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6-12-23杨刚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自律性集体主义初中生

杨刚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随之有了新的要求和变化。班主任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作为一个集体的管理者,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实现新课改目标的责任。班主任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班级环境,维护和谐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班主任

在学校教育中,班级管理是实施德育、开展教学和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代学生大都生长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普遍具有“90后00后”的社会特质,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甚至抵触因素。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成长之旅的性格发展转型期,有人戏称为“心理叛逆危险期”,这就给班集体管理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笔者从实践中总结认为,作为一名兵头将尾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与时俱进、以生为本的科学理念,掌握长袖善舞、驾驭自如的工作艺术,拥有包容有度、刚柔相济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爱在其中,乐在其中。”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集体主义感的缺失和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具体内容如下。

1.青春期的叛逆心理。

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是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初中生现在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心理随着这个年龄段自身的变化而变化,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使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具体表现为对班主任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个时期的学生大多表现出独立的欲望,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由于心智不太成熟,容易出现偏激心理,影响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

2.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初中生由于学习环境、科目难度、生活节奏的增强,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较差,厌学心理明显,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初中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少量存在着反感学习的学生,如果管教不严就很容易造成其学习目标缺失。

3.集体主义感的缺失。

集体主义感的缺失是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瓶颈。当前,初中生的集体主义感缺失,往往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在学校教育方面,由于缺乏班团活动,学生在与班主任、同学相处时,仅能从个人角度出发,对集体主义的认识不够,导致班级的管理不容易开展,学生的协作精神不强。

4.学生的自律性较差。

初中生好奇心比较重,自律性较差,不受约束,严重阻碍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学生的自律性较差使得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陷入困境。目前,有些初中生没有养成自觉学习习惯,学习主要靠老师督促、检查、指导,获取知识主要是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仍然沿袭“传承式”的方式,导致学生的自律性较差。

二、改善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

1.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班主任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班主任必须加大力度学习专业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处理学生问题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其次,班主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当遇到学生违反校规等逆反行为时,班主任一定要冷静处理,绝对不能武断,忌用激烈的言词批评学生。再次,班主任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2.选好班级学生带头人。

好表现、好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而无功利观是初中生的一大特点。为了维护他们的愿望,支持他们这种良好的上进心,在选取班干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各自特点特长,各尽所用。每一班干位置尽可能选两个,并且把各科的课代表也定义为班干部,这样班里学生有一半以上都是干部,很多人都能得到锻炼,同时,一些班主任忽视或管理不到的“死角”,通过班干得到及时处理。布置工作时,要求班干部各负其责,并教给他们一些方法,教育他们以身作则,全面发展,热心为同学作好事,时刻注意自己在班级的影响,让他们在班级工作中起传帮带作用。通过分工合作,大家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他们感染其他学生,从而达到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氛围。

3.通过博客、微博等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的高新技术都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博客、微博等是班主任拉近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有效途径,能够对学生的成长情况进行跟踪,班主任老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初中生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不喜欢与人进行当面的交流,但是在我国比较热门的BBS上,却时常能看到初中生留下的痕迹。班主任老师可以建立有关自己班级的讨论群,在活动开展之前,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意见,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引发学生去讨论一些比较关注或者热门的话题,通过聊天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态变化,打破空间上的阻隔,实现零距离的交流,增加初中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浓厚度。

三、努力打造班级文化,引领学生有效创设温馨和谐的群体环境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一定目标指引下,经过师生共同参与而创设的有利于促进班级全面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如果说制度公约是硬性力量的话,那么班级文化则是软性实力的引领促进因素,而且从长远来说,它能从根本上对班风学风产生直接性的重大影响。比如,定期组织学生共同畅谈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并在周围环境中寻找确立自己的学习榜样,把学生的进步理想与班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争取相关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动手创作班歌班曲并进行“每天一唱”,以不断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再如,定期召开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像“班级就是我的家”“我为班级献一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友谊、友爱、友情”“凝聚群体智慧,共建和谐班级”等等;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班级日记和(班情通讯)等各类平台阵地,努力创设促进学生学习,有益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此外,班主任还要注重发动班委会和团支部等核心骨干力量,大力开展典型辐射和以点带面的推促活动,全力构建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自我促进、自我提升形式,不断放大教育效应。

参考文献:

[1]杨雪梅.浅谈如何当好初中班主任[J].科技信息,2010(34):712.

[2]叶福香.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J].成功(教育),2010(12):148.

猜你喜欢

自律性集体主义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心理诊所
心理诊所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艺术自律与人的觉醒
——《艺术自律性研究》评介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当代集体主义的现实困境及其主体性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