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个并不“真实”的电影故事

2016-12-26孙信理

电影 2016年7期
关键词:鲁迪菲利普斯帕特

文/孙信理

榜 单

10个并不“真实”的电影故事

文/孙信理

“真实故事改编”这几个字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电影最大的谎言,就像是广告里的广告词,吸引着不知情的观众买单。因为我们都知道,好莱坞素有“添油加醋”的习惯,有时候是历史太过单调,为了吊起观众的胃口不得不“曲解”一下事实。而下面这10部电影都不是无名小片,都脱胎真实,但是为了艺术,导演都在其中做了自己的处理,其中到底还有多少真实成分?来一起掀开电影的假面。

《鲁迪》(Rudy1993)

这部橄榄球运动的经典励志片,插曲曾一度是美国橄榄球大联盟的标志配乐。还记得电影中的那个场景吗?当队员们把自己的球衣扔到教练戴文思的桌子上,就为了换取鲁迪参赛的资格?还有观众大喊鲁迪的名字这些桥段?饶了我吧,在现实中,这些真的都没有发生过。乔·蒙大拿是鲁迪的队友,他这样跟《体育画报》的记者说:“记住了,那只是部电影,不是事实。观众没有叫喊,也没有人扔他们的球衣。他的确出现在赛场上了,赢了那场比赛。”

02《冰血暴》(Fargo 1996)

要知道这个故事并非像电影开头字幕所说的那样改编自发生于1987年的明尼苏达州的“真实事件”,所以影片结尾非常聪明地打上了“免责声明”。科恩兄弟的剧本的确借鉴了一件真实犯罪,不过他们始终拒绝说到底是哪宗案子。(是不是听起来更像是骗人了?)

03《逃离德黑兰》(Argo2012)

2012年,本·阿弗莱克凭借这部电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但是,在影片呈现策划人质营救计划的过程中,大大削弱了加拿大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毕竟人质被滞留在加拿大大使馆内)。没有人比时任总统的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更有发言权了,他说:“百分之九十的功劳应属于加拿大,他们贡献了这个主意以及完美的计划。而这部电影几乎全把功劳算给美国CIA。”卡特特别提到维克多·加柏(Victor Garber)扮演的肯·泰勒(Ken Taylor),在他看来,这个人是值得每个人记住的大英雄。

04《狐狸猎手》(Foxcatcher 2014)

影片描写了约翰·杜邦(John du Pont's)谋杀奥运摔跤手戴夫·舒尔茨(Dave Schultz)的故事。银幕上大部分故事都是准确的,但制作人仍旧在时间线以及角色的关系上做了一些自由修改。比如杜邦迅速就被警察逮捕了,现实中,一个百万富翁可以毫无难度地藏匿于家中与警方对峙多日。影片也没有展现戴夫·舒尔茨从加入“狐狸猎手”(这是在1989年)到他的死亡中间,到底过去了多少年。1996年前后,杜邦开始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宣布取消对他的团队一年40万美元的赞助。而不是像电影中说的,在杀死戴夫前几个月。看起来马克离开这里之后就远离了摔跤,但在哥哥被杀前几年,他一直都在杨基大学执教。更主要的是影片遭到原型人物马克·舒尔茨先褒后贬的吐槽,他曾就影片中一幕具体场景发表意见:“电影留给观众一种感觉,在杜邦和我之间可能发生性关系的暗示,这令我恶心,这是个侮辱性的谎言。当读到三四篇影评都是这样解读这场戏时,我觉得电影对我的形象造成了误解,他们应该开新闻发布会,澄清这件事,否则的话我就自己开。”

05《美国狙击手》(American Sniper 2014)

这部电影有掌声也有争议。评论界认为,现实中的克里斯·凯利(Chris Kyle),美国历史上的神枪手与演员布莱德利·库珀(Bradley Cooper)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曲解在穆斯塔法这个人物身上,也就是凯利的敌人。在他的回忆录里,穆斯塔法只有一段描述,而在电影中则作为一个长期目标存在着。书中,穆斯塔法在足有2000码的射程外,这个距离相当于一个人扛着火箭发射器才能射中他。同理,凯利的朋友瑞恩·乔布(Ryan Job)在被击中后仍旧在世了很多年,真正夺取他生命的是手术后的并发症。

06《弱点》(The Blind Side 2009)

2009年这个改编自迈克尔·奥赫的故事让桑德拉·布洛克拿到了一座奥斯卡,也启发奥赫出了一本自传以正视听。比如他说,李·安妮·托易并没有教他如何打橄榄球,“真的不是这样的,我一直都是在自学这项运动,从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奥赫说:“我觉得影片更像是把我描绘成了一个傻子,而不是个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训练的孩子。当然,昆东·亚伦(片中扮演他的演员)的表演非常好,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导演非要选择让我必须要让别人教才知道什么是橄榄球。”

07《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 2001)

当拉塞尔·克劳遇到约翰·纳什。但是,这绝对是一部高度虚构的电影。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从来没有参加过麻省理工学院的惠勒实验室,因为这个实验室根本就不存在。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身份是一名讲师。纳什也从来没有为国防部工作过。这部电影里,纳什成为一个父亲,现实生活中他也的确是个父亲,有一个非婚生的孩子,他还抛弃了孩子的母亲。最大的谎言就是,诺贝尔从来没有给纳什发表获奖演讲的机会。

08《极速风流》(Rush 2013)

这部描写F1方程式赛车手的故事的电影对历史进行了夸大。最大的一个谬误是詹姆斯·亨特和尼基·劳达被描绘成是水火不容的竞争对手,其实他们俩是很好的朋友,还曾一度在伦敦分享过同一间公寓,经常出去喝一杯。真实生活中两个人的故事类似一部相爱相杀的同人剧,比如亨特在夺得年度总冠军后说:“不论按哪条人文规则,我都不应该成为一位F1的世界冠军。”而劳达也在后来的场合里说过:“我的确一直在嫉妒他。”亨特从来没有打过记者,即便这场戏看起来还挺酷的!

09《菲利普斯船长》(Captain Phillips 2013)

影片根据2009年马士基·阿拉巴马号被索马里海盗劫持事件改编,讲述菲利普斯船长的英勇故事。然而,当时那艘船上的船员指控这位船长并非什么大英雄,甚至说:“没人想跟他出海。”据这位船员说,菲利普斯几乎是向海盗发出了邀请,因为他无视安全协议,航行得离海岸太近。

据说菲利普斯已经收到多封电子邮件,警告索马里海盗在增加。这些邮件告知,船必须远离海岸至少600英里。船员们还声称,他们忍受了两次海盗袭击,而不仅仅是一次。总工程师麦克佩里,在电影中只是个小角色,实际上却是最英勇的,他带着楼下的队伍,将自己和突袭的海盗一起锁在船的下层,英勇搏斗。

10《云中行走》(The Walk 2015)

是的,菲利普·帕特在两座双子塔间的高空行走是真实的,他甚至来回走了好几次,还做了花式表演,就像泽米斯基在这部电影里拍的一样。尽管我们并不想错过这场精彩表演的每一个小细节,几年后还有人拍了一部帕特的纪录片,但不得不遗憾地说,当他选择走钢丝的时候,整个事件并没有影像记录。泽米斯基和他的团队做了大量功课,所以还原整个走钢丝的过程都是真实的,包括高空中钢丝的晃动和那些基本的安全措施。但是帕特说自己从来没有在表演中得到过嘘声,所以他那第一次表演落入湖中,显然跟真相有出入。而帕特是在杂技团排练中从高空摔下,严重受伤。帕特和他的团队为了这次冒险先后三次来到纽约做准备,电影中则是一击中地。还有影片解释的帕特与安妮分手的原因也很牵强,要知道这个女人跟你飞过半个世界,就为了帮你实现你的梦想,却因为你选择留在这里而分手?!太扯了!

猜你喜欢

鲁迪菲利普斯帕特
宠物龙虾
布兰登也会长大
警钟
教学数字
菲利普斯曲线
健身转移器
不给礼物就捣蛋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简单中国实证研究
你是他的亲戚吗?
无腿少年成运动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