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

2017-01-13杨天英

中国市场 2016年49期
关键词:导向电子商务物流

杨天英

(东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

杨天英

(东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课程,因其授课对象的特殊性,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有所不同。文章在构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和思路的基础下,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整合课程内容,将情景式教学、任务驱动法等适合高职高专的特色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

电子商务课程;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导向;技能型教学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1.1 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与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目标相比,高职院校有其特殊性。在教学目标上,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学内容强调基础理论,注重学科体系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与其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企业或物流公司物流管理环节相应岗位的技术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要求学生通过相应课程的学习既具备物流管理专业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又具物流管理各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目标当然不能脱离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当考虑电子商务在其岗位实践中的能力要求,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学目标既满足物流相应岗位的实际需要,又兼顾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

1.2 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在教学内容上,物流管理专业的电子商务课程表现出与电子商务专业在该课程上存在较大差异。电子商务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根据该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偏重于网络营销技术、网络安全管理、网上交易等。电子商务课程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仅在于实现物流中电子商务的基本功能,电子商务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属专业课,但根据物流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在教学内容选取上更加偏重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如合理选择物流运作模式、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配送管理等,虽然也会选取网络营销、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等知识,但教学要求仅仅能够操作。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2.1 教学改革的目标

职业教育的学习应当以行动为导向。由于高职院校教学应以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操作技能为最终目的,因此课程教改的目标就是改变其教学内容繁杂,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等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物流职业意识。电子商务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开设的时间一般在大二下学期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等专业核心课之后。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物流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电子商务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已学的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等物流管理知识得到扩展和运用,为学生毕业后更好胜任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各岗位需要将理论知识点分拆为专业技能点,让学生根据技能要求学习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操作中,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胜任工作岗位。

2.2 教学改革的思路

从教学改革的目标出发,教学改革应突破 “教材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求从岗位出发对电子商务所需技能进行定位,根据定位将电子商务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选择和排序。根据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学习的一体化,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追求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将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点拆分为物流管理专业所需的动态技能点,提高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要求的结合程度。

3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重构与教学改革实施

3.1 整合课程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整合课程内容,就是要使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设计更加符合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岗位的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一方面深入电子商务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相关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参考了物流师从业资格标准和电子商务师从业资格标准,在此基础上设计、整合课程内容如表所示(见下表)。

物流管理专业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要求既满足电子商务管理工作岗位的需求,又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认证进行有效对接。由此,将知识由浅到深,由理论知识的掌握到理论知识的运用,共设计了五个学习情境。先以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为铺垫,逐渐引入电子商务相关物流知识,进而在所学的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知识基础上进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管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

课程教学内容

3.2 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

3.2.1 情景式教学法

情境式教学法是在模拟情境条件下进行实践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它通常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后,实践操作前进行。因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涉及电子商务和物流两块知识,本课程的模拟教学关于电子商务有关知识部分是在电子商务软件实验室完成,而物流管理部分的模拟教学则是在物流综合实训室完成。在电子商务软件实验室中学生通过开设网店,进行店铺管理,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相应知识,理解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关系,掌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线上工作。在物流综合实训室的模拟教学,则是根据线上客户的要求进行配送管理。通过线上线下的模拟教学,使

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工作环节,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

3.2.2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细分为若干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或一个人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并在课堂上汇报完成情况及学习感悟,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本课程内容的设计就是将岗位所需知识及技能划分为五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有相应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相应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不仅改善了学生在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时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而且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4 结 论

教学实践表明,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改革,满足了专业的特殊性,符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本课程改革注重了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课程内容的特殊性,打破了学科界限,解决了课程内容与专业要求两层皮的问题;在教学方法选取上,注重科学、合理、可行的,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实现了电子商务课程要求与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1]刘涛.关于行业类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研究[J].经贸实践,2016(2).

[2]黄晶.就业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4).

[3]缪顾贤.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研究[J].电子商务,2014(2).

10.13939/j.cnki.zgsc.2016.49.183

杨天英(1982—),女,重庆璧山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教育教改。

猜你喜欢

导向电子商务物流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电子商务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