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性时刻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2017-01-13编辑丨王雯慧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摘帽井冈山贫困人口

编辑丨王雯慧

历史性时刻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编辑丨王雯慧

2017年2月,井冈山市正式宣布率先脱贫摘帽,从此,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同时,此消息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间节点值得书于丹青。2017年年2月26日,江西省政府正式宣布,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复函,经研究批准井冈山市脱贫退出。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座英雄之山、壮丽之山在2017年的春天打响了脱贫“摘帽”的第一枪,由此,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扶贫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巍巍井冈山、绵延五百里。提到井冈山,人们容易想到的是“革命摇篮”、“红色圣地”,有“千里罗霄之腹”之称的井冈山,山清水秀、风光迤逦,但又由于山地险要、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等原因,曾经的井冈山仍然贫困。层层叠叠的井冈翠竹,见证了井冈山的革命燎原,也目睹了老区人民的艰苦岁月,据官方统计,到2014年初,井冈山仍有44个贫困村、4638户16934名农村贫困人口。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起点,也是科技部定点扶贫县之一,率先脱贫“摘帽”,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缩影,也是科技扶贫工作的缩影。

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始于1986年,从上到下正式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确定了划分贫困县的标准,这是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展扶贫开发的开端。

1986年,“科技扶贫”由国家科委提出,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在写给国务院的《考察大别山区汇报提纲》中明确提出“应把科技开发大别山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方针突出出来。”这份报告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扶贫的序幕由此拉开。

1988年12月,时任国家科委顾问谢绍明同志带队赴井冈山考察后,国家科委、民政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在吉安市召开“井冈山科技扶贫座谈会”,共商依靠科技摆脱贫困之大计。确定把井冈山列为推广大别山经济开发科技扶贫成功经验的试点区,走科技致富之路。

自1990年以来,科技部一直把井冈山作为科技扶贫重点地区,列为全国重点科技扶贫县(市),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来到这里耕耘,他们将论文写在田野,将汗水洒向大地,在大山深处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和辛勤的汗水。

27年来,科技部通过国家星火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科技计划,支持立项326个,项目资金3.2亿元,在井冈山扶持了一大批扶贫开发产业,培育了一大批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了一大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有力推动了井冈山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在科技的带动下,一个个产业在这里活了起来,火了起来;农业科技园区也已经成为了井冈山的一张靓丽名片;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起来。

走向新的起点

莽莽山野、悠悠岁月,90年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的星星之火,穿越承载荣光与热血的时空,2017年的春天井冈山打响了脱贫“摘帽”的第一枪,让这里成为全国脱贫奔小康的新起点。

有人说,井冈山脱贫模式并非一个简单可照抄、复制的范本,但其中党群干群团结携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把握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制订适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以可持续发展眼光为全面小康打下基础等的智慧,为全国贫困地区群众和领导干部树立了鲜明的榜样。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目前,我们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有不到4年的时间,脱贫攻坚已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越是到了关键时期越需要分秒必争。扶贫的路上没有看客,人人都是主体,个个都是尖兵。井冈山的脱贫“摘帽”打响了“第一枪”,接下来的时间里,脱贫攻坚需多聚发展之力,不负时代要求、不负百姓期望,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摘帽井冈山贫困人口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摘帽“清零”,未来可期
脱贫摘帽是起点不是终点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发力“摘帽后的续航”
隐形贫困人口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井冈山上唱井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