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OD与CAT的共固定化及其研究

2017-01-11李雨津

山西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底物缓冲液回收率

李雨津

1.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六中学,山西 浑源 037400;2.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 临汾 041000

SOD与CAT的共固定化及其研究

李雨津1,2*

1.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六中学,山西 浑源 037400;2.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用包埋法对SOD和CAT进行共固定化。计算固定化后酶活回收率。对固定后酶催化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T)、酸碱度(pH)以及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固定化酶具有很好的操作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

SOD;CAT;共固定化

一、引言

(一)SOD与CAT的简介

SOD是种蛋白类的金属酶,主要是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氧气的,它可以抗辐射,防衰老,在防治肿瘤和抗炎等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CAT是过氧化物酶的一种,是一种酶类清除剂,别称触酶,分布广泛,是生物防御系统中的关键酶之一。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具有消毒作用的。

(二)固定化酶研究状况

SOD是1969年被发现和提取出来的,至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是SOD的稳定性较差,太易失去生物活性,不方便进一步加工等,对此人们想了许多改进方法,如固定化等。

CAT是1892年被证实其存在,1901年命名的,发现后人们先是研究其性质,后又将其慢慢的应用于生活中。但由于其性质或其他方面的一些缺点不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大家想了许多办法改变,如固定化法等。

固定化酶不仅仅能够保持游离酶的优点,而且还变其缺点为优点,如使酶的催化效率得以提高、其稳定性也有增加、又可以反复的使用多次以及容易和反应后的产物分开等。

关于SOD与CAT的固定化均有许多人研究过,但是关于它们的共固定化没有查到相关文献材料,本文主要研究将两种酶同时固定在一起它们的一些性质有什么变化,研究温度、酸碱度的变化对其的影响程度,以及固定后它们的稳定性如何变化。

二、结果

(一)酶活回收率

用海藻酸钠和氯化钙作为载体,对SOD和CAT两种酶进行共固定,然后测定两种酶的活力回收率,结果得出:SOD的酶活回收率是21.5%,CAT的酶活回收率是38.7%。

(二)最适pH的确定

在其它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pH5-11范围0.1mol/L的Tris-HCl缓冲液中,每隔1测一次两种固定化酶的活性,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pH对酶活力影响图 图2 温度对酶活力影响图

(三)最适温度的确定

在其他的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pH=8.2的Tris-HCl缓冲液中,在20℃-50℃的范围内每隔5℃测一次两种酶的活性,结果如图2所示。

(四)操作稳定性

SOD操作稳定性测定是用4.5mmol/L的邻苯三酚溶液作为底物,在pH=8.2的Tris-HCl缓冲液中,温度是40℃的环境中,一天内连续的进行6次反应,并测定每次反应后的酶活力;同样CAT是用0.1mol/L的H2O2溶液作为底物,在pH=7.8的Tirs-HCl缓冲液中,温度是35℃的反应条件下,一天内6次的连续反应,测定每次反应后的酶活力。以第一次测定的酶活力作为100%算,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操作稳定性图 图4 贮存稳定性图

(五)贮存稳定性

将制备好的固定化酶放在4℃的冰箱里,并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晚上20:00)测一次酶活力,连续测定20天,以第一天所测定的酶活力作为100%,所得结果如图4所示。

三、讨论

(一)该实验采用的材料较常见、成本较低,但SOD固定化后的酶活力的回收率较低,可能是由于固定化材料中的海藻酸钠是带负电荷的,而SOD底物也带负电荷,它们相互排斥使底物难以进入包埋小球接触不到酶而致,所以固定化材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二)实验中酶活力会随着pH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原因是pH和温度影响了酶的空间结构。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多酶活力下降,可能是用玻璃棒搅拌破坏了载体小球的结构使酶泄漏导致的。相较于没固定的酶,固定后酶活力受酸碱度的影响较小,可能是因为有载体的保护,也可能是固定后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使其稳定性增加。

(三)相对于游离酶的一次性使用和存放时间短而言,酶固定后便于回收利用,并能多次的连续使用,节省了材料和酶从而成本低了,还便于贮存,可能是有了载体的保护,酶的空间结构不易破坏,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因此稳定性提高。

四、结论

(一)本实验采用的固定化载体材料常见易得成本较低.

(二)SOD固定化后的酶活回收率较低只有21.5%,CAT的酶活回收率是38.7%。

(三)SOD固定化后催化反应的最适pH是8,最适反应温度是40℃,CAT的最适pH是9,温度是35℃,相较于游离态固定后受温度与酸碱度的影响较小,固定后在6次的连续反应后SOD仍有69.3%的相对活力,CAT也有63.5%的相对活力,相比于游离酶的一次性使用,固定化酶更具成本低,产物易于分离纯化的优势,固定化酶的贮存时间较游离酶长,在4℃的环境下贮存16天后仍有良好的酶活力,SOD保持了80%,而CAT也保持了74%的相对活力。

(四)SOD的主要作用是能清除生物体内的超氧自由基离子,而他的产物过氧化氢对生物体仍然有害,它的去除需要CAT催化反应,所以SOD与CAT组成一个反应体系,彻底清除超氧负离子。

(五)将SOD与CAT进行固定化后便于其在农业、工业及医药方面的应用,如护肤品、保健品等。

[2]郑善切,孙境蔚.酶固定化技术的研究和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2):36-38.DOI:10.3969/j.issn.1673-260X.2001.02.014.

李雨津(1988-),女,汉族,山西大同人,工作单位: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六中学,读研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科教学(生物)专业。

Q

A

跟年,李丽维,齐凤等.固定化酶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09(8):17-20.

10.3969/j.issn.0254-5071.2009.08.005.

猜你喜欢

底物缓冲液回收率
WEEE产品总回收率的影响因素初探
不同形态氮肥对棉花15N回收率和产量的影响
新型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缓冲液的研究
全国农膜回收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
对“酶具有专一性”的几点思考
解析参与植物胁迫应答的蛋白激酶—底物网络
提取缓冲液对桑叶中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的影响*
缓冲液种类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分光光度法检测酶促反应中底物的量
卵磷脂/果胶锌凝胶球在3种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