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家庭过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17-01-12黄浩胡连峰方吉祥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6年12期
关键词:过度家庭幼儿园

黄浩 胡连峰 方吉祥

目前,过度教育一直制约着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幼儿家庭的过度教育,就是家长对于孩子所实施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超出了孩子身心发展水平及现有知识经验水平,主要表现在过度的兴趣培养、过度干涉幼儿生活以及过度强调知识学习三个方面。笔者主要从幼儿家庭过度教育的表现、不良影响、原因以及措施几个方面来探析幼儿家庭过度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一、幼儿家庭过度教育的表现

(一)过度的兴趣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集团式的艺术培训中心以及教育机构愈演愈烈,在各级市县城区中心以及学区附近,各式各样的培训部、教育培训中心随处可见。另外,笔者在幼儿园的观摩中发现,有些幼儿园甚至在园内设置培训点,利用课余时间以及周末、寒暑假时间开设兴趣班。

(二)过度干涉幼儿生活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没有给予孩子独立的机会,孩子所有的事都是父母一手操办。甚至连一些原本应该幼儿自己完成的小事情,如穿衣服、穿鞋子等,也都由父母代做了。笔者在与某幼儿园家长交谈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家长不放心或是不忍心让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担心孩子做不好、没有这个能力去做,这就导致了部分家长对幼儿的生活干涉过多。

(三)过度强调知识学习

针对“幼小衔接”这一问题,部分家长过度强调幼儿的知识学习,这就使得“小学化”倾向不仅广泛地存在于幼儿园,也存在于很多家庭中。笔者在跟老师、家长交谈中发现,家长会拿孩子的“知识”水平进行攀比,幼儿识字、数数以及简单运算的能力成为部分家长攀比的资本,部分家长甚至要求老师多给孩子布置一些作业。在过度强调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都容易忽视对幼儿其他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这就会使得幼儿难以得到全面发展。

二、幼儿家庭过度教育的不良影响

幼儿家庭过度教育很容易会对幼儿和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幼儿兴趣的缺失、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消退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减弱;同时也会造成家庭投资过大,亲子关系不和谐等。

(一)对幼儿的影响

1.兴趣的缺失。

过度的兴趣培养并不能真正培养出幼儿的兴趣,反而可能会导致幼儿兴趣的缺失。对于幼儿知识以及技能的教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满足他们的天性,如果超越了幼儿的年龄阶段和实际的发展水平,就很有可能达不到预设的教育目标,而且会消耗幼儿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给幼儿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和恐惧感。

2.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消退。

家长对幼儿生活的过度干涉,会导致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消退。受到家长过度干涉的幼儿只是去服从父母的指令,很难有机会自己去做决定,依赖性不断增强,这就会导致幼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是会想着征求家长的意见,不敢自己做决定。

3.生活自理能力减弱。

很多家长不让幼儿参与到家务活动中来,久而久之,幼儿的自理能力就会越来越差,很多简单的小事都没法独立完成。这样的幼儿很难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与教学,在幼儿园中过于依赖老师和他人的帮助,相比于其他小朋友就会显得发育过于迟缓。

(二)对家庭的不良影响

1.家庭投资过大。

过度教育导致了家庭投资过大。有很多家长在选择兴趣班时都是盲目跟风,对培训机构的了解不是很多,这很容易被一些纯粹商业性的培训机构所误导,导致孩子报名的时候盲目缴费。

2.亲子关系不和谐。

过度教育对亲子关系有着重要影响。当孩子开始产生叛逆心理时,家长的这种过度教育就很容易引发亲子关系的矛盾,孩子不愿意再听从父母的指令。如果父母一味地给孩子让步,那么孩子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最终也会导致矛盾的产生。

三、幼儿家庭过度教育的原因分析

(一)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家长们对幼儿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他们尽可能多地给幼儿提供物质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不过,家长设定的发展目标一般都比较高,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能达到,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都有所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家长们不应该以一个相同的标准来要求幼儿。同时,有的家长喜欢盲目的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家的孩子做比较,这样的盲目攀比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很难代表一个孩子真正的能力。

(二)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

很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或是忙于自己的工作事业,很少花时间和精力在幼儿教育上,只是按照自己的认知和理念去教育幼儿。这两类家长很少接受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也很难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存在很多的不良习惯。例如,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太小,没有能力去自己做选择,就从头到尾替幼儿包办一切,不让幼儿参与其中;另外有些家长会尤其宠爱幼儿,认为给幼儿他想要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育,没有考虑过幼儿实际的发展情况与需求。

(三)社会的压力过大

家庭过度教育问题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压力,社会给予家长的职业压力和幼儿的学习压力,对于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影响。当今社会的竞争愈发激烈,儿童的升学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很多家长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对于家庭教育很难去系统和科学的学习。另一方面,家长只关注幼儿的学业成绩,这就很容易导致家庭过度教育的产生。

四、应对家庭过度教育的措施

(一)政府部门大力推动“家长教育”发展

家长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家长教育”就是给家长必要的教育和训练。目前我国的家长教育现状很不容乐观,但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家长教育的呼声却是越来越大。大力发展家长教育,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社会上也多举办一些公益性的家长教育活动,请一些专家和老师进入学校、社区,给予家长们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另外,也需要我们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学校里尽可能多地提高家长教育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家长们要积极地参与到各式各样的家长教育活动中来,掌握各类家长教育的渠道。

(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各项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每个幼儿都有自身擅长的领域,家长需要去发现和培养幼儿所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激发他们最大的潜能,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幼儿按照家长的期望去发展。家长对于幼儿的培养应该要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特点与其兴趣点,从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出发。家长们需要给幼儿定位合理的教育期望与教育目标,同时也要为幼儿制定一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发展计划。

(三)家长尊重幼儿发展的自然规律

幼儿的发展有其自然的规律,我们家长应当充分尊重这种规律,在必要的时候才给予幼儿恰当的帮助与指导。例如,幼儿学习说话并不是由父母每天一字一句地教他,他就能学得会的。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前期幼儿主动观察成人说话,积累一定的语言词汇,到语言敏感期的到来,幼儿便会自然地学会说话,从牙牙学语到单词、语句,越说越顺。对于幼儿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必须要符合其年龄和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

(四)幼儿园加强家园合作

幼儿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相比于单个的家庭,幼儿园里面有更加专业的老师,拥有更多的知识和资源,能够给幼儿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发展的途径。幼儿园应该为家长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指导,家长们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去配合幼儿园建立家园合作,这样才能使幼儿园与家庭达到信息互通、经验共享和责任共担。同时,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反馈给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可以给家长提供具体的、科学的指导与建议措施。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中的必然趋势,幼儿园应当大力开展家园合作,多渠道与家长沟通与交流。同时,家长也需要理解、支持和配合家园合作,这样幼儿的家庭教育才能够取得更加稳步、更加长足的发展。

猜你喜欢

过度家庭幼儿园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家庭“煮”夫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爱“上”幼儿园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