的蛋白质而产生特异的抗体,在抗体结合到这些蛋白质上之后,病毒对于细胞的吸附能力会受到抑制,其感染细胞的能力会大为减弱。失去了感染细胞的能力,病毒就不能够有效地复制扩增,在很短的时间内会被机体清除干净。

日本科学家制造的“大米武器”所针对的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人类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RV感染也是导致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世界上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约330万名,其中87万是死于RV感染。我国婴幼儿腹泻多发于秋冬季,其中40~60%是由于感染了RV。

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用于承载药物的食材种类会越来越丰富。今后去医院看病,医生开的处方不是让你屁股上挨一针,也不是给你一大堆难以下咽的药片,而是丰富多彩的食材,那将是一件多么让人欣慰的事情。(作者:贝塔-鱼)

年纪越大时间越快?

“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年人和老年人经常会这样问。很多人觉得随着年龄增长,时间的流失速度会加快,这种感觉常会让人产生后悔心理。心理学家、英国广播公司专栏作家Claudia Hammond说:“这种感觉是时间最大的神秘感之一。”幸运的是,研究人员尝试解开这个谜题的工作已经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和脑科学系博士后James M.Broadway表示,谈起对时间的感觉,人们会从两个不同角度评估时间的长度:即当一件事情仍在发生时,或是时间结束后回顾时,个人所具有的潜在优势。此外,人们对时间的体会还与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对它的感觉有关。实际上,人们在开心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从事一项新的探索似乎会让当下的时间流逝得更快。但如果人们后来再回忆起这些活动,却似乎会觉得它经历的时间比感觉更长。

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Broadway的同事Brittiney Sandoval表示,人们的大脑在记忆中会编码新的经历,而不是那些已经熟悉的经历,人们对时间的回顾性评判基于在一定时期内创建了多少新记忆。换而言之,人们对周末旅行的新记忆更多,此后回忆时就会觉得这趟旅行更长。

这种现象被Hammond称为“假日悖论”,它似乎能够提供最好的线索,解释为什么时间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流逝得更快。从儿童到青春期,人们会有很多新鲜的经历,学习无数的新技能;成年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规化,经历的不熟悉时刻越来越少。因此,人们对早期的记忆通常会在自传式记忆中被放大,似乎持续的时间更长。当然,这意味着人们还可以在后半生让时间的脚步放慢。Broadway表示,人们可以通过持续学习新技能、接触新想法、探索新地方,保持大脑活力,以改变自己的感觉。(来源:中国科学报)

兰花伪装人体气味吸引蚊子

兰花是伪装高手。为了吸引潜在的传粉昆虫,一些兰花闻起来像满载花蜜的花朵,然而实际上却没有任何甜头。一些兰花闻起来像腐肉,还有一些闻起来像雌性昆虫。

现在,感知生物学家发现,兰花会释放出一种类似人体的气味。它们的目标是:亚洲虎蚊。尽管蚊子被认为是糟糕的传粉者,一种美国极为常见的沼兰Platanthera obtusata似乎会依靠这种吸血昆虫生殖繁衍。这种兰花几乎不会与其舌唇兰属的近亲杂交,尽管这些近亲经常生活在距离它们不远的沼泽中。

感知生物学家推测,每个兰科物种都会散发出独有的气味,吸引不同的授粉者。为了验证这一想法,研究人员把密封塑料袋罩在兰花上,收集它们的气味,然后分析每种气味中含有的化学物质。P. Obtusata沼兰的味道除了具有许多花朵通常的气味以外,还会散发出人体气味中含有的一些化学物质。尽管这种兰花的“体味”很难被人类发现,但是却会给蚊子的触须发出信号,由此吸引昆虫。为了证实这种吸引力,研究人员正在进行行为学研究。他们表示,该研究可能发现诱引蚊子上钩的自然化学物质。(来源:微科普)

抗菌洗浴产品真的那么“坑”?

近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宣布,包含特定活性成分的抗菌洗浴产品不得继续在市场上销售,原因是这些产品在预防疾病和减少传染病传播方面不比肥皂和自来水更有效,而且可能会造成长期健康危害。

FDA在声明中指出,虽然厂商宣称拥有这些成分的洗浴用品比一般洗浴用品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但却无法证明长时间使用这些化学物质是安全的,也无法证明这些洗浴用品比一般洗浴用品更能预防疾病,或防止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三氯生学名二氯苯氧氯酚,是一种广谱抗菌剂,被广泛应用于肥皂、牙膏等日用化学品之中。三氯卡班俗称三氯碳酰苯胺,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菌剂,它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酵母菌等都具有高效抑杀作用。

实际上,关于这两种物质的质疑一直存在。FDA的专家称,动物实验数据表明,日常生活中常接触一些抗菌皂所用的活性抗菌成分如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可能产生激素方面的副作用。但FDA并未给出三氯生与三氯卡班对人体有害的数据和证据。

据了解,科学界曾对牙膏中的三氯生是否会致癌展开讨论,被引用最多的实验是来自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媒体援引实验结果称,含有三氯生的产品与含氯的自来水发生反应后,可形成一种被称为“哥罗芳”的物质,也就是氯仿。而氯仿曾被用作麻醉剂。动物试验发现,这种物质会对心脏和肝脏造成损伤,具有轻度致畸性,可诱导小白鼠发生肝癌,但至今尚无使人体致癌的研究资料。

据上海交通大学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施春雷博士介绍,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潜在风险在于,当这两种被广泛生产和应用在人类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物质,在产品被使用后随污水排放,如果污水未经妥善处理,这两种物质会进入土壤系统中,可能通过农作物根系吸收,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后,被人体食用,达到一定量时,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以前使用过含有这些抗菌成分的洗浴产品会有什么影响吗?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表示,三氯生和三氯卡班需要持续接触很长的时间,累积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通常使用,并不足为患。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导师蔡振云也表示:“公众不必对三氯生、三氯卡班这类物质特别恐慌。”日常洗浴用品中添加的浓度都非常低。此前,国际上对这些成分在日化生产中的使用量有严格标准,三氯卡班作为化妆品的防腐剂,国际上允许使用浓度为小于0.2%。作为洗涤类活性成分时,允许使用浓度为2%。(来源:中国科普网)

悲观易怒玻璃心?如何做个“拒绝钝感人”

这世上,有人是超级视觉者,拥有过目不忘的“照相式记忆”;有人是超级味觉者,能尝出浅浅一丝酸甜苦辣咸,拥有这些才华的人是有福的。

然而,有一种“才能”却令拥有者苦不堪言,甚至令他们宁愿放弃广阔世界和无尽可能,蜷缩在自觉安全的一隅,拒绝求助,不愿尝试。那就是对社交中的“拒绝”极其敏锐的“拒绝敏感人”。

拒绝敏感人有三个特征:一、悲观。对人际交往几乎不抱期待。觉得“我肯定会被拒绝”因此不愿提出请求。二、敏感。过度有眼色,分辨真笑假笑的正确率可达80%以上,能注意到非常细微的身体语言线索;有时会过度脑补,看到其实不存在的线索。三、反应过度。有时玻璃心,有时火药桶。容易把人往坏处想,觉得被羞辱,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对拒绝敏感,其实是正常现象。人是社会动物,他人的认可对我们很重要。我们的“自我感觉”就像个会不断漏气的气球,唯有来自他人的肯定能为之充气。正因如此,每个人天生都有个内置的“人际雷达”,天天侦测着周遭人对自己反应如何。

拒绝敏感人的问题在于,他的“自我气球”充气特别慢,漏气特别快。遭遇同样的拒绝,对普通人只是“需要注意”,在他这里就是“天已塌方”。普通人的雷达里,获得赞扬+10分;点头微笑无回应-1分;邀朋友聚会被拒-5分……而拒绝敏感人的雷达里,获得赞许+1分;点头微笑无回应-10分;邀朋友聚会被拒-100分……天呐,我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为什么会这样?病因有三:一是天生如此。大脑调节情绪的左前额叶皮质和右背侧额上回活动水平低。大脑传达满意舒适之情的5-羟色胺水平低。二是小时候受挫太多。爷爷不疼姥姥不爱,亲爹亲妈相杀相爱。想交朋友被拒绝,写封情书被公开,这种倒霉孩子,特别容易拒绝敏感。三是小时候被保护得太好,总被表扬,没有烦恼。有些父母对孩子,跌一跤都说跌得漂亮。当表扬太过空泛,没有具体指向,孩子的内置预警雷达反而会开动——这一切是不是虚假回馈?是不是我太过乐观?人们是不是在假装喜欢我,当我信了,他们就会大笑着说我上当?结果,也会发展出拒绝敏感性格。

知道“原来我是拒绝敏感者”,并不能帮你下次遇到拒绝时不沮丧。但你可以提醒自己,你所感受到的拒绝,也许并非真实存在;又或许虽然存在,但并不像你雷达尖叫的那般情势严峻。再说了,拒绝乃人生常事。就算你是人民币,要加入SDR国际储备货币,不还得一波三折呢,不是吗?(来源:科学松鼠会)

果皮上的霜和蜡能吃吗?

柿饼,虽然叫饼,但是跟面粉却没啥关系。柿饼是用一个个大柿子晾晒而成的,但它们却没有柿子橙红色的外表,倒是像一一裹满了面粉的小饼子。

像这种沾着白色粉末的食品还真不少,有挂霜的葡萄,有带粉的蓝莓。这些粉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能不能吃?是不是喷洒上去的农药?

柿饼的白霜是糖。虽然或许你一直都感觉柿饼外层的白霜没有什么甜味儿,但是这些东西确实都是糖,并且占到了柿霜总重量的95%。这些糖中最多的就是葡萄糖,占到了50%以上,相对比较甜的果糖只有13%左右,而蔗糖就更可怜了,还不到1%。甜味儿不足的葡萄糖占了大头,那柿子糖霜不甜也就不奇怪了。虽然也有分析认为柿霜中的果糖含量(45%)要高于葡萄糖(37%),尽管对各种糖的组分有分歧,大家对于这层白霜的来源认识还是比较统一的认识——这些糖是从柿子果实内部自己跑出来的。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柿子就是有这样的“超能力”,果实内部的水混着糖分渗到了果皮之外,随着水分的蒸发,柿子的糖分结晶逐渐累积到表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蔗糖被转化成了果糖和葡萄糖,相对比较甜的果糖又变成了甘露糖。于是,白霜柿饼就露出了真容。

有人可能会问,柿子皮不是会把糖挡在果实里面吗?在家放的柿子到干也没有出白霜啊?答案很简单,加工柿饼的第一步就是把柿子皮削掉。

要想获得完美的柿饼,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完美柿饼的含水量,必须控制在38%至42%之间,不光是因为这个干湿度的柿饼软糯适口,更重要的是,含水量在这个区间的柿子最容易形成漂亮的柿霜。含水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柿霜的厚度。

不过,前面提到的葡萄上的霜,并不是葡萄糖,这种白霜既不是农药,也不是葡萄糖,而是葡萄表皮上的蜡质。这些蜡质可不像柿霜那样从果实内部“迁移”而来,它们本身就是在葡萄皮上站岗的。这层叫表面蜡质的物质,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同时还能抵御病菌的侵染,从这个角度讲,倒是葡萄自己生产的“安全农药”。至于蓝莓、李子等果实表面的白霜跟葡萄的白霜也是大同小异,以后再洗这些水果的时候,就不用再跟这层白霜较劲了。

当然,还有很多人喜欢跟果实上的粉状物作斗争。用面粉确实可以去除白霜,碱面(苏打)也可以形成碱性环境,促进一些酯类物质溶解,对清洗白霜还是有帮助的。至于盐就没那么神奇了,盐水并不能改善这些蜡质的溶解性,多用手揉搓,并且伴随流水冲洗,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来源:科学松鼠会)

猜你喜欢

白霜柿饼三氯
白霜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三氯蔗糖中1,1,2-三氯乙烷含量的研究
金禾实业:具备成本及产业链优势
凡是杀菌的护理用品要小心了
家乡的柿饼
晒柿饼
柿饼蒂汤止咳
小兔运南瓜
葡萄上的白霜有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