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区域性商业银行转型发展

2016-12-30张忠平

当代经济 2016年35期
关键词:义乌市义乌电子商务

张忠平

(中信银行义乌分行,浙江义乌322000)

试论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区域性商业银行转型发展

张忠平

(中信银行义乌分行,浙江义乌322000)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区域商业银行面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同业竞争加剧、传统盈利模式挑战增多、新兴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多种外部环境变化。区域商业银行应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加强发展形势的分析研判,保持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跨境加强服务电子商务业务,拓展新的银行业务增长点;加强收入来源多元化,提高银行盈利水平;加强风险防控,确保运营资金安全。

商业银行;外部环境;转型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作为区域性的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义乌分行,必须要适应区域经济金融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和趋势,明确思路,找准定位,精准发力,加快银行的转型发展。本文以中信银行义乌分行为例,浅谈基层商业银行如何适应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找准和落实银行转型发展的工作路径。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银行面临新的区域外部环境

1、经济增速明显下滑,步入换档区间

从宏观形势来看,我国经济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GDP增长速度呈现逐步放缓态势。2010--2014年,我国GDP增速分别为10.3%、9.3%、7.8%、7.7%和7.4%,2015年GDP增速已降至6.9%。从区域看,浙江省义乌市的生产总值2010--2014分别为11.5%、10.5%、10.2%、9.6%和9.5%,2015年的生产总值增速已降至9.0%。

2、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新发展,义乌进出口贸易增长势头不减

义乌是享誉全球的中国小商品城所在地。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在义乌实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全国唯一由县级市承担的国家战略性综合改革试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为义乌量身订做了适应小商品贸易特点的“市场采购方式”,实施外贸实体落地、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增值税免税、无纸化通关、法检商品目录调减等贸易便利化政策,初步解决了市场采购贸易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位问题,推动了义乌外贸的持续快速发展。2015年义乌市进出口总额342.2亿美元,同比增长41.5%;其中出口338.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283.9亿美元,同比增长59.7%,为浙江全省外贸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近3.9%。

3、注重线上线下融合,电子商务贸易迅猛发展

近年来,浙江义乌市原有的实体小商品市场所形成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群优势正转化为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发展态势。打造电子商务平台,集聚卖家、平台园区、衍生服务等全产业元素正成为义乌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新趋势。目前,义乌全市商务主体已超过21万家,仓储、物流、第三方平台、电商运营推广、人才培训、电商金融等构成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已形成规模,促进了电子商务贸易的快速发展。2015年,义乌市电子商务贸易实际交易额1511亿元,比2014年增长31%;其中,跨境交易额582亿元,增长34%。快速日均出货量达到250万件,其中国际快递60万件。

4、区域银行间的同业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供应融资方式等金融新业务创新发展

据统计,义乌市2013年贸易供应链融资方式业务量达409亿元,其中个人跨境业务达85亿元人民币。随着义乌电子商务交易额以年均30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贸易经营主体、交易方式、仓储、物流等新的商业生态对金融提出了新的服务需求,给银行以往传统的经营方式、业务增长模式和管理带来众多的挑战。

二、区域经济新业态背景下银行经营出现的新变化

1、信贷需求有所减少,信贷投放出现少增

2015年,义乌市工业性投资同比增长1.2%,增幅比2014年回落12.8个百分点。经济决定金融,经济发展“换挡降速”,相应会减少对银行的供给需求,加上融资方式的多元化,银行信贷投放势必受到影响。2015年末,义乌市各项贷款余额2095.3亿元,比年初增加148.4亿元,增长7.62%,同时少增14.8亿元。

2、融资利率水平总体下降,对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造成冲击

2015年,人民银行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力度仅次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据监测,义乌市银行贷款平均利率(以贷款收入/贷款月均余额代替)为6.5%,同比降低0.71个百分点。从加权平均利率看,各银行机构贷款利率下调态势明显。

3、企业“两链”风险化解难,信贷风险持续发酵

受经济增速走低大背景的影响,区域内实体经济持续疲软,区域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许多企业经营效益不理想,连带企业贷款违约率上升,出险企业数量、不良贷款规模和比率有所上升,企业“担保链”和“资金链”两链风险呈现蔓延态势,信贷风险从公司客户向个贷、消费类客户蔓延,给区域银行信贷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

4、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区域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转型升级带来诸多挑战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支付、云技术、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和APP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的一种新兴金融。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打破了传统银行业务的边界,实现了金融的移动化、细分化、定制化和分散化,深化了金融需求和供给层次,导致传统金融业进一步分化。

三、适应区域经济新变化,加快银行转型发展

面对新的区域经济环境和金融发展现状,为应对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银行要加强前瞻性思考,找准工作切入点,加快银行经营理念的更新、经营模式的调整,信贷风险的严密防控。

1、加强发展形势的分析研判,保持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

一是经济转型导致的银行风险防控具有长期性特征。我国目前实行的供给侧结构改革,针对的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随着政策举措的实施和深入,一些产能过剩和落后的企业将优胜劣汰、关停并转,相应地银行的不良贷款会加速显现和暴露,银行风险防控形势将日趋严峻。二是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经营具有倒逼性特征。存贷款利率完全放开近在眼前,利差水平将进一步收窄,银行经营成本将显著增加,竞争进一步加剧。银行原有收入和盈利模式的转变,银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将成为银行今后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三是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务具有渗透性特征。目前,TCT(信息、通信和技术)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和影响越发显现,特别是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正向电子商务贸易拓展升级的背景下,亟需加快探索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银行业务发展新模式、新渠道,以适应发展新趋势、应对环境新变化。

2、加快跨境电子商务金融业务的推进,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成立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领导小组,将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提升到区域银行战略发展的高度,由分管行长牵头,公司、国际、零售、科技等多条线联合行动,积极开展重点目标客户的电商营销活动。注重线上线下的融合,大力进行贸易供应链融资方式等金融新业务创新。适应大数据时代,挖掘数据资源,找准各类贸易客户的金融需求,增强金融产品开发、设计和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减少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向更加重视中间业务发展转变。从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重点发展投资理财、财务顾问、资产管理、国内外结算、担保、代理保险等附加值高的业务品种,使经营收益从赚取利差为主逐步向以赚取服务费为主转变。倡导特色经营,积极创新银团贷款,重点推进企业投融资体制及相应的投融资方式、投融资工具的创新,有效支持自主创新及新兴企业和产业的风险投资。大力增加零售业务的比重,开展汽车消费信贷、资信、按揭等个人金融业务,拓展个人金融业务利润空间。

3、加强收入来源多元化,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一是按照做“强”、做“细”、做“实”的思路,做好信贷大型、中型、小微企业的信贷营销,积极拓展信贷销售。针对大客户,本着专业化、集约化的原则,建立专业的大客户营销团队,对客户实行分层化营销。要建立以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为辅,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相结合,传统结算与现金管理、资产托管、结构化融资、并购贷款等产品配套的综合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专业、有效、全面的金融服务。针对大项目,应着力调整优化中型客户结构,做深做透细分行业领域,挖掘传统行业最有价值客户群体。针对小微企业客户,要实现批发开发,形成标准化的产品、规范化的营销模式。二是围绕自身特色,将出国金融、房抵贷、财富管理等产品做“专”,形成品牌效应。发挥好零售产品经理、内训师的营销推动、内训导入作用,为机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各类营销活动,以营销推动业务发展。三是突出“负债”业务营销。大力拓展价值客户,从产品营销向客户营销转变,深入挖掘客户价值。扩大产品基础客户群,推动公司网银、现金管理等结算产品的基础客户群建设,加快结算产品对特定目标客户的渗透。不断优化业务结构,从围绕产品到围绕客户交易做服务转变,从提供单一的支付结算向提供整体资金管理服务转变,通过结算产品的深度运用、组合运用,提升业务发展质量,带动结算存款增长。抢抓上级行发行的担险类理财和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存款类产品资源,加大营销力度,确保存款指标稳定性。加大产品运用,结合客户特点,充分运用票据贴现、票据库、票据池、供应链金融、风险参与等产品,抓住企业结算资金流动节点,获取企业结算存款。

4、加强风险防控,确保运营资金安全

一是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岗位工作职责,落实岗位风险责任制。二是健全风险防控体现系建设。设立信贷管理部,实现信贷从经营向经营与管理并重转变,提升信贷管理水平。加强人员岗位业务培训,对客户经理、信审、放贷以及贷后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掌握风险防控技能。三是收紧风险防控“三道防线”。关口前移,设置风险防控岗位,加强业务部门“第一道防线”建设。强化风险控制组织架构和专业团队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扎紧风险防控“第二道防线”。发挥党群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强化风险管理问责,完善风险责任认定和追责管理办法,实行银行不良贷款终身追究制度,强化风险防控“第三道防线”建设。

[1] 胡涛:银行主导模式下的外贸企业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基于浙江省义乌市外贸业的调研[J].财政金融,2016(4).

[2] 张媛卿、徐建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与金融生态共建[J].金融市场,2014(12).

[3] 熊静、张书毓: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0(9).

[4] 刘婷: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下义乌进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

(责任编辑:范曦卓)

猜你喜欢

义乌市义乌电子商务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义乌展
“没了义乌,圣诞老人可能‘失业’”——浙江义乌圣诞产品叩开世界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义乌市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义乌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为义乌试点聘任公务员制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