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血打多了会中毒

2017-01-11小菲

南都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乐观主义斯托负面

小菲

最近这两年积极心理学大热,大家都把“正能量”挂在嘴边,连机场书店的老套成功学书籍,都被各种正能量书籍取代了。以前打鸡血貌似是传销组织最爱,但如今朋友圈里一天到晚都有人在发各种心灵鸡汤,仿佛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正面思维才是能力强的标志,但正面思维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吗?

15年前,企业家迈克尔·斯托霍尔姆跟朋友合开了间公司,开业时合伙人将公司未来的蓝图描绘得非常美好,斯托霍尔姆自己也满怀憧憬。但随后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斯托霍尔姆开始反思开公司的历程,认为很多企业家骨子里都很正向思维,如果他们不积极的话,公司根本开不起来。但是光有正面思维和乐观主义,公司却不能持续发展下去。他总结说:“正向思维必须跟现实主义结合。”

其实正向思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这些正向思维主题的认为,消极想法和质疑是成功路上的一大绊脚石。但事实上,一些新的研究发现,积极思维也有其局限性,甚至也可能变为成功路上的陷阱。

想多就会做少?

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布里埃尔·奥廷根写作了《重新思考“积极思维”:新动机科学研究》,她说当自己开始学习积极思维的时候,发现人们在幻想诸如找到新工作或者赚到钱这种快乐的事情时,以血压来衡量的精力会下降。她因此指出了问题所在,那就是人们没有集中精力去实现他们所幻想的美好事物。通常人们就只是想想而已,但并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举个例子,她发现幻想自己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两年之后比那些有疑惑和紧迫感的毕业生得到的工作机会更少薪水也更低。事实证明那些爱幻想的毕业生申请的工作职位也很少。“他们幻想着,然后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接着就松懈了。”奥廷根说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把幻想变成现实。

在伦敦的“职业心理学家”组织负责人尼米塔·沙阿说来向他们求助的人通常会因无法证明自己的愿望而沮丧,然后他们会为自己的消极想法内疚,担心负面想法会成为问题的一部分。沙阿说那就像是节食减肥,见效快反弹也快,幻想美好未来短期内能给人带来好处,但长期来看只会让人们感觉更糟糕。

大多数人天性乐观

话又说回来,我们需要时时刻刻作好最坏的打算吗?要是那样的话,人生真是太艰难了……《乐观的偏见》作者、在伦敦的“情感大脑实验室”负责人塔利·夏洛特认为人生来乐观。她一直在研究负面事件对人的情绪的影响,偶然发现人们天生具有乐观主义倾向。在她最初的实验中,她要求人们想象未来的负面场景,例如分手或者失业。她发现人们自动会把负面事件往好处想,比如他们会想“分手以后找到更棒的新伴侣”。 大约80%的人会把将来想象得比过去好,不分文化和国家,这种乐观倾向是人们的原动力。研究还表明,乐观主义者更长寿也更健康。她认为正向思维也是一个自我实现预言,人们相信他们会活得更久,然后也开始吃得更健康运动多一点。根深蒂固的乐观主义精神能帮助人们应对各种可怕的情况。

但乐观主义也会让人们低估风险,比如低估一个项目所需要时间和金钱,低估一双新鞋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最终,过于乐观是危险的,可能会成为生活道路上的障碍。

WOOP思维方法

可是如果人们天性乐观,那就需要一些训练来调动足够的负面思维去抵消过于乐观的坏处。

奥廷根通过20年的研究开发了一套名为WOOP的思维工具,W是愿望,第一个O是结果,第二个O是障碍,P是计划。简言之,就是先设定一个目标,想像这个目标达成后的美好结果,然后再思考实现目标的障碍,接着制定计划去攻破这些障碍。应用这个工具,如果在你思考完之后觉得做不到,就可以心安理得换个目标了,而不是无限期拖延。

文章开头提到的斯托霍尔姆,后来又开了一间卖环保铅笔的公司,他吸取教训开始未雨绸缪,现在他的公司每年卖出45万支铅笔,销售覆盖60个国家。他说:“积极思考的反面不是消极,而是现实主义,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 ”

又到新一年了,是不是都写下了不少“新年计划”?有多少计划将会只是躺在本子上就这样过一年的?趁着新年开始,赶紧动起来,实现一个小目标吧。

猜你喜欢

乐观主义斯托负面
乐观主义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单独中的洞见
乐观与悲观
乐观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