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来黄河水 滋润赵古都

2017-01-10邯郸市水利局

河北水利 2016年3期
关键词:邯郸市干渠邯郸

□邯郸市水利局

引来黄河水 滋润赵古都

□邯郸市水利局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贯彻习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总体思路,解决水资源空间均衡问题的实际举措,是省委、省政府决策实施的重大战略性调水工程,也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市领导多次现场调研、作出重要批示,各责任单位密切合作,协调联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1.引黄入冀工程意义重大

邯郸市是严重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地区,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91m3,占全省的62%、全国的9%。近年来,水利部门坚持不懈地调引漳河水源,实施了引黄、提卫等调水工程,但尚未从根本上扭转缺水的局面。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每年分配水量1.2亿m3,供水范围包括魏县、大名、曲周、鸡泽等8个县,惠及50多个乡镇,灌溉面积103万亩,对缓解我市水资源矛盾、减少地下水开采和改善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有利于充分利用引黄水源。为缓解缺水矛盾,邯郸市于2009年就自筹资金实施了引黄入邯工程,但由于渠系不完备,工程配套不到位,引水能力小、受益范围小,实际每年引水仅5000万m3左右,离规划目标还相差甚远。从2012年我市就开始谋划引黄灌区建设,就是等待借助引黄入冀工程来实施,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实施后,邯郸市位于全省最上游,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每年分配的1.2亿m3水量,相当于增加了一个东武仕水库的水量。

二是极大地改善东部县用水条件。邯郸市东部平原县是粮棉主产区,地表水源匮乏,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通过生态水网工程,每年将岳城、东武仕水库水源向东部平原调配。但受总水量的限制,不能满足灌溉需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实施后,引黄水源加上卫河水源和漳河岳城水库来水,可极大地改善东部县用水条件,其主要供水目标是我市东部各县的农业和生态用水。省安排实施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就是依托水源来确定各市的工程投资规模,2015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在我市东部县投资规模达到了15亿元以上,也得益于引黄水源的保证。

三是有利于全市水资源配置。南水北调工程总干渠已通水,各县水厂也在加快推进,每年分配我市3.52亿m3,但其主要解决的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农业和生态用水除价格根本承受不起外,也没有供水指标。引黄入冀工程实施后,每年可供水量1.2亿m3,较实施前增加7000万m3。

2.引黄入冀邯郸段工程情况及安排

引黄入冀邯郸段工程全长123km,涉及魏县、曲周、广平、肥乡、鸡泽、邱县6个县。作为在全省率先开辟引黄通道的市,基于早建成、早见效的考虑,经省水利厅和市政府批准,我们主动争取承担了工程建设管理任务,完全有别于其他5个市由河北水务集团建设管理的模式,不仅体现了我市的诚心干事,也表明了省对我们的充分信任。

2.1 工程概况

引黄入冀补淀邯郸段工程,涉及征迁和工程建设两项任务,涉及6个县16个乡50多个村,项目概算总投资4.04亿元。征迁分永久征地和临时用地征迁两部分,永久征地主要是河渠扩挖、筑堤、管理巡视道路、管理设施及建筑物用地等,共需征地408亩。临时用地包括渠道工程弃土占地,施工场地,砂石料厂,施工期间办公、生活区和内、外交通道路等,共1432.1亩。邯郸段建设工程包括穿卫工程、穿漳工程2处大型枢纽工程,建设配套完善51座闸、涵,新建、重建、改建43座跨河渠桥梁。

2.2 整体安排

按照省确定的2017年上半年实现通水目标要求,鉴于我市位于全省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第一站,干渠工程相对完备,征迁与建设全部由我市负责等因素,我们确立了2016年底完成主体工程的总目标。征迁工作,在2015年10月底前完成当年开工项目的征迁工作,特别是穿卫倒虹吸、穿漳枢纽、曲周南干渠衬砌等项目的征迁工作务必提前完成,达到进场施工条件;之后按照省要求,提前完成征迁工作,不影响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克服一切困难和不利因素,2015年新开工项目10月底前必须进场,为全省树立标杆,2016年全面掀起工程建设高潮,年底前所有工程主体工程完工,确保2017年完成扫尾工程,汛前具备试通水条件。

2.3 进展情况

征迁工作,截至3月上旬我市已完成永久征地306.06亩,占总任务的74.91%,临时用地815.66亩,占总任务的60.17%亩,保障了施工需求。征迁资金市级共到位7000万元,已拨付县级资金4525.00万元,占总投资的58.39%。县局已拨付到乡(镇),正在实施征迁工作攻坚,力争在4月底在全省率先完成征迁工作。工程建设,穿卫工程、穿漳枢纽工程、南干渠工程3个节点工程已于2015年11月10日开工,已完成穿卫倒虹吸底板、边墙混凝土浇筑,穿漳枢纽涵洞地基处理和混凝土垫层浇筑,南干渠土方开挖、复堤填筑和部分渠道衬砌,以上工程将在汛前完成地下基础工程,12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其他工程,东风渠广平段、肥乡段、曲周段桥梁和渠道护砌工程,已陆续开工,能够在12月完成。共完成工程投资1.49亿元,土方开挖107万m3、土方回填46万m3、钢筋制安2336t、混凝土浇筑3.2万m3,浆砌石3.4万m3。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穿卫河倒虹吸工程施工现场

3.强化组织领导,协调联动高位推进

全市各级各部门都充分认识引黄入冀工程对邯郸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这项打基础利长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放在心里、抓在手上,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在省通报的工作进展中,位居全省前列。去年11月17日,苏银增厅长专程到邯郸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现场对曲周陈庄枢纽、南干渠清淤、入滏阳河引水闸等3个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调研,对邯郸征迁工作和工程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3.1 强化工作领导,严密组织实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抓好实施,市政府成立了主管副市长为指挥长,水利、财政、土地资源、林业、农牧、环保、交通运输等部门为成员的邯郸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引黄工程的相关工作,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市政府召开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动员会,对引黄邯郸段工程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与6个任务县政府签定了征迁任务责任书,要求相关县务必按照责任书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各相关县也成立了相应的指挥机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本县的各项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应急事件解决预案,及时解决本县域内可能出现的突出事件、阻工问题。

3.2 强化协调联动,形成推进合力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主动作为,为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合力解决问题和矛盾。在征迁工作中,市、县两级政府制定了征地拆迁补偿方案和工作预案,纪检、审计、国土、监理等部门同步跟进,做到和谐征迁,群众“零上访”。市水利部门及时与省水利厅、省水务集团及设计单位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与流域管理机构沟通,取得了对穿漳、穿卫两项重要节点工程大力支持和帮助,将审批时限缩短至最小,确保了工程如期开工。各县政府把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征迁作为县政府的一号工程来抓,将征迁任务分解到县直单位、乡镇、村,落实责任到人,并通过倡议书、明白纸、广播电视、短信等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重大意义,使广大群众了解、理解、支持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为征迁和施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3 强化责任意识,高效推进工作

市、县同志们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风和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工作精神,冒风雪、战严寒、踏泥泞,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全力投入征迁和工程建设。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志全每天蹲守工地,及时解决征迁和施工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每周五现场例会制度,调度进度、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并多次赴德州和濮阳,协调穿卫、穿漳河道管理问题,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为抢抓工期,各工程建设单位一直到工作到除夕当天才放假离开工地,正月初五,各工程建设处就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负责人召开了复工部署会,要求各参建单位迅速召集人员,做好开工前安全生产检查和备料等各项准备工作。正月初六,引黄入冀补淀邯郸段工程全面复工,曲周县南干渠、魏县穿漳涵洞、穿卫倒虹吸等工程现场,400余名施工人员,200多台套施工机械全部就位,到处是繁忙有序的施工场景。特别是省市转作风动员部署会后,局领导迅速将践行“新愚公”精神和省、市转作风的要求传达到了施工一线,各参建单位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严实的作风和更加迅速的行动,投入到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市上下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开拓进取,创新实干,坚决打赢征迁和工程建设攻坚战,确保在全省率先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让更多的黄河水源更好地惠泽邯郸大地,为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富强邯郸、美丽邯郸作出贡献。□

2016-03-26

猜你喜欢

邯郸市干渠邯郸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邯郸在哪里?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
青海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输水隧洞全线贯通
库塔东干渠施工阶段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邯郸-电镀厂主非法排污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