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财经管理类人才培养策略

2016-12-29杨宁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8期
关键词:财经管理人员石油

◎杨宁

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财经管理类人才培养策略

◎杨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状况的不断提升,在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对于财经类人员的管理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想要将财经管理类人才进行进一步的质量提升,应该将管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融合,这种知识能力的融合就是现阶段财经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关键性要求展现。在财经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中,应该立足将职业岗位的需求状况进行全面性的展现,从财经管理类人才职位岗位能力的需求程度与现在的社会运用状态进行逐步的完善。本文以职业岗位需求的财经管理类人才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

将财经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与现阶段职业岗位需求的内容进行逐步的融合,可以将财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明显的提升,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进行进一步的职业岗位需求的学习,可以把职业岗位对于财经管理类人员的需求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进一步的构建,将财经管理类人员的素质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财经管理类人才岗位能力需求

在石油财经管理类人才进行工作岗位之后,石油企业对于人才的能力要求首先应该体现在企业自身的财经管理理论知识运用方面;然后,对于财经管理类的人员选择方面还应该重视人才的灵活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展现。在石油财经管理人员中,应该将石油企业自身的管理状况与现实的社会状态进行进一步的结合,并且,能够将财经管理的知识与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解决石油企业在日常运作中的动态性工作环境出现的新问题;接下来,财经管理人才应该按照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进一步的估量,将不确定性的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调研能力的展现就是财经管理类人才应该必须具备的一项管理能力,在该基础上进行科学合作沟通能力的完善也是财经管理人才不能缺少的一项关键内容;最后,石油企业的财经管理人员应该将自身的知识范围不断地扩展,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下进行不断的提升,对于石油企业自身的目标以及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了解,将石油企业的整体成本和效率模式进行全面性的考量 ,按照自身职业能力提升的要求进行全方位的规划。

当前石油企业财经管理类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针对当前石油企业财经管理类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来说,首先就是在石油企业中财经管理类人才对于自身的岗位定位存在着不确定的状态,人才的培养模式很难适应于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这种问题出现的关键性原因就是由于石油企业自身对于职业教育财经专业人才的需求形式与现阶段的培养格局没有进行充分的分析,使得人才的培养情况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不相一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性问题就是由于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财经管理没有对人才的培养进行准确的判定;然后,就是在财经管理类人员的培养过程中,针对合作的意识培养比较薄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是存在于表面的形式状态;接下来,在财经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课程内容的教学模式与现阶段的财经管理工作难以进行进一步的融合,课程模式处于相对传统的形式,很难与现阶段的人才培养状态进行进一步链接;最后,在石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经管理类人才培养教师的能力也应该进行逐步的提升,在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将实践教学条件与环境进行充分的切合。

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财经管理类人才培养策略

在石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财经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策略问题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定位。在石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对企业自身的财经管理类人才进行目标的重新定位,对于财经管理行业中的专家、企业管理的骨干以及专业管理的带头人进行积极的引进,在这些专业的管理团队带领下,对于石油企业财经管理的人员进行组织建设,使用走访企业基层人员的调查形式,将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调整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思维整合,将财经管理专业与现阶段石油企业的产业生产进行全面性的结合,将财经管理的专业性知识构建进行优化工作的完善,把石油企业自身的财经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与目标规格的完善进行全面性的调整。

在石油企业财经管理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在道德培养的基础上将财经管理类人员的培养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明确。石油企业的财经管理人员除了应该具备比较出众的职业道德以外,还应该将财经管理的知识进行充分的运用,在石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为石油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推动,将培养的知识与现阶段的企业业务进行统一性的整合与规划,将理论型人才培养成应用型的人才。

在石油企业的财经管理培养课程的设置下,财经管理类的专业知识教育流程往往会将完成任务的心态变成现阶段的教课目的。在财经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证书的内容与现阶段的教学大纲进行进一步的岗位融合,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需求状况,,将道德与技能进行进一步的统一,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加强与其他类型的企业进行合作。在现有的石油企业财经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合作意识比较薄弱,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是存在于现阶段的表面化模式。想要将石油企业自身的财经管理类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升华,就应该不仅仅停止与现阶段的石油企业发展趋势下,应该将其他企业的财经管理人员培养模式进行充分的展现,并将所有企业的合作进行进一步的贯穿,促进相关的教育学校与企业的能力得到共同性的提升。

在石油企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按照合作的模式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这种综合性人员的流动,可以将这种财经管理类的知识结构进行迅速的扩展,使得石油企业也参与到财经管理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将企业自身的发展与管理人员的培养进行科学方案的制定。将社会的资源进行全面的使用,对于石油企业自身的专业财经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地改进,把专业性的人才进行积极的运用,促使教师队伍中的专业人员配置数量增加。

财经管理人员培养突出实践性的要求。由于石油企业自身存在着特殊的特点,在该企业的财经管理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将财经管理的实践内容进行全面性的整合,对于企业的员工以及就业的人群进行需求导向性的培养。在相关院校的培养过程中,由于实践性的要求并不十分明确,使得大部分的教学模式还是以“理论化”的形式为基础,紧紧按照传统的财经管理教材进行系统性的讲解,所培养的人员已经不能够有效地适应现阶段的社会需求状态。面对这项问题的产生,就应该将教学的形式进行根本性的改变,将石油企业自身的特殊情况进行思维导向模式的概述,帮助受培训的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行业的需求状态,让学生能够进行科学求职心理的调整,促进学生在今后的社会职业选择中,能够对石油企业相关职位产生比较明显的认同感以及认知感。以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财经管理类的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在相关行业的就业优势,并将自身的优势进行全面性的展现,为石油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比较扎实的基础保证。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在现有的社会模式下,石油企业也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进行不断提升。在石油企业中将财经管理类的人才进行引入,可以整体性的提升石油企业自身的建设程度,将石油企业在现阶段的竞争能力进行充分的提高,为石油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比较高质量的保证。在现有的职业岗位与财经管理知识的融合方面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想要将这些问题进行根本性的解决,就应该在实践运用的阶段进行充分的分析,并由专业的职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紧密的沟通,以保证这两类型的知识能够有比较全面的结合。

[1]王家明.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财经管理类人才培养策略[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359-360.

[2]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张翠玲,张连绪.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建构与实践[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2011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1:14.

[4]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5]张弛.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天津大学,2014.

[6]何良胜.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7]章安平,方华.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58-60.

[8]李永山.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过程及启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财经管理人员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财经日历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财经阅读时代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财经简讯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