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双季槐栽植技术的研究

2017-01-12张剑

种子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槐米国槐芦丁

张剑

(永济市林业局,山西运城044500)

有关双季槐栽植技术的研究

张剑

(永济市林业局,山西运城044500)

在国槐品系中,双季槐以其独特的优良特性,在多个地区种植范围越来越广。双季槐主要以产槐米而闻名,且每年可收两季的槐米,故称之为“双季槐”。双季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符合当下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另外它具有耐旱、耐瘠薄、抗逆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栽培面积较大。对双季槐特性及其栽植技术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双季槐;栽植技术;经济效益

1 双季槐优良特性简述

双季槐所产槐米的主要成分为槐米芦丁,经测定发现其含量可达10%~20%。作为医药芦丁的主要原料,槐米在降压、解痉、抑病毒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经多年研究发现,槐米的营养价值较高,其含有19种氨基酸,而蛋白质含量可达19%,同时在食品色素提取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价值,故而这些年种植推广范围越来越大。

首先,从生物学特性方面分析,双季槐叶片与常见的国槐相比,叶大且厚、生产速度较快,同时其早实性比较强,米穗发育完整、粒大饱满,槐米颜色好、质量高,生理性落粒也比较少。另外6年双季槐槐米产量较最初槐米产量提高约80%左右,而其中槐米芦丁的含量也增长比较明显。

其次,从生态学特性方面分析,与普通国槐相比,双季槐具有较高的抗盐碱性、抗病虫害、抗干旱以及抗瘠薄等特性,尤其是对恶劣气候适应能力比较强,因此其对种植技术的要求并不高。例如在我国临汾以南地区,双季槐的优良特性都可以完全表现出来,同时槐米的性状也可以表现出来。

通过以上介绍分析可知,双季槐以较高的抗逆性、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在栽种用工成本方面的投资比较少,同苹果等经济林相比,双季槐的管理也相对比较简单,如在对其进行整形修剪上,一些割、扭等常规手段应用得比较少。

2 双季槐栽植技术研究分析

2.1 双季槐苗木培育

在栽植过程中,双季槐苗木主要以芽接或者是枝接的培育方面进行。在每年的3月下旬到6月下旬,或者是8月初到9月初,以普通的国槐为砧木,用双季槐为接穗来完成芽接或是枝接。通常情况下,嫁接完成的接穗或者是接芽在15 d左右就可以与砧木基本愈合,这时就可以将嫁接绳取下。待3月下旬到6月下旬嫁接成功以后,将嫁接芽以上的部位剪下,等到秋季落叶时就基本可以出圃应用到造林工程中去。若是嫁接成活完成在8月初到9月初,则应当到第二年春季树液流动之前,将嫁接芽以上的部分剪下,待到秋季落叶时就基本可以出圃,并应用到造林工程中去。另外在嫁接苗木生长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定期对砧木上的萌芽或者枝条等进行一定的修剪,目的是进一步保证嫁接品种芽的生长。

2.2 树种与配置

双季槐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其以纯林配置方式为主,在幼树期间可以在间隙中种植一些豆类、药材等低秆性经济作物,以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另外,作为国槐的变种之一,双季槐可以在任何适宜国槐生长的地方进行种植,但是从经济和土地利用角度分析,规模化双季槐种植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和合理,例如在我国山西省运城、临汾等地区,其海拔在1 000 m以上,土层厚度较大,且丘陵、台地等也比较多,在这些地方推广和种植双季槐一方面可以提升经济效益,增加人们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佳化应用,符合当前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1]。

2.3 栽培技术要点

双季槐栽培种植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3.1 苗木准备

通常情况下,双季槐造林工程应当使用一级壮苗,且地径应当在2.0 cm以上,苗高大于1.5 m。另外栽植苗木还应当为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嫁接成品苗。

2.3.2 造林密度和整地

一般情况下,双季槐造林密度为3 m×3 m、3 m× 4 m、3.5 m×4 m以及4 m×4 m共4种,而对于在丘陵坡地进行造林,其密度可以适当增加,对于平地、立地等地理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地方,其造林密度可适当小一些,株数应当在42~74株/667 m2范围内。另外双季槐造林地整地通常以鱼鳞坑或者是方坑为主,其中鱼鳞坑规格为80 cm×60 cm×40 cm,而方坑规格则为80 cm× 80 cm×80 cm,完成之后还应当在每个坑内施加大于35 kg的有机肥料。

2.3.3 栽植技术

双季槐栽植造林使用的是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其覆盖深度应当小于地径5 cm左右。栽植完成后,应当立即进行浇水、覆膜等一系列的抗旱措施。另外其定干高度应当小于80 cm,这样一来就为后期园式管理和槐米的采摘等提供了便捷。

2.3.4 林地管理

在进行双季槐林地管理过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其中土肥水管理内容主要是在生产期进行除草等。在5月、11月分别施一次磷钾肥,每株的施肥量控制在0.5~1 kg之间。另外,病虫害防治主要针对蚜虫和介壳虫等,因此在每年的幼虫期进行3~5次的喷药防治即可[2]。

2.3.5 整形修剪

对双季槐进行整形修剪,其目的是为树冠的扩大、分枝的增加以及槐米产量的增加提供基础。双季槐是顶生花序,因此其分枝量与槐米产量之间呈正比例关系,故而要求在进行双季槐整形修剪的过程中遵循重短截,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内堂空虚、结果外移的情况发生,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枝量增加。

3 结论

综上所述,双季槐在栽植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抗旱性等优良特征,因此这些年在多个地区进行推广。另外在双季槐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应当不断地总结技术经验,以进一步保证双季槐槐米产量和质量等。

[1]段里成.双季稻“早籼晚粳”栽培模式周年产量构成与经济效益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6(9).

[2]王来亮.茭白单季茭-双季茭轮作栽培模式与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6(10).

1005-2690(2017)01-0056-02

S792.26

B

2016-11-13)

猜你喜欢

槐米国槐芦丁
芦丁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国槐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要点探讨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检识
国槐的移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我家秘方
槐米茶香润心田
咏国槐
雷茂端:让荒山旱垣结出金槐米
首善街的国槐
芦丁-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物理化学表征及体外溶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