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在昨天和今天之间

2016-12-27唐浚中

当代党员 2016年23期
关键词:渝中区大林索道

唐浚中

如今,在发展步伐日益加快的后工业时代,如何将传统风貌融入现代文明,让久远的文化基因得以存续甚至焕发新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化和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大命题。

对这个命题,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西部唯一直辖市的重庆,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2016年11月4日,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在渝中区调研时指出,要将传统风貌融入城市街巷的肌理,让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和谐共生,不断增强城市的魅力。

如何“将传统风貌融入城市街巷的肌理”?

结合梳理近年来重庆城市传统风貌保护的成功案例,本刊总结出了四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红线”

【楔子】

2016年“十一”前夕,重庆市客运索道有限公司。

夜色中,公司副总工程师蒋大林走出办公楼,抬头眺望。长长的人龙从索道站售票口一路延伸两百余米,直到街边。

近两年,蒋大林对这样的场景已司空见惯。而要换作以前,他却是另一番心境。

几年前,随着跨江大桥的修建,长江索道的“姊妹”——嘉陵江索道因客流量迅速下降失去了盈利能力,加之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冲突,无奈迎来了停运拆迁的命运。

等待长江索道的,是否也是这样的命运?后来的实践给出的回答是:否。

【方略】

要把历史文化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化刚性约束。

【样本】

从朝天门一路向西,一片明清建筑群屹立长江畔。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湖广会馆。

在桥梁工程师冉嵬眼中,重庆湖广会馆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东水门长江大桥设计启动后,冉嵬和同事发现了一个问题——按照最初的大桥桥轴线设计方案,大桥落成后距湖广会馆仅20米。为了避免影响文物,规划师征得相关部门支持,将桥轴线转动了一定角度。虽调整工程浩大,但冉嵬团队和相关部门没有丝毫怨言,确保了大桥顺利通车。

如今,重庆各级规划建设部门通过建章立制,主动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纳入相关制度,划定了传统风貌保护的“红线”。

关键词二:“合体”

【楔子】

张庆仁是江北城旧城的老居民。

在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张庆仁每天都会登上嘉陵江索道,前往对岸的解放碑上班。乘着这条索道,张庆仁穿过了宽阔的江面,也穿过了自己的青年和中年。

2011年2月28日19点35分,随着最后一班嘉陵江索道结束运营,这个铭刻在重庆人心间的文化符号,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嘉陵江索道停运了,长江索道还能存在下去吗?”彼时,张庆仁和无数重庆人都在问。

【方略】

要千万百计保护好、发掘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

把历史文脉有机融入美丽山水城市之中,让人们看得见历史、留得住记忆。

【样本】

清朝时,为沟通渝中半岛上、下半城,官府修筑了石梯小路。小路北段尾部有石梯200多级,共18层台阶,“十八梯”因而得名。此后200余年,十八梯历经岁月更迭,化身为老重庆最具代表性的风貌。

一转眼,21世纪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半——十八梯启动拆迁改造。如何保护十八梯,也成为重庆人的共同话题。

在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谢果心里,十八梯的未来早已清晰。

在十八梯风貌恢复过程中,在核心保护区的建筑,其原来的基底位置、风貌、高度和规模都会被严格保护,严禁大拆大建。

届时,这个被完整保护起来的传统风貌片区,将与解放碑的时尚高楼以及朝天门的繁忙码头一起,成为重庆母城的文化名片。

关键词三:“重置”

【楔子】

与嘉陵江索道一样,长江索道也曾面临尴尬。

自2000年后,主城跨江大桥相继通车,长江索道客流量一度下滑,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直到2006年,火遍大江南北的电影《疯狂的石头》上映。电影里,重庆索道频频出镜,领着观众以乘客视角饱览重庆两江美景。一时间,引得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轮“看电影·坐索道·游重庆”的热潮。

而这样的电影营销,也让长江索道找到了转型突围的“灵感”。

2011年,蒋大林和同事们开始操办一件大事:推动索道从交通工具向旅游景区转型,实现接续发展。

【方略】

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防止过度设计、过度开发,

赋予传统风貌街区新的功能,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样本】

夜幕降临洪崖洞。

山坡上,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华灯初上,灿若星河。

徜徉其间的外地游客很难想象,这个标志性的重庆符号,曾经历过怎样的涅槃。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渝中区仅存的吊脚楼群逐渐破败,沦为环境脏乱、治安混乱的“棚户区”。

2005年,渝中区制订改造方案,决定将吊脚楼群打造成为集“一态、三绝、四街、八景”为一体的巴渝民俗文化区。

按照《渝中区城市规划导则》和城市精品景观工程的要求,规划将吊脚群楼与山城步道、半岛景观环路、解放碑滨江水岸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新景区开放之际,涌入景区的人们发现,经过现代化改造,古老而熟悉的吊脚楼,竟然和身后的巨大都市如此般配。

不仅是洪崖洞——通过注入新的使用功能,一大批历史文化遗存已经通过“功能重置”获得新生。

关键词四:“接续”

【楔子】

“有人用,就是对长江索道最好的保护。”在保护索道的上千个日日夜夜里,这句话成了蒋大林的口头禅。

在这个思想引导下,蒋大林和同事们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旅游转型”为索道找到了新的使用价值。

2013年,长江索道通过评审,成为重庆首个游客量破百万的国家3A级景区。

就这样,长江索道融入了重庆城市街巷的肌理。

【方略】

要把保护历史文化与发展特色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有机结合起来,

与改善群众生活结合起来,整合资源、挖掘文化,完善设施、提升服务,

将传统风貌融入城市街巷的肌理,让历史文脉绵延相传,

让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和谐共生,不断增强城市的魅力。

【样本】

钻过鹅岭公园正门,前行几分钟,几栋老旧厂房赫然入眼。重庆印制二厂旧址,到了。

民国时,这里曾是“中央银行”制币厂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了印票厂——当时重庆人使用的粮票、肉票、代金券等,都从这里印出。

而今天,作为重庆宝贵的工业遗产,印制二厂旧址已“蝶变”成了一个文化创意公园。

这个老厂区的“新生”,是重庆将城市传统风貌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接续使用存续历史记忆的成功案例。

如今,旧厂区内不仅有创意办公室、酿酒厂等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体,还建起了休闲用的涂鸦吧和剧场。

这个重庆著名的工业遗址,就这样焕发出新的生机。

猜你喜欢

渝中区大林索道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浅析索道桥性能的改善方法
重庆市渝中区噪声污染现状、问题及防治对策
长江索道迎来30岁生日
读《大林和小林》
开展个性化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策略探析——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从根本上治疗
Search Space Pruning Based on Image Tools for Preliminary Inrerplanerary Trajecrory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