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地被植物

2017-01-09窦剑熊豫宁陈迎晖等

现代园艺 2016年7期
关键词:园林应用

窦剑 熊豫宁 陈迎晖等

摘要:于2012年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区域内的紫金山林下和林缘地区进行资源调查时,发现少花马蓝(Stmbilanthes oligantha Miq.)野生居群的分布。此后,对少花马蓝作为野生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的绿期、高度等重要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少花马蓝的绿期可达半年;成坪高度50~80cm;花朵密集、花型优美,叶片舒展、叶色特别,具备观花观叶地被的功能,并具备药用价值;具有发达的根状茎,覆土能力强;耐荫喜湿,抗逆性强。认为少花马蓝是较有园林应用前景的林下耐荫湿野生地被植物。

关键词:少花马蓝;野生地被植物;园林应用

2012年,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区域内的紫金山林下和林缘地区观察到了少花马蓝(Stmbilanthes oligantha Miq.)的多处野生分布。其中一处少花马蓝的优势野生居群面积超过100m2,位于一处山谷溪流旁林木葱郁的林下小生境,营造出了一片低矮延续、曲径通幽的野生地被植物景观,如图1所示;同时,还观察到距离以上优势居群不远处,多个面积1~2m2的少花马蓝居群散生于附近的林缘生境。这片宛如人工栽培和养护条件下生长良好、景观优美的野生绿地提示我们:少花马蓝或具备林下耐荫湿地被的价值。经过连续几年的观察,我们对少花马蓝作为野生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的高度、绿期等重要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评价。

1少花马蓝的植物学特征

少花马蓝:爵床科,马蓝属。多年生草本,株高15~80 cm。茎四棱,具明显沟槽,密被白色柔毛,基部节膨大,具根状茎。叶柄长2~3.5 cm,叶片宽卵圆形至椭圆形,长4~10 cm,宽2~6 cm,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叶缘具疏锯齿,侧脉每边4~6条,上面白色钟乳体密集显著,下面侧脉上被稀疏柔毛。花数朵集生成头状的穗状花序,苞片叶状,外面的长约1~2.5 cm,里面的较小;小苞片条状匙形,长约1cm,苞片与小苞片均被多节(间隔)的白色柔毛;花萼5片,条形,长约1.2cm;花冠蓝紫色,长3~3.5cm,花冠管圆柱形,稍向下弯曲,长1cm,向上扩大成钟形,长2.5cm,花冠冠檐外被白色短柔毛,内面疏被柔毛,冠檐裂片5片,近等长,长约5mm;雌雄蕊着生处密被4列短柔毛,雄蕊4枚,2强,2强雄蕊被柔毛,花丝中部以下有膜相连,花药直立,花粉粒圆球形,具散生种阜状圆球形突起纹饰。蒴果长约1cm,近顶端有微毛,种子4粒,近扁圆形,长约2.5mm,宽约2mm。花期8~9月,果期9~11月。

产于浙江(天目山、杭州、淳安、金华、丽水)、安徽(九华山)、江西(萍乡、瑞金、石城)、福建(南靖)、湖南(慈利)、湖北(通山)、四川(宝兴),江苏(南京,紫金山,新分布)。生林下或荫湿草地。此次在江苏发现野生居群。

2少花马蓝作地被应用的指标评价

2.1绿期和成坪高度

少花马蓝的根状茎可自然越冬,茎基部的越冬不定芽通常于翌年3~4月间迅速生长,4~5月间形成较为平整致密的地被景观,10月中下旬起植株逐渐枯萎而呈现颓态,绿期可长达半年。少花马蓝作为地被应用的自然高度为15~80cm,其中林缘散点分布的植株高度通常较林下低矮。在绿期以及成坪高度方面,少花马蓝符合地被的评价标准。

2.2观赏价值较高

少花马蓝的花朵密集、花型优美,叶片舒展,因其生长于林下、林缘,叶片呈现特殊的暗绿色,可作为观花观叶地被在园林中应用。在南京通常于8月中下旬进入初花期,9月上中旬进入盛花期,9月中下旬进入末花期。从初花期至末花期,少花马蓝的有限花序按照从株顶到叶腋分枝的顺序自上而下依次开放,花期可长达1月有余。少花马蓝盛花期间,花繁叶茂、蓝紫色连绵,景观尤为优美,如图2所示。值得一提的是,较紫金山地区3~5月较为繁茂的草本野花开放季节,少花马蓝的花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8~9月期间紫金山林下或林缘地带绿色有余、彩色不足的遗憾,为大自然夏秋之间的衔接过渡增添色彩。

此外,少花马蓝还具备药用价值。《中华本草》中记载少花马蓝为中药紫云菜的原植物,全草夏秋洗净晒干后可入药,具有清热定惊、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热病惊厥和外伤出血等症状。

2.3覆土能力强

少花马蓝花果丰硕,蒴果成熟时自然开裂,蒴果内4粒近扁圆形的种子随着果实开裂产生的强大弹力可以弹射至1m外的地方,因此自然成熟的种子难以采收。但少花马蓝具有根状茎,春季时茎基部自然越冬的不定芽迅速生长并萌发新的不定芽,易于形成致密的地被景观,作为地被应用的覆土效果好。几年的连续观察与分析发现,野外调查中观测到的超过100m2的少花马蓝野生优势居群即是得益于根状茎;而弹射出的种子则借助风或者动物传播等方式,在新的地点安家落户,因而在周边地区形成了多个散生的小居群。

2.4耐荫喜湿,抗逆性强

少花马蓝喜荫湿生境,生境中观察到有渐尖毛蕨、天葵、掌叶半夏和沿阶草等种类;又因为其根状茎发达、覆盖致密,居群中的低矮草本较为少见,抗杂草能力较强。此外,在连续观察期间少花马蓝在南京6~7月梅雨季节的耐涝表现和7~8月高温晴热季节的抗旱表现均比较突出,安全度过南京2013年度的高温酷暑天气以及2015年度雨期偏长、雨量偏多的梅雨季节,抗逆性较强。同时,未观察到少花马蓝显著病虫害的发生。

3少花马蓝在紫金山上的野生分布

查阅文献发现少花马蓝并非紫金山上的原生植物种类。少花马蓝在《江苏植物志》中未有过收录,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以及“Flora of China”中也未有江苏分布的纪录。而据南京中山植物园植物分类方面的专业人员观察,少花马蓝在南京紫金山上的野生分布已有10余年。考虑到少花马蓝在临近的省份安徽、浙江均有自然分布,推测可能经由种子、苗木或鸟类等传播方式而形成江苏省内野生自然分布,同时也存在人为引种逸生的可能性。10余年的自然驯化过程,少花马蓝已成为紫金山森林生态系统的一员,在园林应用中引发生态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4讨论

乡土地被植物具备生态安全性、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性和资源丰富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园林园艺工作者们试图从当地乡土植被中发掘、筛选和应用林下耐荫湿地被,并考虑它们的个体生态习性,加以科学利用。以南京地区为例,常见的林下耐荫地被植物种类有大吴风草、八角金盘、紫金牛、玉簪类、紫萼类、鸢尾类、活血丹、细叶麦冬、二月兰、吉祥草、蔓长春花和蕨类等。以上种类在不同生境条件下表现各异,新兴地被种类尤为缺乏。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少花马蓝的栽培和驯化研究,以及不同光照、湿度和基质等条件下的生理生态研究,为少花马蓝作为野生地被种类在当地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就在我们继续关注这100 m2有余少花马蓝野生居群的同时,2014年它们生存的林子因修筑排洪沟渠,生境遭到严重破坏,至2015年仅林缘地区残留部分少花马蓝植株。生境的破坏也将导致诸如少花马蓝等众多耐荫湿的地被种类在林下消失,故需要重视此类地被资源的生境保护和研究应用。

猜你喜欢

园林应用
浅谈美国紫薇的园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