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幼儿园午睡管理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7-01-12吴丽娟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6年12期
关键词:睡姿保育员幼儿园

吴丽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幼儿园午睡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午睡休息好,能消除上午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带来的疲劳,还能保证下午活动中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但是当前部分乡镇、农村幼儿园存在保育员配备不到位、保育意识淡薄,保教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等问题,忽略了对午睡环节的管理,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我们应认真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及纠正。

一、乡镇幼儿园午睡管理现状分析

导致幼儿午睡环节管理不当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两教一保配备不全,硬件设备缺乏

部分乡镇、农村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园,两教一保配备不到位,保育工作全部由教师担任。教师保育意识淡薄,对幼儿午睡缺乏足够的认识,把午睡当成教师休闲的时刻,影响了午睡的质量;有的教师把午睡当成教师备课、写东西读书看报的有利时机,降低了午睡的质量。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忙碌了一上午,到了中午可以趁此机会好好地睡上一觉了,至于幼儿睡姿不正、叫声、吵闹声、尿床、便裤等现象一概不管,给幼儿身心发展造成影响,给家长造成麻烦。有的幼儿园冬季没有取暖设备,进入十一月下旬就不再午睡,一到下午,孩子便打瞌睡或是趴在桌上睡觉,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保教人员意识淡薄,专业技能缺乏

部分幼儿园保育员学历很低,保育意识淡薄,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未取得岗位任职资格。她们认为,孩子睡下去就行了,就可以不管他们,做自己的事了,有的在一旁嗑瓜子,看小说,打毛衣,甚至串班等。寝室里幼儿衣服、鞋子摆放凌乱,造成了午睡场面的混乱。对个别睡眠少,入睡慢的幼儿缺少得力的管理方法,影响了幼儿的睡眠质量。

(三)家长育儿观念陈旧,教养方式欠科学

部分幼儿由爷爷奶奶带,过分宠爱,在睡眠时间上由着孩子的性子,高兴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早上懒得起来,任由孩子睡到上午八、九点钟再起床,中午就难以入睡了。有的是因为家庭生活制度没有规律,有的家长喜欢打麻将、看连续剧,孩子无人照顾,也跟着熬夜,家庭成员不良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幼儿的睡眠习惯。有的家长育儿观念陈旧,他们认为,到了冬季,幼儿园就应该取消午睡,尽管幼儿园有取暖设施,他们还是担心孩子着凉。

二、乡镇幼儿园午睡管理应对策略

(一)配齐配足保教人员和设施是实施午睡管理的前提条件

《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第二十九、三十条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平均每班应当配备二名以上幼儿教师、一名以上保育员。保育员、保健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接受职业专业培训,取得岗位任职资格。”保育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应配足专职保育人员,定期对她们进行培训,使她们具备托幼机构保育员工作的基本能力。另外,要大力改善农村幼儿园环境,加大硬件投入,为班级配置电风扇、空调等设备,确保幼儿能正常午睡。

(二)调节睡前良好情绪是实施午睡管理的主要举措

《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指出:“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在午餐后至午睡前这段时间,教师既要让幼儿避免剧烈运动,也不能让幼儿静等,应本着以静为主,动静交替的原则安排这一时段的活动。

1.组织幼儿散步。

散步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带领幼儿在园内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到花坛边走一走,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在草坪上、大树下坐一会儿,戏耍、捉小虫。互相谈一谈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尤其是春秋两季,幼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将享有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2.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性游戏。

散步后,让幼儿自由结伴,三三两两在一起,进行睡前的安静游戏。午睡前的游戏应以静为原则,如:翻绳游戏,阅读图书等。这些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品质,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力和交往能力,而且孩子都比较喜欢。

3.组织幼儿听故事和欣赏音乐。

在游戏后,组织幼儿脱衣上床,安静躺好,收听一些睡前故事,这样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又能培养幼儿爱好文学及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准备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好听的睡眠儿歌和乐曲,包括一些古典名曲,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学会感受音乐的美。

(三)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是实施午睡管理的有效保障

寝室的布置应给幼儿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易于稳定幼儿情绪,光线要柔和,空气也要保持新鲜。

我园的做法是:每天开窗通风和清洁寝室内的卫生,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环境的舒适干净。勤洗晒被物,半个月晒一次,一个月洗一次。在流行病高发的季节里做到勤消毒(可选择消毒液、紫外线灯等来消毒),以确保幼儿身体健康。幼儿睡前,教师拉上窗帘,为幼儿入睡创造一个安静、暖和、舒适的睡眠环境,从而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天冷时,在幼儿脱衣服前先把门窗关上,等幼儿全部睡下后再根据天气情况来决定是否开窗。夏天,教师则根据天气情况适当使用空调,不让幼儿睡在直对冷气出口的地方。

(四)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实施午睡管理的关键所在

1.培养幼儿有顺序穿脱衣服、鞋子的习惯。

幼儿的自理能力在逐步提高,但部分孩子在家里包办代替的多,不能自主穿脱衣裤。根据这种情况我们组织幼儿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活动,利用儿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技能,利用常规活动教会幼儿盖被子、叠被子以及穿脱衣服、鞋子等生活技能,并组织幼儿进行竞赛。

2.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

幼儿的睡姿正确与否,关系到幼儿睡眠的质量和身体健康。俯卧、左侧卧压迫心脏,蒙头睡会使幼儿不能舒畅地呼吸到新鲜空气,所以必须培养幼儿仰睡或右侧睡的正确姿势。教师应通过各种故事讲述、常规活动来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睡姿,并结合午睡实际,密切观察,随时纠正幼儿的睡姿。

3.午睡中不可忽视的巡视。

午睡也是幼儿意外事故多发的时段,因此,午睡中的巡视是午睡观察指导中不可忽视的。我们特别制定了午睡巡视记录,如有个别幼儿异常,做好记录,以便以后观察、纠正、指导。教师要克服幼儿睡觉不会有事的麻痹思想,为每一位蹬被的幼儿及时盖好被子,纠正每一个幼儿的错误睡姿。如果幼儿身体不适,往往会反映在睡眠上,像发烧、鼻塞等;有些幼儿会将小玩具偷藏在被窝中,甚至放入口中、耳中、鼻中。教师还要做个有心人,哪些孩子在午睡中要小便,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及时叫醒易尿床的孩子上厕所。

(五)争取家长配合是实施午睡管理的有力支持

我们通过学前教育宣传月、召开家长会、半日活动开放、发放宣传单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观,让家长充分了解3~6岁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知道午睡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形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实践中,我们发现个别幼儿在午睡时有一些不良行为,还需要争取家长的配合。有的幼儿的不良行为跟家长的育儿方法、态度有关,比如:家长在家逗弄幼儿,使得幼儿神经兴奋,不愿午睡,而家长图省事就会迁就幼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生活无规律。再如:当家长发现幼儿有对某种物品依恋时,为了让幼儿安静、尽快入睡,就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养成其恋物成癖的习惯。有些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己睡觉,但一回到家里,要么不肯睡,要么要成人陪着睡,这成了许多家长头痛的问题。为此,我们主动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指导家长耐心地和孩子谈话、讲道理,还可以通过奖励苹果娃娃、五角星等小礼物的方法来激励孩子。

总之,幼儿园午睡管理是一门科学,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午睡对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和优化午睡管理的必要性。在午睡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很多,需要教师认真观察、正确指导、及时解决。我们要注意指导方式,合理安排幼儿午睡活动,提升自己的保育技能,提高幼儿午睡的质量。让我们携起手来,寻求提高幼儿午睡质量的最佳策略。

参考文献:

[1]李鸣.浅谈幼儿午睡质量对其活动的影响[J].科学时代,2009(01).

[2]薛凤娟.我要睡觉觉——幼儿园午睡管理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

[3]董庆红.科学地管理幼儿午睡[J].学前教育研究,1999(04).

[4]杨艳萍.幼儿午睡管理策略谈[J],甘肃教育,2011(15).

猜你喜欢

睡姿保育员幼儿园
幼儿园保育员职业幸福感现状及提升策略
区域性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的审视
——基于武汉光谷地区的调查分析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现状研究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