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7-01-13刁琰单清张民杨艳艳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染病医师管理系统

刁琰 单清 张民 杨艳艳

·医院管理·

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刁琰 单清 张民 杨艳艳

HIS系统; 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 公共卫生管理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医院在传染病监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环节。自“非典”疫情爆发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寨卡病毒疫情传播迅速,这些疫情均引起了人们的极度恐慌[1-3]。人流感可由甲型、乙型、丙型三种流感病毒引起,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 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euraminidase protein, 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之间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4〗[5-6]。以往的人类H7感染病例症状多较轻,常表现为结膜炎或一般的流行性感冒,稍重的如下呼吸道感染需住院治疗[7-8]。

医院作为向患者提供医疗诊治的场所,在第一时间监测、报告、处置传染病患者,控制感染源,对国家传染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根据市卫计委统一部署,设计开发了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在医院的成功应用,规范了医院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的流程,实现了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的信息化与网络化,方便了临床医师上报与医院预防保健处的管理工作。减少了传染病迟报、漏报、瞒报等现象的发生,为医院及时、准确地完成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设计背景

以往医院传染病上报管理模式是由医师在接诊患者后,手工填写纸质传染病报告卡,手工填写的传染病报告卡字迹模糊,难以辨认;有些信息不能够填写完整甚至存在缺项,预防保健处工作人员经常为此类事情需要与上报医师联系,以确定其填写内容的准确性。需要进行传染病上报的,还需要医院预防保健处人员将医师填写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中信息全部重新录入,增加了工作负担,整个传染病填报流程繁琐、复杂。另外,由于个别医师登记工作不到位,患者信息填写简单潦草,诊断名称漏写、错填现象频繁出现,在完全依靠手工的情况下,传染病错报、漏报的现象时有发生,整个传染病监测上报管理体系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不能真正做到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分析及报告反馈有关医院传染病疫情情况,严重影响了医院传染病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2015年发布了《关于在医疗机构内部推行基于HIS系统实现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的通知》(苏卫办疾控〔2015〕10号),医院以此文件要求为契机,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之规定,在继续巩固和提高传染病报告和管理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医院现有HIS 系统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开发了基于HIS 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了医院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9]。

二、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流程设计

医院完善了HIS系统中患者信息登记功能,在门诊挂号与住院登记窗口增设患者信息录入模块;完善了医院基础字典数据库,统一使用标准的ICD-10疾病诊断数据库,增设传染病诊断管理数据库和检验阳性指标数据库;首诊医师在接触患者后,通过电子病历系统(EMR系统)给患者开立诊断,传染病监测系统自动根据诊断编码或关键字匹配进行拦截判断,符合传染病上报条件时自动弹出需进行传染病报告的相关提示框和电子版传染病报告卡供医师录入。传染病报告卡录入界面为强制填写界面,如医师未进行填写则无法通过HIS系统对患者进行处置(包括检查、检验、医嘱等项目开立);传染病监测系统与临床检验系统(LIS系统)完成数据对接,如监测患者有传染病相关检验阳性指标时,传染病监测系统自动提醒医师有可疑病例并将阳性检验值标红,提示医师是否进行传染病上报卡填写;传染病上报卡录入界面主动获取HIS系统中患者基本信息与EMR系统中的诊断信息,自动生成电子版传染病报告卡,医师填写方便快捷;医师将填写完成的传染病上报卡通过网络传送至医院预防保健处,预防保健处管理人员审核打印传染病上报卡并在传染病直报系统中进行上报。如发现医师传染病上报填写有瑕疵,可通过网络退回填写医师进行修订;预防保健处管理人员可通过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中的管理模块监测全院患者传染病诊断和传染病检验阳性指标,自动生成门急诊和住院患者的患者日志,并可进行全院传染病信息的汇总与分析。

三、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按照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标准要求,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实现了传染病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传输手段的自动化与信息综合分类加工的集约化。包括传染病基础信息维护、患者信息登记录入、传染病报告提示与拦截、传染病报告卡自动填报、患者日志自动生成、传染病报告卡运转管理、传染病信息综合查询、传染病信息监测等应用模块,实现了患者基本信息完整采集、传染病诊断系统审核、传染病报告卡自动生成与传染病监测的信息化管理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10-11]。

1. 传染病基础信息维护功能:统一了HIS系统、EMR系统、LIS系统等多系统的诊断数据库,采用标准ICD-10疾病数据库;设置了传染病诊断数据维护界面,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规定上报传染病种类(包括法定和监测传染病)设定电子传染病报告卡诊断名称和范围,按照最新报卡标准将传染病诊断进行归集整理并进行分类分型;增加传染病相关检验阳性指标项目维护,并在LIS系统中完成检验项目指标提醒值设置。

2. 患者信息登记录入功能:增设门、急诊与住院患者的患者基本信息采集卡,根据省卫计委要求在挂号窗口和入院办理窗口实现了门、急诊患者9项(14岁以下儿童为10项),住院患者10项基本信息的采集,同时按照最新传染病上报卡要求实现了患者身份证号码采集并进行身份证位数系统审核,系统实现自动判断凡是患者基本信息采集缺项时无法为患者办理挂号和入院手续,14岁以下儿童必须填写家长姓名等。

3. 传染病报告提示与拦截功能:检查、检验科室在检出可确诊为传染病的阳性结果及疑似传染病阳性结果时,系统自动阻止患者进行报告单的自助打印,并提示至指定地点取检验单,同时系统自动提醒送检医师和接诊该患者的医师查阅检验结果,并将此项检查检验结果值标红提示。阳性检测结果同步到预防保健处的管理系统供管理人员监测。当医师确诊相关传染病诊断时,系统自动根据诊断编码或关键字匹配进行拦截,弹出需进行传染病报告的相关提示框和电子版传染病报告卡。

4. 传染病报告卡自动填报功能:医师在EMR系统中开立诊断后,传染病监测系统根据基础数据设置条件自动判断此诊断是否符合传染病上报条件,如符合则自动弹出传染病上报卡填写界面。电子版传染病上报界面内容与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内容完全一致,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信息、疾病分型等均分别由HIS系统和EMR系统主动传送自动生成。如近期该患者已报过类似传染病时(系统自动提醒1年内已上报的该病例传染病报告情况),医师需对是否需再次报告进行判断。如该患者患不同种传染病时,系统支持分别填写2 张或以上报告卡。电子版传染病上报卡填写界面为强制录入界面,如医师不填写则无法为患者开立任何处置,包括检验、检查和药品医嘱。

5. 患者日志自动生成功能:自动提取患者到院时登记的基本信息(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和现住址等)形成门诊日志,其中必填项疾病名称和初/复诊这两项,要求门诊医师必须填写后方能开出处方并保存。相关信息自动存入数据库,方便患者后续就诊行为,同时形成门诊患者一览表。

6. 传染病报告卡运转管理功能:医师填写完传染病上报卡后,通过网络提交给预防保健处管理人员。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管理模块包括了报告卡的查重、审核、返修等功能。预防保健处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对传染病上报卡进行核查,如审核未通过则退回给填报医师进行订正操作,审核通过的报告卡方可打印,并报送至国家疫情网络直报系统。

7. 传染病信息综合查询功能:预防保健处管理人员通过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综合管理查询模块可进行门急诊与住院患者基本信息查询,检验值阳性指标查询不同传染病病种上报查询,科室与医师传染病上报查询,全院传染病诊断分布查询等。所有查询结果均可导出成excel文件进行保存、打印,可对医院报告的传染病情况报表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四、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1. 规范门诊日志,提高日志质量:由于医院门诊量较大,门诊医师工作繁重,门诊日志的质量一直成为影响医院规范化运行的一大弊端。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应用,强化了患者基本信息的登记录入,通过系统可自动生成门诊日志,从而能全面提升门诊日志的登记率和完整率,避免出现字迹潦草、填写不完整的情况发生。

2. 规范诊断开立,提高查漏效率:由于整合了EMR系统和HIS系统的诊断数据库,使用ICD-10编码标准库,门诊和住院医师所开立的疾病名称统一而标准,避免传染病管理人员查漏工作时的困难。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应用对ICD-10编码诊断名称进行自动审核判断,避免医师随意下诊断的行为,提高了传染病管理人员的查漏效率[12]。

3. 减少迟报漏报,提高报卡数量:以往医院传染病报卡工作无法与医师诊疗活动有机结合,进行传染病报卡主要依赖医师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迟报、漏报行为屡见不鲜。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应用,医师只要开立符合传染病上报条件的诊断,系统将自动生成传染病卡并强制医师填报。通过此举措,减少了医师迟报、漏报传染病报卡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医师报卡率[13]。

4. 报卡及时准确,减少重报发生: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应用,电子版报告卡中的患者基本信息都自动获取,有效地避免了因医师笔误或字迹模糊而造成的信息不一致,提高了报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自动查重功能,还能有效地减少院内重复报告的数量,在节约重复填卡时间的同时也减少了传染病管理人员查重的时间[14]。

5. 减轻上报负担,提高管理效率: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应用,使传染病管理人员不需要逐个科室去收取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片,直接通过网络利用系统就可以完成收卡、审核、登记、打印等一系列工作,节约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了传染病管理效率。

6. 增加统计分析,提高管理质量: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应用,一方面能使传染病上报的结果更直观、清晰且可以直接查询;另一方面,通过医院传染病报告数据并经过统计分析后的结果,可为医院管理层和政府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同时也提高了医院传染病管理的水平。

本院设计开发的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还需在不断的实践中持续地改进和完善,但强化和落实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加强传染病报告方面的知识培训,增强医师传染病及时报告的意识及其责任感才是完善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的基石。通过此系统在医院的成功应用,期望该系统的应用也能在更多医院铺开,以提升整个传染病报告管理的质量。

1 任成山, 杨仕明, 晋献春, 等. 何谓H7N9禽流感——应正确认识和积极防治[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3, 6(2): 184-186.

2 任成山, 赵晓晏. 理性和科学的态度认识埃博拉[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 7(4): 459-462.

3 李春群, 李琦. 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二例救治分析[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 10(1): 98-99.

4 任成山, 钱桂生. 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点及防控对策[J]. 中华医学杂志, 2009, 89(46): 3241-3243.

5 Bertram S, Thiele S, Dreier C, et al. H7N9 Influenza A Virus Exhibits Importin-α7-Mediated Replication in the Mammalian Respiratory Tract[J]. Am J Pathol, 2017, doi: 10.1016/j.ajpath.2016.12.017.

6 Barman S, Krylov PS, Turner JC, et al. Manipulation of neuraminidase packaging signals and hemagglutinin residues improves the growth of A/Anhui/1/2013 (H7N9) influenza vaccine virus yield in eggs[J]. Vaccine, 2017, doi: 10.1016/j.vaccine.2017.01.061.

7 Hu CJ, Chien CY, Liu MT, et al. Multi-antigen avian influenza a (H7N9) virus-like particles: particulate characterizations and immunogenicity evaluation in murine and avian models[J]. BMC Biotechnol, 2017, 17(1): 2.

8 Wang MX, Yuan MQ, Fang Y. [Research on spatiotemporal spread of avian influenza A(H7N9) virus based on discret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J]. 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2016, 37(11): 1491-1496.

9 刘冬生, 罗盛鸿, 许燕卿, 等. 医院传染病直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 2009, 4(4): 62-63.

10 钟初雷. 医院信息系统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接口开发与实现[J]. 疾病监测, 2007, 22(10): 696-698.

11 张翔, 张卫红, 朱甬倩.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报告与管理[J]. 江苏预防医学, 2011, 22(5): 37-38.

12 颜红, 李保杰. 基于HIS 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 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10): 44-46.

13 黄新玲, 史晨辉, 朱荣贤, 等. 规范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管理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9): 1215-1215.

14 李言飞, 马家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问题分析与对策[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3, 10(3): 230-232.

(本文编辑:张大春)

刁琰,单清,张民,等. 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 10(4): 506-508.

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7.04.038

225001 扬州,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单清, Email: yzyybgs@sina.com

R197.324

B

2016-11-20)

猜你喜欢

传染病医师管理系统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中国医师节》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