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苗期掐尖处理的效果研究

2016-12-30牛建光杨继余张冬丽蒋喜伟

种子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子叶分枝苗期

牛建光,杨继余,张冬丽,高 敏,蒋喜伟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大豆苗期掐尖处理的效果研究

牛建光,杨继余,张冬丽,高 敏,蒋喜伟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大豆苗期掐尖处理的结果表明:不同复叶期(第1~4复叶期)掐尖处理的植株,其新分枝发生的位置以掐尖原部位产生的为最多,占60%以上;在真原基(真叶基部、掐尖原部位)同时发生新分枝的比例始终在20%左右;发生在子叶基部位置的新分枝只产生于第1复叶期间进行掐尖处理的植株;苗期掐尖处理有利于有效分枝的大量增加,并对预期产量潜力的发挥创造了前提条件。

大豆;掐尖;效果

在大豆田间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内有效分枝的数量和生长状况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田间合理密植是栽培技术的核心与关键。对此,一方面可通过人为加大群体的种植密度来实现,而另一方面,在适度密度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增加个体的有效分枝数量达到目的[1]。那么,如何提高田间有效分枝数(又称有效茎数)并使其正常成长是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试验从大豆苗期处理入手,在第1~4片三出复叶发生期间进行掐尖处理,力求找到促进有效分枝增加的手段。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吉林省主推九农系列大豆品种九农26、九农29、九农33和九农36,其中九农29为早熟品种,九农26为中熟品种,九农33和九农36均为中晚熟品种。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试验田。试验地为冲积沙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为玉米。试验品种相邻顺序排列种植,无重复,8行区,行距65 cm,行长2.5 m,10 cm单株,每处理为2行区,分4个阶段进行,共4次处理。在大豆出苗后,分别在第1、2、3、4片三出复叶展开期进行掐尖处理,开花结荚期进行田间数据调查,统计后分析整理,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大豆苗期不同复叶期间掐尖处理分枝发生结果 (单位:个)

2 结果与分析

(1)第1复叶期间掐尖处理的植株,其新分枝发生的位置因品种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新分枝分别从不同处理植株的子叶基部、真叶基部、掐尖原部位分别产生或者从同一处理植株的真原基(真叶基部、掐尖原部位)同时产生,而且新分枝发生的部位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发生率都在20%~30%之间[2]。

(2)只有在第1复叶期间进行掐尖处理的植株部分,新分枝发生的位置在子叶基部,而其他复叶期间处理的植株其新分枝发生的位置都不在子叶基部。

(3)所有不同复叶期间掐尖处理的植株,其新分枝发生的位置以掐尖原部位产生的为最多,平均约占63%左右(而在第2复叶期至第4复叶期之间则稳定在70%以上);而在真原基(真叶基部、掐尖原部位)发生新分枝的比例始终在20%左右[3]。

(4)真叶基部会因掐尖处理而产生新的分枝是一个有趣的发现。

3 讨论

分析表明,大豆苗期不同复叶期阶段进行掐尖处理有利于有效分枝的大量增加,这对于充分发挥大豆群体的增产潜力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保证[4]。过去关于合理密植的概念指的是单位面积内的有效单株数量,而现在则是对有效茎数而言,有效茎数当然也包括有效分枝数,有效茎数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单位面积内的大豆有效群体对于生长环境当中的光照、温度、水分、热量和营养元素需求的增加,如何满足这些需求以实现大豆群体产量潜力的充分发挥,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1]张伟,闫晓艳,张鸣浩,等.S.B技术对大豆增产效应及最适密度分析[J].大豆科学,2009(5).

[2]王囡囡.不同掐尖时期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8).

[3]陈智文,程云清,刘剑锋,等.稀植对大豆生长、结荚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11).

[4]曹永强,董丽杰,王文斌,等.S·B技术与掐尖处理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0(6).

1005-2690(2016)09-0123-02

:S565.1

:A

2016-08-10)

吉林省省级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

牛建光(1968-),男,汉族,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豆遗传育种。

猜你喜欢

子叶分枝苗期
黄瓜贴接苗砧木子叶淀粉代谢的动态变化特征
分枝大苗建园苹果树当年如何修剪
Investigation of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s by pulsed and DC bias transient current technique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一株吊兰
油菜新品种评比试验总结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短截和摘心对矮砧苹果幼树分枝特性的影响
LED补光技术对番茄苗期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