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生的笔

2017-01-13史文奇

中国医学人文 2017年9期
关键词:父老乡亲学医村寨

文/史文奇

医生的笔

文/史文奇

我是来自贵州极其偏远的山寨里一名临床心内科医生,我也是这个快被世界遗忘的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山寨走出来的第一位大学生。

也许只有从医的人才会真正知道,学医本身就是世界上最辛苦、最心酸的差事。而对于出生于穷乡僻壤山林间的我,平时连出个门赶个集都要去翻山越岭花上大半天功夫,想到要去镇上上初中,县城读高中,省会学医,那简直就是难上加难的奢望了。然而,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从医对我这个山坳里的穷娃子来说,像是注定要去做的此生定要完成的使命。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伟岸的形象就烙在了我的心里,父亲虽然仅仅读到了初中,但那时已经是寨上最有学问、备受尊重的人。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亲经常会帮助寨上的人写春联、做文书、代写书信,寨上的人都会尊称父亲为“先生”,但是父亲一脸的羞赧每次都汗颜不肯担当此称呼。父亲常常跟我们哥三个说,这个世上能够配得起“先生”这个称呼的人只有两种:教师和医生,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每次但凡是家里有人生病,请镇上的医生出诊,我们全家人都要穿戴整齐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将家里留着过年吃的宝贝食材全部拿出来款待医生,临走时,还要将家里的土鸡蛋或是腊肉给医生带上以表答谢。记得那时,镇上的医生还会用毛笔开处方,我在一旁屏住了呼吸很神圣地为医生研墨,生怕自己的冒失贻误了他看病的效果。只见,他提起笔,仅仅沾了两下砚台,唰唰就是几笔落在了纸上,然后手一扬递给我,几句吩咐后就挥手告别了。孩提时的我,面对此情此景总会觉得,医生出诊那是比过年还要庄重而毕恭毕敬的事情。做个医生真的是太幸福了,那种备受瞩目的感觉简直就是介于神与佛之间的优待了。从那时起,大概是出于对镇上“医生”的仰慕与神往,还夹杂着几分儿童无邪遐思与不知天高地厚的妄想,“从医”的理想种子被懵懵懂懂地种在了我的心田里。

直到13岁那年,父亲因肝癌晚期医治无效终将离我而去,经历过充满荆棘的寻医问药的磨难之后,我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医生”对于生命的分量与责任。“一定要做个好医生,救治更多像父亲一样的人。”从此,“求学从医”四个字深深镶嵌于我的骨血里,伴随着我的童年、少年、青年以至未来的一生……

多年的学医从医不仅磨炼了我的心志,还时时锻造着我的“医者仁心”。每每归家探亲,那些童年的苦难经历都会历历在目。忘不了父亲弥留之际,整个村寨的父老乡亲为此奔忙劳碌的情景;忘不了家境贫寒的我,被整个山寨的乡亲供给读书的那份期盼;忘不了读大学那一年,整个村寨为了我这个医学生的荣耀而无比欢腾与喜悦;更忘不了,曾经那些质朴善良的山民对医生的那份敬重与爱戴……

于是,自从我毕业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起,每次归家我都可以什么都不带,但是一定要随身带上一支笔。我知道在那个依然贫困没有生机的山寨里,有些父老乡亲还是一辈子不能进城看病,他们期待我的归来,期待我手中的那支笔为他们创造生命延续的可能……

是的,我接过了医生的笔,承接着护佑生命的使命……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父老乡亲学医村寨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李全锁:打造黄酒品牌 回馈父老乡亲
儿子学医和父母成校友
袁毅平作品
许愿
小村
华佗学医
锅巴粥
望子学医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