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流专业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的必要性

2017-01-13广小利

中国市场 2016年49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院校精神

广小利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高职物流专业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培养的必要性

广小利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然而在就业压力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过分注重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职业精神教育边缘化。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满足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以及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将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有效融入职业技能的培养中。

高职教育;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近年来,高职院校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用人单位招聘合适的人才难和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其深层次原因之一是职业精神教育的边缘化,使得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缺失、人文素养低下,这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如何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职业技能是能够帮助人们达成某职业任务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因而它的培养内容与学习目的均与职业要求紧密联系,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职业精神是指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特定职业特征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一般包含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意志等要素(如下图所示)。

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技术的提升有助于增强职业荣誉感,激发工作热情,端正职业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另外,职业精神虽是在对职业角色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却是人们能动发挥和实践职业技术、更深层次学习职业技术、快速推动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单位选人用人时考核的首要内容。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主阵地的高职院校必须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教育实现有机融合。

2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提高与职业精神培养融合的必要性

2.1 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现状改变的要求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是培养人的品性,而不在于给人一个职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经历了学科本位——能力本位——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着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然而人才培养的现状却存在如下现象:在培养目标上,重职业技能培养轻职业精神教育的倾向明显;在课程安排上,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比例严重失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如某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通识课程的学时占比是23.8%,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识课程的学分占到毕业总学分的1/2;教学实践上,过度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技能培养中的职业精神教育。《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摒弃功利性的实用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促进高职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2.2 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市场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密切相关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对人才的培养上要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加强内涵建设,不断优化人力资本。在这样高效率、快节奏、大跨越、大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必然会面临更多技能更新、岗位更替的情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挥不仅取决于一个人的技能素质,更多地取决于其职业理想、团结协作和敬业精神等非技能素质的影响。有调查数据显示,多数用人单位已经将隶属于职业精神范畴的道德水准、工作态度与沟通能力等要素,列为衡量员工素质的主要因素,员工的职业精神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为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既要注重针对某职业岗位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驱使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有效地发挥职业精神的教育作用。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融合培养,既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紧迫要求,更是国家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实现产业升级调整所必需的大批训练有素的技工队伍的保障。

3 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企业实际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保证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一致性,为此,高职院校要首先明确企业选聘人才的标准有哪些。

有学者对国内60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企业将“懂得做人的道理和具备工作责任心”作为衡量青年就业者的主要指标。并且被调查单位几乎不约而同地认为,知识、经验和能力可以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逐步习得,而为人处世、工作责任心等基本素养的形成需要从学校抓起。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倒逼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在职业技能培育过程中融入职业精神的培养,在大力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职业精神的养成。这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学生被社会、被企业、被同伴的认可程度直接反映学校的育人水平。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度在很大程度影响其就业竞争力,融合度越高越受用人单位青睐,当他们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4 物流专业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职业技能仍然是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基本条件,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强化职业精神培养有效融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有利于两者融合的长效机制,既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也能促进人力资本附加值的大幅度提高。如,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的物流专业人才,各层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都不错,可是流失率也居高不下,造成物流行业人才贫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致使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流快递业乱象横生,野蛮装卸、暴力分拣、人为破坏、私卖邮件等快递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屡见不鲜,这既有损于企业形象,又不利于从业者的个人发展。所以,只有企业工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境界真正得到提高,才能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荣誉感,才能调动起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1]贾海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视阈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36):72-75.

[2]姬颖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探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3]朱佳丽.浅析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21):104-105.

10.13939/j.cnki.zgsc.2016.49.185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内蒙古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物流专业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广小利(1967—),女,硕士,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院校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