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技配合做好胸部CT扫描与辐射防护的探讨

2017-01-13喻崇容刘平向东生邓小琴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技师胸部低剂量

喻崇容 刘平 向东生 邓小琴

·短篇论著·

护技配合做好胸部CT扫描与辐射防护的探讨

喻崇容 刘平 向东生 邓小琴

辐射; 防护; CT; 扫描技术; 协同关系

X线辐射对人体有危害,因此,CT检查中的辐射防护[1]成了扫描检查中的另一重要问题。近年来我们经过护士和扫描技师的紧密配合,进行了前瞻性护理干预和系例扫描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使胸部CT扫描射线剂量降到了较低水平,而肺部病变显示率较以前常规方法扫描有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肺部早期病变-磨玻璃小结节的显示有了显著的进展。

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进行肺部低剂量扫描的患者230例次,其中男性154例,女性76例;患者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7.6岁;230例中,初次检查85例,肺部发现病变,一年内2次以上多次复查患者145例,其中部分确诊肺癌,不能手术经化疗患者,2~3个月检查一次。特别是这种肺部肿瘤患者,临床需要短期复查以观察疗效和修改、制定新治疗方案者尤其适合这种低剂量CT胸部扫描。

二、胸部CT 扫描,尽量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

近几年多层螺旋 CT 已经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经强大的后处理理后,虽然扫描剂量在不断地降低,扫描时间也越来越短,但图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胸部低剂量扫描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们主要采取了几种降低扫描剂量的措施:①降低管电流的低剂量扫描:采用管电压120 kV、管电流60 mA、扫描周期0.5 s及重建层厚5 mm。最后将上述两种采用不同扫描剂量的方法所取得的图像经重建后分别调整窗宽、窗位至最佳状态;②智能毫安低剂量扫描[2]:是在扫取胸部应检查范围的定位片后,根据胸部不同部位吸收X线的剂量不同,即实时动态曝光剂量调节技术,来进行扫描时(智能)自动按不同毫安量进行曝光扫描,扫描从胸廓入口至肺底;这种扫描与传统的固定毫安扫描不同之处就是大大的减少了胸部肺含气较多的扫描区的扫描剂量,而胸廓上下两端软组织较厚区域剂量较高,避免了该处病灶的遗漏;③以牺牲纵膈图像噪声,降低了图像信噪比,使纵膈图像质量有所下降,但却能较好的显示肺部病变及纵膈淋巴结及心脏冠状动脉钙化等。图像质量及影像信息完全可以满足诊断的要求。相反肺内组织受噪声的影响较小,胸部低剂量扫描主要影响胸部密实结构尤其是上胸背部软组织图像质量,对肺内结构图像质量的影响较小,对于重点观察肺内病变具有很大的价值。

三、护理干预增强胸部CT 扫描辐射防护的作用

1.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检查前使患者了解CT扫描是帮助更好地诊断肺部疾病或了解肺部病灶经治疗后的变化情况,以利进一步制定治疗措施;要最大限度的配合技师和护士做好检查,争取一次成功,这样既节约时间,又避免第二次重新扫描,增加X线辐射剂量[3]。

2. 前瞻性交代患者的配合程序: 护士在给患者摆扫描体位的同时,要清楚的交代患者身体一点都不能动,按扫描技师发出的指令,吸口气后闭好(肚子也不能鼓动),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所进行的胸部CT扫描,扫出的图像才清晰、定位才准确。当患者理解了这些程序后,一般都能尽最大努力来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检查。

3. 做好扫描区域外的防护: CT 扫描操作技师根据临床医师申请的检查部位,预先设置好扫描技术参数,如 kV、mA、扫描时间、扫描方式 ( 轴位扫描、冠状扫描)、扫描视野、层厚、层间距离等。不要扩大扫描范围。胸部扫描以外的部位,应用铅围裙遮盖[4],特别是儿童检查,应保护好眼睛和下腹部(这些部位对射线最敏感)。医护人员给患者做到这些防护并不难,主要是提高了防护意识,就能使患者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辐射;同时,这也是一个医护人员的医德所在。

结 果

本组230例(次)胸部低剂量扫描,由于护理干预在前,护士和技师配合默契,使每个患者在检查前就知道了要检查的过程和怎样才能配合好CT扫描检查,全部扫描图像都符合诊断要求。我们采用实时动态曝光剂量调节技术(既智能剂量)扫描,患者接受的扫描剂量仅为固定毫安常规剂量扫描的1/5(约1个mSv),而图像质量完全满足了诊断要求,只是工作人员在图像处理上要多花费些时间和精力进行CT 图像后处理。胸部智能低剂量扫描,特别是对大批体检筛查、肺部发现病变要经常复查和儿童患者尤为有利。

讨 论

一、CT 扫描技术与辐射防护关系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 (ICRP) 提出的辐射防护原则包括正当化、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制,ICRP 和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也对正当化提出了一般要求和个人防护要求,在改进 CT 性能同时,在现有的情况下,利用好 CT 扫描技术来改变辐射剂量是我们研究的方向[5]。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来设置扫描参数,包栝kV、mA 以及扫描范围,在确保图像质量情况下,尽量使用智能低剂量扫描,降低管电流,能使X线吸收剂量指数有明显下降;因肺组织含气体较多,有利射线穿透,是应用低剂量扫描的较佳部位,而且肺部体检也是最常用的部位。肺部低剂量扫描[6],一般是降低毫安(从普通用250 mA降至25~50 mA),对发现肺部10.0 mm以上病灶不会造成遗漏。定位准确,扫描总时间变短,X 线直接照射剂量随之减少;扫描野大小也是影响散射线间接辐射剂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扫描区域尽量缩小,散射线产生的概率就相应减少。

二、合理控制辐射剂量

1. 技师在扫描规划检查部位范围时,要尽量做到精准,不要任意扩大扫描范围,使患者接受过多的辐射[7-8]。

2. 扫描前做好各种操控准备计划,每次扫描应一次成功,减少重扫和补充扫描;如遇神志不清及配合差的患者,应和临床医师一道应用适当的镇静剂后再检查,不要因扫描过程中患者移动,图像模糊而反复重扫,这样就会明显增加对患者的辐射。图像质量和剂量控制是影像科一直坚持的原则,应确保影像质量能满足临床检查需要的最低要求,任何无谓地过多地使用剂量都属失误,对不同的诊断目的,应提供不同噪声水平的图像。

三、加强检查前的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工作人员与参加检查的患者接触最多,也是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绝好机会,患者迎进扫描室后,护士就可利用摆位的过程给患者交代检查程序和注意事项,只有让患者了解了检查过程中配合的重要性,他们才能尽力配合检查,扫描技师在扫描过程中发出的指令(如屏气等)患者才能准确执行[9-10]。而护理人员将铅围裙等防护用品遮盖在患者的非检查部位时,患者也会感激护理人员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高度配合。平扫也要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防护意识,加强医务放射人员宣传教育,稍有疏忽就会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辐射。有时医护人员只是简单的举手之劳,给患者搭个铅围裙,但患者却减少了不必要的辐射,同时患者也会对医护人员产生好感,增进医患和谐。

现今,胸部CT检查基本成了常规项目,作为医护人员除要做到保证检查质量外,发掘新技术降低CT扫描中X线的辐射剂量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们采用智能低剂量扫描方法与前瞻性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预先了解配合检查的重要性,基本避免了重新扫描或局部的补充扫描,使肺部CT扫描辐射剂量减少到原来的1/5。

1 葛建文, 石养锐.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技与临床, 2013, 10(21): 84-85.

2 韩云学.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4): 672-673.

3 管莱琪.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应用于早期肺癌监测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7): 466-467.

4 陈晓阳, 翟健坤, 李晖. 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辐射预防[J]. 影像与介入, 2010, 17(8): 61-62.

5 邓小琴, 何跃, 邹华玉, 等. 儿童肺部CT检查适时护理干预的体会[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 7(4): 471-472.

6 刘涛, 徐晶晶, 龚雪, 等. 双源CT低剂量扫描对肺磨玻璃结节检出的价值探讨[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 9(6): 656-657.

7 邓莉萍, 李真林, 袁元, 等. 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胸部普通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 华西医学, 2013, 28(5): 696-698.

8 安静, 夏玉军.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磨玻璃结节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 2014, 29(9): 122-124.

9 向东生, 戚跃勇, 周宇.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肺部的应用与防护评价[J]. 医疗卫生装备, 2010, 31(11): 193, 198.

10 刘平,邓小琴, 朱静雅.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前瞻性呼吸控制的护理干预探讨[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 9(4): 451-452.

(本文编辑:王亚南)

喻崇容,刘平,向东生,等. 护技配合做好胸部CT扫描与辐射防护的探讨[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 10(4): 478-479.

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7.04.026

4000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放射科

邓小琴, Email: 258600154@qq.com

R445.4

B

2017-04-18)

猜你喜欢

技师胸部低剂量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病毒性肺炎流行期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例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