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种不同能量玉米副产物的膳食纤维组成与能量、粗纤维和猪氨基酸消化率的关系(待续)

2016-12-27GutierrezSeraoKerrZijlstraPatience

中国饲料 2016年23期
关键词:副产物残基消化率

N.A.Gutierrez,N.V.L.Serao,B.J.Kerr,R.T.Zijlstra,J.F.Patience

(1.爱荷华州立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埃姆斯,50011;2.美国农业部农业与环境国家实验室,埃姆斯,爱荷华州,50011;3.阿尔伯塔大学,农业食品与营养科学系,加拿大,埃德蒙顿,AB T6G 2P5)

中国·猪营养国际论坛

九种不同能量玉米副产物的膳食纤维组成与能量、粗纤维和猪氨基酸消化率的关系(待续)

N.A.Gutierrez1,N.V.L.Serao1,B.J.Kerr2,R.T.Zijlstra3,J.F.Patience1

(1.爱荷华州立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埃姆斯,50011;2.美国农业部农业与环境国家实验室,埃姆斯,爱荷华州,50011;3.阿尔伯塔大学,农业食品与营养科学系,加拿大,埃德蒙顿,AB T6G 2P5)

本试验旨在确定最佳拟合膳食纤维组成,以评估膳食纤维(DF)水平对能量、粗纤维和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9种玉米副产物分别为:玉米皮(37.0%总非淀粉多糖[NSP]);玉米皮可溶物(17.1%NSP);玉米干酒糟及可溶物(DDGS;20.4%NSP);脱脂DDGS(25.0%NSP);未煮过的DDGS(22.0%NSP);高蛋白干酒糟(21.9%NSP);脱壳,脱胚玉米(1.1%NSP);玉米胚芽粕(44.4%NSP);和玉米蛋白粉(4.9%NSP)。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25.9±2.5)kg、回肠末端装有T型瘘管生长猪20头,随机分配给10种日粮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玉米-豆粕基础日粮为对照日粮,70%基础日粮+30%评估原料组成 9种试验日粮。评估原料中11种膳食纤维成分是酸性洗涤纤维 (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总日粮纤维,半纤维素,总非淀粉多糖,NSP阿拉伯糖,NSP木糖,NSP甘露糖,NSP葡聚糖,NSP半乳糖,阿拉伯木聚糖。测定原料中总能(GE),干物质(DM),NDF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并测定氨基酸的AID。对每种原料种最佳纤维组分进行评估并排序,结果显示: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与GE(R2=0.65;三次曲线,P<0.01)和DM(R2=0.67;三次曲线,P<0.01)的AID的呈明显正相关。NSP木糖残基与GE(R2=0.80;三次曲线,P<0.01),DM(R2=0.78三次曲线,P<0.01),NDF(R2=0.63;三次曲线,P<0.01)的ATTD呈正相关;与蛋氨酸(R2=0.40;三次曲线,P=0.02),蛋氨酸+半胱氨酸(R2=0.44;三次曲线,P=0.04)和色氨酸(R2=0.11;三次曲线,P= 0.04)的AID呈正相关;与DE(R2=0.66;线性,P=0.02)和ME(R2=0.71;三次曲线,P=0.01)呈正相关。DF含量无法预测赖氨酸的AID(P>0.05)。结论,阿拉伯木聚糖和NSP木糖残基可以解释由于日粮纤维水平改变引起的变化,可用于预测玉米副产物中除赖氨酸AID以外的纤维能量消化率,以及消化能和代谢能。

玉米副产物;日粮纤维;消化率;能量;猪

玉米副产物富含膳食纤维(DF),但是淀粉、氨基酸和脂肪含量差异很大。了解饲料原料中纤维含量和组成是很重要的,因为DF会减少氨基酸和能量物质的消化率(Souffrant,2001)。玉米及其副产物中的DF是耐发酵的,由不溶性的非淀粉多糖(NSP)组成,如纤维素、阿拉伯木聚糖和木质素等 (Jaworski,2012)。这些多糖主要是己糖(D-葡萄糖,D-半乳糖以及D-甘露糖)和戊糖(L-阿拉伯糖和D-木糖)通过糖苷键连接的聚合物。常规检测来确定饲料原料DF含量,包括ADF和 NDF。两者是根据在酸、碱或中性洗涤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区分,不能根据化学组分和生物学功能精确区分。因此,单胃动物营养中使用这些方法检测出的营养性数值是被质疑的(Choct,1997)。分析总NSP和相应的单糖残基,可能是解释膳食纤维对玉米副产物营养价值影响更好的工具。

增加玉米谷物中淀粉利用率和提取率,会导致玉米副产物化学组成发生变化,更难评估其营养价值。Fairbairn等(1999)报道,NDF和ADF分别占大麦中消化能含量变化的68%和85%。然而,仍未找到一个全面评估玉米副产物中DF含量对其营养价值影响的方法。

本试验选用9种膳食纤维含量的玉米副产物,旨在确定最佳拟合膳食纤维(DF)组成,以评估DF含量对玉米副产品中能量、纤维和氨基酸消化率以及对能值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本试验方案由爱荷华州立大学动物保护和使用委员会批准(9-10-7024-S)。

1.1 试验设计 试验猪(PIC)采用单栏(1.2m× 1.2m)饲养,栏中配有半板条混凝土地板,喂料器和杯状饮水器。猪回肠末端装有Stein等(1998)设计的T形瘘管。手术恢复后称重,选取初始重为(25.9±2.5)kg的生长猪20头,并随机分配给10个处理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形成4期不完全区组设计。不同时期不重复饲喂试验日粮。每一个收集期,包含9 d适应期,2 d粪便采集期和3 d回肠内容物收集期。

1.2 日粮处理 日粮处理包含一个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表1),该配方满足或超过生长猪营养需求(NRC,1998)。70%基础日粮和30%玉米副产物组成9个试验日粮。试验中所评估的玉米副产物包括:玉米皮及其可溶物(CB-S;Poet Nutrition,Glenville,MN);玉米皮 (CB;Lifeline Foods,St. Joseph,MO);玉米干酒糟及可溶物(DDGS;DDGS-CV;Hawkeye Renewables,Iowa Falls,IA);脱脂DDGS (DDGS-RO;Hawkeye Renewables);未煮过的 DDGS (DDGS-BPX;Poet Nutrition,Hanlontown,IA);高蛋白干酒糟 (HP-DDG;Poet Nutrition,Glenville,MN);脱壳,脱胚玉米(DDC;Bunge North America,Atchison,KS);玉米胚芽粕(CGmM;Cargill,Eddyville,IA);和玉米蛋白粉(CGnM;Cargill)。日粮中还含有0.55%的Cr2O3作为内标指示剂。猪只每天饲喂相同量的饲料,约为自由采食量的90%。日粮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在07∶00和16∶00饲喂。每个收集期结束,对所有猪进行称重,并根据下一阶段调节试验日粮。

1.3 样品收集 9 d日粮适应期后,第10和11天,收集粪便样品,并储存在-20℃。在第12、13、14天收集回肠食糜,样品在-20℃下储存,以防止细菌降解。在每个试验期结束时,将回肠食糜和粪便样品在室温下解冻,并混匀,用于化学分析。回肠食糜样品在化学分析之前进行冻干。粪便样品于65℃烘箱风干至恒重(Jacobs等,2011)。风干的饲料、回肠食糜和粪便样品研磨,过1mm筛后进行化学分析。

表1 基础日粮和试验日粮的成分组成(饲喂基础)

2 统计分析

2.1 原料分析和正态性检验 通过混合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日粮成分为主效应(I),试验时期和猪为随机效应:

式中,Yijkl是某性状的观察值,μ是总平均数,τi是第i个原料的影响(i=1至9),Pj是第j个周期的影响(j=1至4,[0,σ2p]),Ak是第k个试验单元的影响(k=1至 20,[0,σ2a]),eij(k)l是与 Yijkl相关的随机误差(l=2至4,[0,σ2e])。

残差由公式[1]生成,用于检测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测试Ingred的影响,包括Kenward-Roger的近似自由度。Ingred的最小二乘均值用Tukey-Kramer估计和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2.2 原料中膳食纤维含量分析 该模型提出了包含原料中纤维水平影响的一种替代方法。在方程[1]的基础上微调公式,评估11种不同的DF组分。在该替代模型中,DF水平的线性,二次方,三次方影响代替了Ingred。模型如下:

式中:Yi j k l,μ,Pj,Ak,eij(k)l与公式[1]相同,Xi、分别是与DF含量相关的线性、二次和三次曲线影响。

2.3 纤维模型和原料的比较 方程 [2]对所有DF组分的拟合优度进行评估,确定最合适性状分类的DF组分,然后与该组分在Ingred(公式[1])模型中吻合度进行比较。用赤池信息标准(AIC)来衡量这些模型的拟合优度。AIC值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来计算并与不同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比较(Bolker等,2009)。

将每个性状的AIC值进行排名获得最适合的DF组分,该DF组分在一个性状类别中的AIC统计值是最低的。用平均值排序评估分类中11 种DF组分的整体吻合度。这些分析显示,分类中的每个特性的最佳吻合度将与通过Ingred得到的拟合优度进行比较。

表2 各原料的营养成分分析值(饲喂基础)

3 结果和讨论

3.1 玉米副产物的营养组成 所有猪只回肠远端瘘管试验成功且无并发症等。同一来源不同批次的玉米副产物理化分析成分相似(表2),这与Anderson等(2012)报道一致。不同原料营养组成成分的变化,反映了所用副产品及其加工工艺的多样性。

DDGS中NDF和TDF含量与先前报道相近(Anderson等,2012;NRC,2012),与HP-DDG中NDF和TDF含量相当。 HP-DDG中NDF和TDF含量预估比3种DDGS原料低,因为HP-DDG生产过程中已将玉米皮从玉米粒中剥离。然而,加工后可能又将玉米皮重新添加到HP-DDG中,因为HP-DDG中NSP葡萄糖残基含量比3种DDGS原料高,可能是因为麸皮中富含纤维素并具有高含量的NSP葡萄糖。HP-DDG中NDF的含量与NRC(2012)报道相似,但因加工工艺不同,其含量为16%~41%不等 (Kim等,2009;Robinson等,2008;Widmer等,2007)。很多相似的玉米副产物中纤维素含量不相同,如CB-S和CB。在CB-S中,玉米酒精蒸馏过程中剩余的可溶物加入到玉米皮中,NDF和TDF的含量是不含可溶物玉米皮的一半(Anderson等,2012;Sauvant等,2004)。 CGmM和CGnM中NDF含量分别为46.2%和12.1%,与Anderson等(2012)报道一致。但CGnM中NDF含量比NRC(2012)和Sauvant等(2004)报道的数值大。

理论上,TDF含量应该比NDF高,因为NDF中不含溶解于中性洗涤剂中的可溶DF。CB,CB-S 和DDGS中TDF与NDF的比值分别为1.05,1.11 和1.03,但其他6种原料中,比值从DDC的0.61 至CGmM的0.95不等。Urriola等(2010)报道,8种来源的玉米DDGS中TDF含量少于NDF,TDF 与NDF比值为0.79~0.91。在玉米及其副产品中大部分DF是不溶性的,因此对于NDF和TDF达成的共识就是它们可以检测相同的化学物质来换算。本研究中有3种原料中TDF含量大于NDF,除DDC外,TDF和NDF的值总体相似。Anderson等(2012)发现TDF与NDF的比值为:CB(0.94),CB-S(1.06),DDGS(0.79~1.07),HP-DDG(0.66~0.98),CGnM(0.75),和DDC(0.61),与本试验中的TDF和NDF值及其变化一致。同样,Campbell等(1997)报道,不溶性DF含量高的饲料原料中TDF和NDF含量存在差异,如玉米糠(0.90),米糠(0.94),花生壳(0.97)和solka纤维素粉(1.07)。

除CGmM外,总NSP值均较低,但与NDF和TDF值模式相同。NSP与TDF比值从DDC的0.48 到CB的0.87,但CGmM是1.01。总NSP值比TDF值要低,因为TDF中包括木质素。然而,在富含不溶性DF的饲料原料中NSP与TDF比值也有类似的变化,solka纤维素粉,花生壳,玉米麸,米糠中NSP与TDF比分别为0.52,0.55,0.61和0.75(Campbell等,1997)。

本研究报告中,NDF、TDF和NSP的比值预期值和实际值不一致,可能是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导致。例如,由Prosky-TDF法(酶-重量法Prosky等,1985)或Uppsala-TDF法(酶-化学法;Theander等,1995)测定富含不溶性DF饲料原料中TDF值,两个方法所得TDF值之间的差异如下:玉米麸(53.5 vs 42.8),米糠(17.2 vs 21.3),花生壳(76 vs73.4),solka纤维素粉(96.2 vs43;Campbell等,1997)。在低DF含量的饲料原料中差异更大,如DDC。

NSP的单糖残基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糖是最常见的残基,其次是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甘露糖。9种玉米副产品中总NSP大多由不溶性的单糖残基组成。尽管如此,在DDGS-RO,CGmM和CGnM中,大约有1/3的总NSP是可溶的。本试验中DDGS总NSP,NSP的单糖残基和不溶性NSP的含量与Widyaratne和Zijlstra(2007)报道一致。单糖结构上与形成玉米副产物NSP的多糖相关,如阿拉伯木聚糖,纤维素和半乳甘露聚糖(Knudsen, 1997;Choct,2002)。

玉米副产品中蛋白质(CP,7.5%~59.5%)和氨基酸差别很大,表3列出了CGnM中蛋白质和每种氨基酸的最大值。HP-DDG中氨基酸含量比DDGS更多,并与其他研究HP-DDG的数据相同(NRC,2012;Kim等,2009;Widmer等,2007)。DDGS的氨基酸组成与其他研究的数据也相似(NRC,2012;Almeida等,2011;Spiehs等,2002)。 CGmM 和CGnM中蛋白分别为20.6和59.5%,氨基酸含量接近预期值(NRC,2012;Almeida等,2011)。

表3 分析各玉米副产物的氨基酸(以日粮为基础)%

(未完待续)

10.15906/j.cnki.cn11-2975/s.20162309

S816.4

A

1004-3314(2016)23-0040-04

中国猪营养国际论坛是由美国动物科学学会、上海亘泰实业集团和上海优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凝聚全球科研力量,驱动猪业创新思维”为宗旨,力邀全球一流的机构、专家和学者,倾力打造一个动物营养领域具有国际性、前沿性和权威性的论坛。该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聚焦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通过专家学者和企业领导者之间进行开放建设性的学术探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整合全球动物营养领域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推动行业发展,创造和提升产业价值。 www.asaschina.org

猜你喜欢

副产物残基消化率
乙酰水杨酸制备实验副产物分析
人分泌型磷脂酶A2-IIA的功能性动力学特征研究*
基于各向异性网络模型研究δ阿片受体的动力学与关键残基*
苎麻副产物复配育苗基质对番茄育苗的影响
水介导的通讯路径对脂肪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残基片段和排列组合法”在书写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的应用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如何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2020.8.20 生物帮)
三氯氢硅副产物氯硅烷废液的处理方法研究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