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和政策研究紧紧跟上

2017-01-12

中国卫生 2017年6期
关键词:海默病阿尔兹社区卫生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医疗改革”和“老龄健康保障”日益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老龄化所带来的健康保障问题亟待决策者解决,个人与家庭面对老龄问题怎样合理决策也需要研究者给出方案。就学术研究来讲,目前尚缺乏对上述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数据库建设和评价评估,这需要重点研究,也是医养结合需要抓住的关键词。

跨学科讨论理论和政策问题

目前,应对老龄化社会大背景下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相关问题,特别需要从跨学科的角度讨论老龄化社会中的理论和政策问题。

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居民与机构医疗卫生及养老行为研究,到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研究等,都需要在老龄化现状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对医养结合进行讨论,通过各领域的研究相互影响,共同探索,为应对老龄化挑战下推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完善作出了贡献。

加强调查数据库建设

探索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方向,需要客观、真实的且能够联系家庭(需方)、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机构)、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供方)三者的数据,这就需要对中国居民与机构医疗卫生及养老行为进行追踪调查,并基于此探讨家庭、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医疗与养老行为规律。

为此,中央财经大学卫生财经研究所建立了“中国居民与机构医疗卫生及养老行为追踪调查(CBHAS)数据库”,该数据库为老龄化背景下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的研究提供了精准吻合的数据支持。

该数据库拟通过为期5年的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养老需求行为调查,以及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包括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供给行为与能力调查,在全国每年获得2.55万份左右的有效居民调查问卷、以及各被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的全科医生调查问卷、全覆盖的护师调查问卷和全覆盖的机构调查表。调查范围包括东、中、西部的城市与农村,重点调查上海市长宁区、成都市武侯区、浙江省绍兴市、河北省沧州市等地区。

该数据库有着较强的特色与创新之处。首先,它将个体行为的实证数据与机构提供的群体性数据相结合,超越单一的个体层面更为真实地反映目标群体的养老和医疗卫生服务行为特征。其次,该数据库是养老行为与医疗卫生行为的共同反映,将养老数据与医疗数据通过建立数据库汇集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数据库平台加以利用。另外,该数据库将居民行为与机构特征数据直接联系,避免因为单方误解而造成调查疏漏,使得对居民医疗卫生行为的分析更加全面有效。

“中国居民与机构医疗卫生及养老行为跟踪调查”将架起政府的决策部门与各地区涉老工作部门、公共卫生部门之间双向信息互动,数据服务的桥梁;填补我国老龄调查研究数据领域的空白,实现部门和研究人员科研资源共享,大大提高工作水平。同时,为社会各界提供了科学的、专业的、系统的老龄信息和数据。对我国城市老年人养老与健康管理的进步,以及推动社区养老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我国“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特征是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巨大挑战,“十三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同养老需求相比,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障水平较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面临很多阻碍与困难,亟待加快建立长期照料保障制度。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社会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最需要发展的失能老年人的养护型和医护型养老机构严重不足,适宜中低收入人群养老机构尤其短缺。同时,护理康复及医疗资源不足,难以标准化管理和人员培训,医护人员数量少、学历低,护理人员年龄大、技能差现象普遍。至2015年养老从业人员不足50万人,持证上岗人员不足5万人,与国家中长期规划所提2020年达到600万人养老护理员目标差距巨大。

为缓解与解决养老服务体系严重滞后的问题,需要构建“医养康护”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要加大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着力提升专业化养老服务能力,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另外,还应鼓励并重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中来。

构建可持续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阵地和支柱,无论是疾病防治、健康教育、长期照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可持续的社会卫生服务模式的科学构建是老龄化形势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社区老年人群阿尔兹海默病预防控制为例,在老龄化社会中,阿尔兹海默病(AD)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它是发生于老年期的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在6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发病率达到5.6%~7.6%,而AD就占到60%~70%。我国痴呆患者人数达600万~800万,居世界第一。可见,阿尔兹海默病会带来巨大社会负担,所以AD预防对于健康老龄化的实现具有很大的作用。

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痴呆预防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因为社区居家养老目前已成为主要的养老方式,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AD预防的过程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社区在AD预防方面依然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策略。所以,基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AD预防方面的不足,整合痴呆前阶段筛查、分级干预方案,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阿尔兹海默病社区早期预防模式十分必要。

对阿尔兹海默病社区早期预防模式的研究需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经验调查与实证研究,包括3个次研究,第一个是我国社区老年人群阿尔兹海默病前期预防调查,主要描述我国社区卫生体系在阿尔兹海默病预防方面的健康促进和服务现状;第二个是评价社区健康教育对提升社区老年人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健康促进信念和行为的效果,主要是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及实验组自身在干预前、干预后和干预后1个月,阿尔兹海默病预防的信念和健康促进行为的差异;第三个研究是,评价AD预防的分级干预,提升认知障碍前阶段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效果。第二部分是模式构建,以第一部分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老年人群的阿尔兹海默病的早期预防模式。

猜你喜欢

海默病阿尔兹社区卫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午睡过久痴呆风险增40%
基于多输出的3D卷积神经网络诊断阿尔兹海默病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嗅觉失灵 警惕阿尔兹海默病
每周1小时交流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
上海推“1+1+1”基层医疗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