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

2016-12-28阮积忠黔南州交通建设公司贵州都匀558000

低碳世界 2016年24期
关键词:管桩现浇道路

阮积忠(黔南州交通建设公司,贵州都匀558000)

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

阮积忠(黔南州交通建设公司,贵州都匀558000)

基于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首先阐述工程实际情况,然后分析道路软基加固施工技术方法,最后详细论述软基加固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其中加固技术手段主要有:强夯法施工技术、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预压法施工技术。通过这些内容,增强道路施工速度,保证道路施工质量。

道路施工;软基加固;现浇混凝土管桩

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一些地区存在很多软土地基,这种情况下修建道路会受到一些影响。针对软土地基问题,要做好有效的改善与处理,从而增加地基的稳定性,防止其出现沉降。在实际工程中,加固软基需要利用多种施工技术,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取最佳的施工技术手段,增加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1 工程概况

现以某道路工程施工为例,其地基土层为8~17m的深粉质粘土,路堤填土设计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6m,通过现浇混凝土管桩加固技术开展施工。整个施工过程,把握施工方向,混凝土管桩的设计桩长在 6.3~11.5m范围内,其直径为1000mm,厚度在110mm以内。施工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坍落度为5-9-7cm,纵向间距3.4m。

工程中的软土地基的空隙比较大,含水量高。这导致软土吸附周围空隙,对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现浇混凝土管桩能够有效处理这种情况,防止出现坍塌。工程软基的流变性明显,在外力及重力的影响下,土壤地质在长期的变化之后会出现变形,这种情况不利用道路建设施工的开展[1]。工程地质本质的压缩性比较大,抗剪强度低,是标准的软土地基,由此应加强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大,导致软土地基的强度变小,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更容易被压缩,充分体现了软土地基的压缩性高的特点,所以软土地基要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2 道路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分析

2.1 强夯法施工技术

道路软基加固施工中,强夯法是一种常见手段,主要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基础加固。这种方法与其他加固技术相比,拥有更好的效果,使用方位比较广,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软基施工工期。从实际应用分析,这种施工技术手段,操作简单,使用中施工成本较低[2]。技术操作流程为:利用特定的机械设备碾压软土,增加软基强度同时破坏其结构,起到加固的效果。这种做法适合在道路施工工期较短,施工面积较大的工程中运用。

2.2 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这项技术也是本次案例分析中的主要应用技术,是一种新开发的加固手段,能够充分体现社会发展需求。这种施工技术拥有振动沉膜壁防渗墙等技术优势,还能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示意图如图1)及振动沉管桩。与其他加固施工技术相比,这种技术手段方便快捷,能够节约施工成本,剪短工期,在整体施工中容易控制,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 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

图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加固技术示意图

这种施工加固技术在软土地基施工中比较普遍,是一种成熟的加固手段。其原理需要将粉煤灰、水泥、石屑、碎石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一定混合,保证其搅拌均匀。随后注入一定量的水,再次搅拌[3]。完成以上处理后,将材料制作成高粘度的桩体,与软基掺混,形成复合垫层,从而实现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施工流动性较大,经济效益高,能够节省材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但是也应注意,应用中避免出现甭管堵塞现象,维护施工可以顺利实施。在道路软基加固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技术选择。

2.4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这种技术手段,在饱和软基加固施工中比较适用,通过水泥搅拌桩能够与软土进行反应,实现凝固软基的目的[4]。实际应用中,水泥主要发挥固化剂的作用,将其放入特定的机械设备中进行搅拌。其施工流程为:①严格调试搅拌桩的位置,保证其位置准确,发挥最好的效果;②进行水泥搅拌中,要将保证水泥浆液充分混合,倒入集料中,维护施工顺利进行。这种技术与其他加固技术相比,施工条件比较复杂,对施工工艺的要求比较高,应用的次数较少。

2.5 预压法施工技术

这种施工加固技术主要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地基为粘土。其应用效果较好,成本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软土天然的透水性,或是建筑地基的排水体,通过建筑自重或是地表加载,将地基中的水量排除,增加地基的强度。这种方法能够增加土壤的密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其施工工期长期比较长,需要认真计算填土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填料的用量较大,会出现地面沉降。所以应用这种施工技术,竖向排列排水管的深度、是否存在堵塞,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工程是否出现沉降,影响道路工程使用。

3 软基加固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3.1 桩基检测

本次案例分析,选用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应先进行桩基检测,主要分为三种形式,首先要进行现场开挖。对桩身外观质量进行检查,这项工作在桩基施工完工后14d开展,抽检数量不能少于三根。通过开挖结果分析,桩身混凝土结构比较完整,没有断桩或是空隙[5]。其次是低应变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利用反射波法,分析桩身的完整性,检测数量应达到总桩数的1/ 4。其检测结果为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的C20,完整性检测结果为A类桩;最后是对单桩承载力展开检测,其检测数量是三根,其检测结果为:7.8m的管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超过了730kN,达到了设计标准。

3.2 现场测试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检测,沉桩过程对地表土体的挤密指数正逐渐减少,在桩心2.5m处,土位移小于2mm,其设计就为合理的,这种桩周地表土位移检测是现场测试的首要内容。除了这个现场测试,还应进行沉桩过程土压力变化测试,其测试点要与桩心位置相距1.5~3m,将压力盒埋设在2.5m、5m、7.5m深度位置。当桩机每下沉2m,进行一次观察测量。在结束施打之后,进行相应的观测。

完成桩基施工后,在侧壁埋设土压力盒,将其深度控制在2.5m及4m,由此保证挤土压力检测的精准性。测量一般在与沉桩中心相距3m的位置,得到相应数据。当进行单桩沉入后,不存在相邻桩,沉桩挤土压力上部5m范围内受力均是一致的。下部土质强度较大,挤土作用比较明显,所以在5m之下,土压力的数值,超过上部的土压力。在沉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下部土压力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并有所提升。

4 结束语

软土地基处理与加固是道路施工的难点,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就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导致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所以在道路施工中,要针对软基做好加固。本次案例分析中,应用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能够有效处理这种情况,防止出现坍塌,快速改善地基条件。为了高速高效完成道路建设,应及时处理软土地基,选取合适其而有效的加固技术,提升道路地基的坚固性与稳定性,为道路的安全稳定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1]刘伟山.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4,15:175~176.

[2]张永胜.刍议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4,34:146~148.

[3]郜晋生.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实践与探索[J].山西建筑,2015,12:165~167.

[4]徐 注.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5,04:132~133.

[5]赵洪茂.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6,06:64~65.

U416.1

A

2095-2066(2016)24-0204-02

2016-8-10

阮积忠(1968-),男,壮族,广西人,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道路和桥梁建设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管桩现浇道路
基于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实施有关思考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静压PHC管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滨海软土地基预应力管桩的应用与问题处理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某水利工程的应用
预应力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
现浇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案
预制装配与现浇模式住宅建造节能减排评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