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制度磨砺纪检“利剑”

2016-12-27

当代党员 2016年23期
关键词:监督者巴南区利剑

走上基层纪检岗位前,刘俊军和勾香华都有各自的担心。

而在短短一年里,不仅这些担忧烟消云散,两位“新兵”也迅速成长为全区基层纪检战线上的“熟手”和“专家”。

促成如此“蝶变”的,是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基层执纪生态环境的改变。

作为一名在纪检战线工作多年的同志,我对此深有体会。

党的纪律检查制度,是让党的肌体永葆健康的主要“免疫系统”,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载体。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来,中央自上而下启动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让纪检“利剑”更加锋利。

在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过程中,巴南区纪委注重通过对工作方式和机制进行创新,针对重点环节进行定向突破,以此为基层纪检干部搭建实战舞台。

首先是“减负”。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纪检工作也是如此。

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我们在市纪委和区委领导下,大力推动全区各级纪检组织和纪检干部进行“三转”,将基层纪检干部从冗繁的非专业工作和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同时加大对基层纪检队伍的人力资源倾斜力度,为镇街纪委(纪工委)配齐副书记、纪检委员,在执纪前沿形成了得力的战斗团队。

同时要“激励”。

长期以来,纪检干部一直和其他干部并列考核,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一同考核,且考核评价权往往掌握在被监督者手里。

这样的考核方式,成了不少纪检干部的后顾之忧,在执纪过程中自然缩手缩脚。

因此,在推动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过程中,区纪委会同区委组织部,将全区纪检干部单列出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更加独立和专业的考核,这样就解决了基层“战斗员”的后顾之忧。

第三是“提质”。

像刘俊军这样的纪检“新兵”,的确面临着一些专业知识和相关工作程序上的“门槛”。

如何帮助他们迈过“门槛”?

区纪委的对策是,定期组织纪检业务培训,每半年组织纪检干部开展一次述职和业务知识考试,以讲促学,以考促学;抽调新任纪检干部到区纪委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协助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纪律审查等工作,既提高纪检“新兵”们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又积累“实战”经验,增强履职能力。

如此一来,“新兵”们通过 “主动学习”“积极钻研”“摸索前行”,不知不觉地就迈过了心里的那道“门槛”。

“三管齐下”之后,基层纪检工作原有的体制机制壁垒相继被破除,纪检干部也迎来了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

——巴南区委常委、纪委书记 曹森

猜你喜欢

监督者巴南区利剑
监督过失犯“归因-归责”路径之厘定
用好安法利剑 维护长治久安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让监督者接受监督——河北省石家庄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双评”工作
环保督察,利剑出鞘
利剑出鞘
以水魄理顺繁琐的政工人——记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检察院政治处干部赵昌光
制度反腐新课题:如何加强对党内权力监督者的监督
为老百姓看好“钱袋子”——重庆市巴南区:一个监督政府预算的基层样本
暑假乐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