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说”,影视献“声”故事多

2016-12-27穆晓星

高中时代 2016年12期

穆晓星

几年前,《甄嬛传》让孙俪的配音季冠霖成为配音女神,再往前回忆,周星驰的所有电影里都有一个自带喜剧效果、辨识度极高的声音,声音的主人叫石班瑜;《西游记》里面孙悟空耳熟能详的声音有两个主人,看过无数遍《西游记》的观众竟然对此浑然不知。今年,《老九门》《幻城》《青云志》等剧让配音再一次成为高频弹幕的主角。当大家对配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时才忽然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热门剧都用过配音,这不禁让人产生了好奇,莫非是剧组有钱任性,放着演员的原声不用非得砸钱找配音?不,关于为影视作品献“声”,故事多着呢!

有麻烦,找配音

你想在某部剧里听到自己偶像的原音,可是导演偏偏狠心掐掉偶像的声音让配音演员来发声,为什么?

金星曾在自己的脱口秀节目里大曝年轻演员拍戏不背台词,只念1、2、3、4。面对如此“数字小姐”,后期配音是必须的。但配音演员并不是只为这些既不专业也不敬业的演员服务而存在的。事实上,现在的电视剧生产流程中,采用后期配音十分普遍。

在横店,每天都有几十个剧组同时开工。同一条街上,街头在吹吹打打办婚礼,街尾在打打杀杀丢炸弹……这样的场面光想想就醉了。尤其是古装剧,即便真的能找到深山老林作为拍摄场地,隔绝了城市里的汽车喇叭声,也会听到各种发电机在户外供电的噪音——与其花大成本解决这些问题,不如索性后期配音,省事省钱效果还好。现代剧也一样,同一个剧里,女主角说韩语,男主角说港式普通话,配角里还可能少不了台湾腔。比如Rain和唐嫣在《克拉恋人》里对戏,就是一个说韩语一个说中文,彼此靠记住对方台词的最后几个发音来判断什么时候该接话。一部剧里只要有一个演员需要配音,和他有对手戏的演员就最好都用配音,否则戏中的环境声很难靠后期做出无缝衔接的效果。再比如,同一场戏中,一个演员使出洪荒之力大声念台词,而另一个演员声音小而轻柔,这样收到的声音也是用不了的。

当然,有些演员本身的台词功底也是个问题,“配音都能演好戏,但演员未必能配好音。”这句话足以说明台词功底对一个演员的表演有着多么大的影响,有的演员长相漂亮、表情丰富,在镜头前表现力非常强,可是一开口就毁了,语言完全没有该有的感情,只能靠配音演员帮忙。也有的演员自身条件与角色不符,比如《回家的诱惑》中男主角迟帅说话带点东北腔,和“偶像”的感觉颇有偏差,便选择了配音;楚楚可怜的琼瑶剧女主角声音要求柔美,所以陈德容、林心如、朱茵等人都选择了配音。

总之有这么多麻烦的问题,索性干脆利落找配音。

专业配音也不是万金油

技术问题、资金问题、演员主观问题,统统可以交给后期配音来解决,可是,有了配音的存在,又会出现新的问题。专业配音也不是灵药和万金油。

比如早前集齐多款男神女神的《锦绣缘·华丽冒险》投资千万,配音班底更是霸气闪亮,为陈乔恩的配音是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冰雪奇缘》中安娜公主配音的演员,为黄晓明配音的是《风中奇缘》中“卫将军”的配音员,连《步步惊心》中的四爷、若曦都携手穿越,分别为上海首富向寒川及明珠献声。可就是这么一支尖子军团,居然掉了链子。黄晓明与陈乔恩的粉丝纷纷在网上留言,表示配音演员水平太差,还不如用自家偶像的原声。女主的声音被批像韩剧脑残女,黄晓明的配音就像是前脚播完新闻联播,后脚来扮霸气总裁。《何以笙箫默》也是例子,男主角何以琛的配音被吐槽毁了钟汉良,评论参考如下:“一点感情都没有”、“太成熟了”、“主持新闻联播吗?”还有不少剧曾出现配音和演员口型对不上的状况,后期硬改的台词被呼太费解……总之争议不断。

这是什么原因?配音演员表示很委屈。有关“违和”的那些事儿,有时候制片方才是“主犯”。有配音演员透露,为了赶工,有些片方常常要求每个配音演员一天配五六集,甚至曾提出“十天配几十集戏”,让配音演员们哭笑不得。 有些剧组性子太急,还没拍完就开始配,前后场次都分不清,录这场戏,前后发生什么一概不知。更有片方主动提出让一个人多配几人,令人分“声”乏术,所以导致粗制滥造的情况常发生。

不能刷存在感的人

影视剧配音越来越普遍,热播剧中熟悉的声音越来越多,让配音演员也慢慢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他们是怎样的存在?被称为配音界大神、为《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配过音的姜广涛将他的职业定义为“不能刷存在感的人”。

事实上,做影视配音的基本功之一,就是要让观众感受不到表演和声音来自不同的人,不能让观众对配音演员的声音有独立于画面之外的单独认知。这对配音演员来说更重要的是口型同步,情感表达贴合角色。除此之外,还要对演员本人的发音习惯做一些揣度,观察他们的发声方式,再进行模仿。季冠霖之所以被冠以“神配音”的称号,就是因为她擅于抓住明星说话的特点,对林志玲、林心如、孙俪、陈乔恩等女明星的声音仿真度极高。

不过,与配音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相反,如今国内配音行业的从业者才不过几百人。国内大学开设配音专业的少之又少,黄渤考上的北京电影学院配音班,是北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拨独苗。事实上,黄渤也是因考表演系不成才转而进入配音班“曲线救国”的,金马影帝张涵予也是配音演员出身,《教父》《拯救大兵瑞恩》里都有他的声音,但如今也放弃配音做了演员。

这自然是有原因的,配音演员的工作并不比影视演员轻松,而他们的收入却和影视演员相去甚远,甚至不足他们的百分之一,不少配音演员都选择去幕前做演员,而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从业者面临一人担任好几个角色配音的情况就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收入,配音演员们必须加大工作量,一般情况下,他们一天至少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把自己关在不见天日的录音棚里替别人哭、替别人笑,心力消耗极大。

为此,配音演员们也在寻找新的生存路径。其实现在国内的配音圈子并不小,从电视剧到电影到游戏,还有纪录片、广告、广播剧等,需要声音的地方自然有配音演员,而网络上出于兴趣做网络配音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所以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从二次元和游戏配音上做尝试,吸引年轻人投入进来,这个行业就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