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性瘫痪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

2017-01-10廖新齐腾澈文江舸李娜齐尧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脑瘫维生素发生率

廖新, 齐腾澈, 文江舸, 李娜, 齐尧

调查研究

脑性瘫痪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

廖新, 齐腾澈, 文江舸, 李娜, 齐尧

目的 分析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方法 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沈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住院的脑瘫患儿113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儿童150例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脑瘫患儿和体检儿童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儿童25(OH)D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体血清25(OH)D水平为(20.7±6.0)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25.3±7.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观察组25(OH)D水平均低于同年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岁和>3~6岁25(OH)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岁两组25(OH)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在对脑瘫患儿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应关注维生素D水平,从而有利于患儿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脑性瘫痪; 维生素D; 儿童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又称脑性麻痹,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缺氧、外伤及脑发育不良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常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障碍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1]。其骨骼肌肉系统的损害为进行性的。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作为神经活性甾体,影响脑内神经递质、促进脑内神经元分化和轴突生长、调控脑内钙信号和抗氧化以及调节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等,维生素D缺乏或代谢异常均可影响脑部正常发育和功能[2-3]。目前医学界对维生素D的认识已从传统的钙、磷调节剂演变为对全身各组织细胞都有广泛作用的多效性的开环甾体激素,其在骨骼肌肉系统外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4]。因此研究脑瘫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对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于此类患儿维生素D水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此部分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进行分析,初步探讨维生素D与脑瘫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沈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住院的脑瘫患儿113例,为观察组,其中男59例,女54例;年龄1~12岁,其中1~3岁40例,>3~6岁40例,>6~12岁33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儿童1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76例,女74例;年龄1~12岁,其中1~3岁50例,>3~6岁50例,>6~12岁50例。两组受试对象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小儿脑性瘫痪》中的诊断标准[5]。采用加拿大儿科协会评定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标准[6],其中血清25(OH)D水平30~100 μg/L为正常,10~29 μg/L为不足,<10 μg/L定义为缺乏。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脑瘫的诊断标准;(2)年龄1~12岁;(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维生素D缺乏,如甲状腺、糖尿病和脑垂体病变等内分泌系统疾病者;患有结缔组织病、骨肿瘤、成骨不全和骨软化症等影响骨密度的疾病;克罗恩病、节段性小肠炎和慢性痢疾等;既往有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病变者;皮肤疾病无法接受阳光照射者。(2)先天性维生素D代谢障碍引起的维生素D缺乏,如1α-羟化酶缺乏、维生素D受体缺失、低磷抗D性佝偻病等。(3)1个月内补充过大剂量的维生素D。

1.5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1 mL,离心分离血清,由沈阳金域检验公司采用API4000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美国AB公司),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血清25(OH)D的检测(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高通量,已成为医院规范化测量25(OH)D的“金标准”方法[7])。采用美国SIGMA公司的标准品和内标品;采用德国RECIPE公司的质控品进行监测。

1.6 观察指标 两组儿童25(OH)D水平及两组不同年龄儿童25(OH)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25(OH)D水平及分布 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25(OH)D水平及分布

注:与对照组比较,at=8.16,P<0.01。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总体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观察组25(OH)D水平均低于同年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岁25(OH)D水平高于>3~6岁和>6~1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岁和>6~12岁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5(OH)D水平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不同年龄儿童25(OH)D不足及缺乏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年龄儿童25(OH)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4.55,P<0.05;bχ2=21.08,P<0.01。

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1~3岁和>3~6岁25(OH)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岁两组25(OH)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年龄段25(OH)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年龄段25(OH)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25(OH)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低于>3~6岁和>6~1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3,21.24,P<0.017),>3~6岁和>6~12岁25(OH)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P>0.017)。

3 讨论

脑瘫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发育障碍或延迟,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语言、肢体、生理、心理等发育滞后。但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给予长时间的刺激后,能够降低突触的阈值并加以活化利用,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突触环及神经环路。在对维生素D的研究中发现,维生素D除了具有经典的生理功能外,其缺乏与小儿多种疾病有关。维生素D通过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不仅存在于与钙磷代谢有关的器官,如小肠、骨、肾、甲状旁腺中,也存在于几乎人体所有的组织和细胞,包括脑、结肠、乳腺、心脏、皮肤、骨骼肌、单核细胞、活化的T及B淋巴细胞等[8],这使维生素D能发挥骨骼外系统作用,维生素D缺乏和多种疾病发生可能有关。目前动物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证实维生素D对神经发育的影响。在对海马区(这一区域与学习、记忆、情绪等认知功能相关)的研究中发现,体内维生素D水平影响海马区细胞增殖分化,进而认知功能随之会发生变化。Eyles等[9]对大鼠的研究发现,胚胎发育19~21 d是海马区细胞增生分化活跃的时期,在海马区发现维生素D受体表达,提示维生素D可能影响神经细胞增殖调控和分化。同样动物实验也证实维生素D对脑部细胞正常分化也具有关键作用[10]。对外周去神经支配后大鼠的轴突再生能力的研究发现,损伤后立即给予维生素D治疗,可观察到新轴突形成、轴突直径增加及轴突功能恢复[11]。在另一项体外研究中给予海马神经元添加1,25(OH)2D,发现在神经核摄取1,25(OH)2D的过程,同时与细胞增殖、突触形成及促进细胞程序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有关,提示维生素D可能参与调控上述基因的表达而发挥促神经元分化和轴突生长作用[12]。因维生素D缺乏或代谢异常均可影响脑部正常发育和功能。因此研究脑瘫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本研究对本地区1~12岁脑瘫患儿血清25(OH)D水平和现状进行研究。

本研究中脑瘫儿童血清25(OH)D水平总体低于同年龄健康儿童,同时25(OH)D<30 g/L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与赵毅斌等[13]的研究类似。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原因有关:(1)维生素D摄入不足,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这部分儿童户外活动时间较正常儿童少,导致体内自身合成维生素D减少。同时这部分儿童多数不能正常接种疫苗及进行常规体检,家长和康复专科医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疾病本身,而忽视了维生素D常规剂量的补充。(2)服用药物对维生素D的影响,比如抗癫痫药物干扰维生素D的吸收。本研究还发现,随年龄增长,两组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呈下降趋势,>6~12岁脑瘫儿童和对照组儿童整体维生素D水平均较低,25(OH)D不足和缺乏发生率递增,与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大,同时家长忽视对这部分孩子的补充有关,其中>3~6岁和>6~12岁脑瘫儿童25(OH)D水平及其不足和缺乏发生率差异不显著,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在今后的研究中,将继续关注。因维生素D水平受季节变化影响显著[14],因此本研究样本选择的时间为一个季度内,从而一定程度上回避了季节这个混杂因素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维生素D作为神经活性甾体,具有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释放、促进脑内神经元分化和轴突生长及调节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等作用[2-3],因此针对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脑瘫儿童,临床医生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根据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予以合适剂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并定期复查和检测血清25(OH)D的水平,希望通过改善患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对疾病的恢复有一定帮助。在未来的工作中对于维生素D干预对脑瘫患儿大运动、认知等方面的作用和疗效,将进一步研究。

目前关于维生素D的作用及重要性,部分专科医生尚认识不足,在维生素D的补充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15]。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维生素D对骨骼外系统的作用,多学科协作,结合脑瘫本身的特点,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重视维生素D的作用,规范应用,综合干预。希望通过对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更为深入的研究,为临床小儿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1] Annweiler C,Schott AM,Berrut G,et al.Vitamin D and ageing:neurological issues[J].Neuropsychobiology,2010,62(3):139-150.

[2] 何昕,江沛,李焕德,等.维生素D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J].中南药学,2014,12(9):848-851.

[3] Turner KM,Young JW,McGrath JJ,et al.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response inhibition in developmentally vitamin D(DVD)-deficient rats[J].Behav Brain Res,2013,242:47-53.

[4] Christakos S,Hewison M,Gardner DG,et a1.Vitamin D:beyond bone[J].Ann N Y Acad Sci,2013,1287:45-58.

[5] 林庆,李松.小儿脑性瘫痪[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95-107.

[6] Gallo S,Jean-Philippe S,Rodd C,et al.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f Canadian infants:practices of Montreal mothers[J].Appl Physiol Nutr Metab,2010,35(3):303-309.

[7]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防治科研协作组.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专家讨论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3):192-194.

[8] Holick MF.Resurrection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rickets[J].J Clin Invest,2006, 116(8):2062-2072.

[9] Eyles DW,Feron F,Cui X,et al.Developmental vitamin D deficiency causes abnormal brain development[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09,34(Suppl 1):s247-257.

[10]Kawamori Y,Katayama Y,Asada N,et al.Role for vitamin D receptor in the neuronal control of th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niche[J].Blood,2010,116(25):5528-5535.

[11]Chabas JF,Alluin O,Rao G,et al.Vitamin D2potentiates axon regeneration[J].J Neurotrauma,2008,25(10):1247-1256.

[12]Grecksch G,Ruthrich H,Hollt V,et al.Transient prenatal vitamin D deficiency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of synaptic plasticity in the dentate gyrus in adult rats[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09,34(Suppl 1):S258-264.

[13]赵毅斌,刘芸,唐学兵,等.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5):143-144.

[14]夏黎,崔县伟,王玉,等.南京地区0-5岁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季节的关系[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9):1470-1472.

[15]衣明纪,毕晓娜,冉霓,等.维生素D补充剂在山东省婴幼儿中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3):1806-1809.

(本文编辑:刘颖)

Analysis of serum 25 hydroxy vitamin D level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LIAO Xin,QI Tengche,WEN Jiangge,LI Na,QI Yao.

Shenyang Children's Hospital,Shenyang 1132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vitamin D(Vit D) level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in Shenyang.Methods From April 2015 to June 2015,113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hospitalized in the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Shenyang Children's Hospital aged 1~12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150 confirmed by healthy children roution physical examination aged 1~12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 of serum Vit D, and 25(OH)D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average level of 25(OH)D (20.7±6.0 μg/L)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5.3±7.5 μg/L),the difference being significant(P<0.01). The level of 25(OH)D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mong all the age groups(P<0.05). The incidence of 25(OH)D insufficiency and 25(OH)D deficiency in 1~3 age group and >3~6 age group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incidence of 25(OH)D insufficiency and 25(OH)D deficiency in >6~12 age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serum level of 25(OH)D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healthy children. In order to get better rehabilitation effect, in addition to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level of 25(OH)D.

Cerebral palsy; Vitamin D; Children

110032 沈阳,沈阳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廖新,文江舸,李娜),神经康复三科(齐腾澈),儿内科(齐尧)

廖新(1977-),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相关性疾病

廖新,E-mail:liaoxin77@sina.com

10.3969/j.issn.1674-3865.2016.06.031

R725

A

1674-3865(2016)06-0643-04

2016-08-04)

猜你喜欢

脑瘫维生素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