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团体效能辅导的效果研究

2017-01-05沙莉许勤华琳张立张利漫李楠楠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信念辅导出院

沙莉 许勤 华琳 张立 张利漫 李楠楠

(1.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2.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江苏 南京 210003)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团体效能辅导的效果研究

沙莉1,2许勤1华琳2张立2张利漫2李楠楠2

(1.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2.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江苏 南京 210003)

目的 探讨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团体效能辅导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7-12月我院确诊为慢性乙肝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选择2014年1-6月确诊为慢性乙肝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实施团体效能辅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以及社会支持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较入院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6个月后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仍保持较高水平,三项得分别为(35.58±3.76)、(76.10±4.49)和(44.47±3.91)分,而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下降明显,三项得分仅为(32.00±3.35)、(64.51±2.31)和(41.31±2.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团体效能辅导,能够强化患者自我信念,提高治疗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

健康信念; 团体效能;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依从性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1]。然而抗病毒药物治疗 CHB 的最佳疗程尚未确定,需长期服药才能达到目的,患者的依从性是获得最佳治疗的关键因素[2]。朱迎等[3]研究证实: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是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情绪调节、心理社会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我院肝内科自2014年1月起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住院CHB患者实施团体效能辅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12月我院确诊为慢性乙肝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选择2014年1-6月确诊为慢性乙肝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实施团体效能辅导。纳入标准:(1)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年龄18~60岁。(3)意识清楚,能以文字或语言与调查者沟通。(4)乙肝病史1年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5)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有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2)有精神疾患及沟通交流障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确诊年限、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参与本研究的12名护理人员(本科9人,大专3人),进行全面培训,熟练掌握健康信念模式对CHB患者实施团体效能辅导的具体步骤及实施要点,统一指导语和填表方法,经考核合格后进入研究团队,确保调查结果的一致性、准确性和严密性。

1.2.1 对照组 患者住院后为其提供常规教育,包括集体理论讲课、责任护士健康宣教、病区宣传展板、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回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等,主要内容为一般性的知识介绍,如:病因、症状、并发症、治疗防护措施、传染源、传播途径、消毒隔离措施以及应采取的健康行为方式等。

1.2.2 观察组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团体效能辅导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围绕健康信念模式的4个关键环节(感知疾病的易感性、感知疾病的严重性、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的4个因素(个体行为的成败经验、他人的成败经验、他人的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设计健康教育路径及行为干预方案,计划干预时间4周,出院随访6个月,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2.2.1 认识CHB的易感性与严重性 为期1周,具体措施:(1)收集资料,建立个人档案:患者初入院时,研究护士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肝病相关知识、治疗依从性及健康行为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患者知识、行为的薄弱环节。(2)知识宣教:开展1次知识小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病区设立宣传展板,内容设定结合患者的薄弱环节,主要涵盖CHB的基本知识、治疗措施、复发加重的主要因素、主要严重并发症、疾病对自身、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以及不良健康行为与疾病的相关性。

1.2.2.2 认识健康行为的益处 为期2周,具体措施:(1)研究护士与分管患者每日进行20~30 min沟通交流,了解其在此阶段采取健康行为的具体实施情况,针对个性问题进行分析,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商讨解决方法。(2)组织1次“经历分享”交流会,通过患者及同伴的亲身患病治疗经历的相互交流,分享个体与他人的成败经验,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自我效能。(3)专题知识讲座:开展2次集中多媒体授课,由病区资深肝病研究专家主讲,专题讲解CHB抗病毒治疗进展、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强化健康行为对疾病康复的益处。

1.2.2.3 认识健康行为的障碍 为期1周,具体措施:(1)研究护士每日评估分管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执行情况,对患者已经采取的正确行为方式给予鼓励,对顽固的不良行为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与患者家属一起,帮助患者制订个体化的行为转变计划并督促执行。(2)成立患者互助小组,开展讨论会,通过一些不良行为成功改变的案例分享,帮助患者情绪唤醒,树立信心,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

1.2.2.4 延续督导患者保持健康信念采取健康促进行为 为期6个月,具体措施:(1)出院前发放健康指导手册及亲情联系卡,组织患者及家属共同进行出院前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告知家属如何为患者提供基本的护理支持,并对患者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2)发放自制出院健康行为登记表(服药情况、饮食、休息、情绪、复查结果等),指导填写细则,要求患者每周以表格的形式记录用药的种类、剂量、时间、烟酒量、饮食种类、作息状态、情绪状态、不适表现;复查项目、时间、结果等。(3)每月2次电话随访,汇总患者在采取健康行为方面的表现;每月1次的“肝友之家”联谊会、肝友QQ群以及24 h的亲情电话服务等各种方式,全程持续追踪督导患者健康行为执行情况;与患者讨论坚持健康行为的感受,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反馈其错误认知和薄弱环节,表扬强化正性行为,纠正指导薄弱环节,使患者真正认识到不良健康行为的危害和严重性,以维持患者的健康行为。

1.3 调查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出院及出院半年后进行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度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人次,回收360人次,回收率100%。

1.3.1 调查工具 (1)治疗依从性问卷[4]:包括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和生活方式改善3个方面,共12个问题。问卷采用4级评分,1分为根本做不到;2分为偶尔做到;3分为基本做到;4分为完全做到。总分48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依从性越好。该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6,Cronbach’s α为0.91。(2)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5]:对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进行评定,反应患者健康信念状态。该表共含26个条目、4个分量表,分别为:营养效能、运动效能、心理安适效能及健康责任效能,量表采用0~4分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其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35。(3)社会支持量表(SSRS)[6]: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10个条目。第1~4条、8~10条目只选1项,选择1、2、3、4项分别记1、2、3、4分。第5条目分A、B、C、D四项,记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记1~4分。第6、7条目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记0分;回答“有来源”者,有几个来源记几分。总分即10个条目记分之和(65分),得分越高,显示被调查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

2 结果

两组患者入各调查项目比较 见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跟入院时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的组内比较,对照组在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此三项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提高CHB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必要性 CHB作为一种乙类传染性疾病,社会上普遍存在对患者紧张、排斥甚至孤立的状况,其抗病毒药物治疗存在疗程长、周期长的缺点,加上疾病的复杂性和无法预知性都会使得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缺乏信念、自暴自弃和半途而废的现象。治疗依从性指患者的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7],直接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本研究显示:CHB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处于低水平状态,因此,为保障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必须要运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增强信念,同时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性,给予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巩固治疗效果。

3.2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实施团体效能辅导能有效提高CHB患者治疗依从性 国外研究[8]发现:从心理学角度构建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对健康行为的预测、预防和干预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理论为基础的行为干预效果则更好。健康信念模式及自我效能理论都是目前主流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健康信念教育模式从健康信念形成的角度,解释健康行为因素,强调了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对健康行为的主导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疾病能力[9]。自我效能是健康行为意向和健康行为预测极其重要的指标,通过增强自我效能可以使人们在健康上获益[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健康教育通过住院期间一般知识宣教,在短期内也能提高一些疾病知识认知,加上住院期间,患者部分不良健康行为受到一定约束,家人及朋友在患者住院期间会增加对其的关心与鼓励,但是常规健康教育只注重在住院期间的知识讲解,没有从根本转变患者内心信念,随着时间延长,难以长期坚持,出院6个月后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下降明显, 与入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实施团体效能辅导,将医疗措施和自我管理策略有效结合,在向患者灌输相关知识提高认知的同时,内化成一种自我信念和态度贯彻到其行为中,有效提升了患者长期的慢病自我管理能力,出院6个月后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均保持较高水平。同时,观察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治疗依从性虽然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与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相比仍然下降明显,这可能与患者出院随访指导大多是护理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交流完成有关,没有充分的人力和精力深入社区,及时给予针对性指导。另外,护理人员大多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随着时间延长,投入的精力也会下降,因此,为保障这种教育模式的长期有效实施,必须与社区医院的护理工作进行无缝对接。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CHB患者实施团体效能辅导,是将心理学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行为改变的要求,达到“知、信、行”的统一,是一种值得推广的CHB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然而在护理工作由院内向院外延伸,提升患者慢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匮乏问题比较凸显,大多数的出院跟踪随访、评估指导工作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不利于这项工作的长期开展。如何将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护理工作无缝对接,各行其职,有效落实慢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是我们今后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12(1):1-15.

[2] 赵艳,张伯鹏,张国顺.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3,25(3):309-310.

[3] 朱迎,林征,丁霞芬,等.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490-492.

[4] 冯辉,何国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891-894.

[5] 黄毓华,邱启润.高雄地区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预测因素[J].中华卫志(台湾),1997,16(1):25-35.

[6]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7] 朱朝晖,陈炎惜,罗惠芳,等.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现状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41-143.

[8] Kaljee L,Genberg BL,Minh TT,et al.Alcohol use and HIV risk behaviors among rural adolescents in Khanh Hoa province Viet Nam[J].Health Educ Res,2005,20(1):71-80.

[9] 蒋梅,刘晓晨,张兰.健康信念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中的应[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807-810.

[10]Giles M,McClenahan C,Cairns E,et al.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to blood donation:the importance of self-efficacy[J].Health Educ Res,2004,19(4):380-391.

Study for the effect of team-efficiency education with health belief model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Sa Li1,2, Xu Qin1, Hua Lin2, Zhang Li2, Zhang Liman2, Li Nannan2

(1.CollegeofNursing,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29;2.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0003,Jiangsu2100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eam-efficiency education with health belief model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HB).Method Sixty patients diagnosed as CHB in the medical clinic during the period of July to December 2013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 who was educated with the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model.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composed of the other CHB patients during the period of January to June 2014, who was educated with health belief model to complete the team-efficiency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s in treatment compliance,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were compared at the times of discharge and six months later.Result There was improvement in treatment compliance,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for both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t the time of discharge, The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t the time of six months later, The relatively high level in treatment compliance,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the scores being(35.58±3.76), (76.10±4.49)and(44.47±3.91)respectively.By contrast, there appeared an obvious decrease for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e scores being(32.00±3.35),(64.51±2.31)and(41.31±2.56)respectively,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Educated with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to complete the team-efficiency education, CHB patients can gain increased in self-belief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thus to consolid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Health belief; Team-efficiency; Chronic hepatitis B; Treatment compliance

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编号:YKK13152)

沙莉(1969-),女,本科,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研究方向:传染病护理

许勤,E-mail:248629512@qq.com

R473.57

A

10.16821/j.cnki.hsjx.2016.10.006

2015-11-19)

猜你喜欢

信念辅导出院
为了信念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发光的信念
信念
快速出院回家对于符合医保出院条件的全膝置换术后患者是安全的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信念的传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