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住彩云之南的原生音乐

2017-01-11白燕

出版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出版物遗产音频

《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系列音像出版物,用影像、声音把这些珍贵的文化音乐遗产储存保护下来,可谓是一次有意义的事。数十年后,它的价值将更为明显。

民族原生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容纳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也包含着本民族的待客、交友、婚恋、嫁娶等方面的习俗,这些音乐随着时代而变迁,有的传承下去,有的慢慢就会消逝。《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系列音像出版物,应用现代科技的优势,用影像、声音把这些珍贵的文化音乐遗产储存保护下来,可谓是一次有意义的事。数十年后,它的价值将更为明显。

随着近期最后一个子项目《景颇族原生音乐》的采录、摄制、出版的完成,《最后的遗产》终于完美收官了。六年的创作,对于《最后的遗产》系列音像出版物的编创及设计出版人员来说,是一段既漫长而又短暂的时光,想起编辑摄制组在昆明与各民族地区之间来回奔波摄录的时光,想起编审设计出版时的那一个个不眠之夜,所有投入这项工作的每一位编辑心中都异常怀念,尽管那三年的工作很艰苦,但是这付出是值得的。

历时六年结硕果

2011年,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联合向国家出版基金联合申报了《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的项目。两家单位精诚合作,历时六年,共同实施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并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4年全国基金项目绩效考评优秀,这也是云南省2014年国家出版基金全国结项项目中唯一一个入围22个特别优秀的出版项目。出版物由国家出版基金办公室推荐参加在台湾举办的书展。2015年,荣获云南省优秀出版物一等奖。

当这套厚厚的、装帧精美的出版物展现在眼前时,不得不感叹它的厚重及价值。历经六年,项目编辑组完成了全部文字撰述、音频、视频的录制、拍摄及编辑制作、出版设计、编审、光盘复制、封面印刷、出版系列工作。整部巨制总长度为7216分钟,共有129张光碟,其中音频成品为112碟CD,6366分钟;视频成品为17碟DVD,850分钟;收录音频CD曲目1407首,视频DVD收录曲目选例183首,《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序》1篇,各民族原生音乐简介8篇。节目用影像、声音把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民歌、舞蹈音乐和民间器乐等传统音乐做了全面记录,以民族立卷,全系列由《布朗族原生音乐》、《阿昌族原生音乐》、《普米族原生音乐》、《怒族原生音乐》、《基诺族原生音乐》、《德昂族原生音乐》、《独龙族原生音乐》和《景颇族原生音乐》8卷构成。其中音频CD曲目为本项目主体,系统收录各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支系音乐种类的代表曲目,力求全面反映各民族传统音乐整体面貌;视频DVD选录部分代表曲目,形象再现各民族传统音乐活动场景,片首简要介绍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音乐概况、各民族音乐种类及现状。节目中的许多民歌生动记录了天地形成、人类和万物起源等远古传说,叙述了民族迁徙、部落和民族战争等古代生活,基本上就是民族的发展迁徙史,具有较高的历史学价值、民族人类学价值和音乐艺术价值。

出版物着力于田野调查、原声采集、曲目编录等工作,深入挖掘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原声音乐,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进行积极保护。最终呈现出来的成绩,可谓硕果累累。

当我们找一个安静的傍晚,随意选择一张CD塞入唱机或是将一张DVD放入电脑,一种奇特的音乐风格便在房里弥漫,伴随着这独特的音乐,那民族歌手吟唱的画面便展现眼前,尽管歌手所唱的内容我们无法听懂,但那些声音,仿佛凝聚着山间的雨露,清晨的鸟鸣悠悠飘过来,给我们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受,领略到真正的民族原生态。

收录一千多首原生态音乐

2011年,《最后的遗产——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原生音乐》项目审批通过立项后,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与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在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新闻出版局的指导下,在项目负责人马云华、王昆的带领下,成立了项目工作组,开始长达六年的项目运作。以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编审王群为主编的编辑团队开始奔赴各民族地区,寻找各民族能演唱原生态民族音乐的歌手。最艰难的工作其实还是在寻找歌手和翻译者上。按照计划,所收录的歌曲要找当地会唱的少数民族居民以本民族语言读一遍,再让人翻译成汉语。但是,实行起来困难重重。很多民间歌曲已经没人会唱了,八个民族篇的编辑们在当地放给民族寨子里的村民听,寻找音乐的遗留痕迹,村民们都很惊讶,因为这些歌有的他们只是在小时候听过,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唱了,村民们听到这些歌无疑是兴奋的,甚至还有人拿出手机录了下来,于他们而言,这些歌已经是回忆,他们希望能够重新学习后教给下一代。收集、保护、传承实施在项目运作过程中……

拍摄、收录、整理的一千多首原生态音乐,若仅仅依靠编辑们到各地采风拍摄录制的音乐,并不能得到这么多的成品。有好多的作品来自于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积累的历史音乐资料,1980年代国家曾出版过一些民间歌曲集成作品,抢救了很大一部分即将消亡的少数民族歌曲,而这些录音磁带便在当时被保留了下来。或许应该庆幸于昆明的气候条件,这些原本只有十年保存寿命的磁带竟然在30多年后依旧完好,让编辑组得到了一份非常宝贵的音乐资源。

宣传推广任重道远

7216分钟音频和视频拍摄录制前期工作完成了,怎样把这么多有价值的宝贵音乐资源包装成一部精品出版物,这是摆在出版社面眼最大的挑战,出版流程繁杂,首先是总编辑谢朝红带领编审部进行繁重的三审工作,一遍又一遍,听音频,看视频,保证作品的准确性。向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ISRC)中心申领ISRC编码也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一首歌曲一个编码,这可是1407首歌曲呀。为了能尽快完成这项出版阶段的首要工作,出版社项目责任编辑白燕和编辑王姝带着厚厚的素材碟亲赴北京办理,争取了出版时间。而装帧设计稿一稿又一稿,编审一遍又一遍,当16集的分集包装设计样图及112碟CD、17碟DVD样碟呈现出来时,大家都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项目副主编谢朝红很感慨,因为这套精品出版物内容珍贵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是所有编辑们用心用情创作出来的作品,听者和观者手上拿着的不仅仅是一套碟,而是一份厚重的文化。

在青年路文化科技大楼11楼出版社,过道上码放着一箱箱《最后的遗产》,这些沉甸甸的、装帧精美的光盘,是项目组所有成员几年的心血,价值远高于盒子背后写的每盒定价380元。

确实,这部出版物的完成,在学术界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无疑是福音,被很多人认为是“最广范”、“最全面”的一次整理。只是这些作品过于小众,鲜有人听得懂,所以并非能够做市场推广的产品,更多地只能在本民族中传承或者在科研机构保存下来。我们希望把各民族的音乐成果回馈各民族,让各民族的年轻人能够通过这套作品实现“无师自通”,“复活”这些逝去的文化宝物。目前出版社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已经将作品免费赠送相关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宣传部门,希望能有更多的民族同胞了解和熟悉本民族的音乐,也希望能给民族音乐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音乐资源。

猜你喜欢

出版物遗产音频
遗产怎么分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千万遗产
2017年出版物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
2015 年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