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6-12-23姚威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

姚威

摘 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感丰富的文章,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该学科的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关键词: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初级阶段,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新时期要求小学生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条件,同时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小学生自身的原因。

小学生自身性格以及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很多小学生的性格孤僻,不爱与同学交往,在学习上也不与教师沟通,导致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还有的小学生胆小懦弱,对任何事物都有恐惧心理,最终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小学生的性格决定了他们成长的速度,积极阳光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相反则接受能力较差。另外,由于遗传因素,会使小学生出现相貌不佳或者智力偏低的情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小学生由于自卑而出现心理问题,他们担心会受到同学和教师的歧视。处在童年的小学生身体发展还不平稳,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心理波动很大,他们还不具备较为完善的自我调节能力。

2.小学生家庭的原因。

家庭是每一名小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所以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也与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家庭氛围的和谐与否对小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都有重要的影响。首先由于父母的溺爱,会使小学生养成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在学校里对同学也是蛮横无理,受到委屈就无所适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容易诱发小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父母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和期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爱的误区”。同时,家庭氛围不和谐也是造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父母离异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因为离异破坏了小学生的正常生活,孩子大多通过法院判决来决定去留,这样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3.学校和社会的原因。

小学生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的期望也越来越多,所以,很多小学生由于受不了这种压力而出现了心理疾病。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许多教师过分要求小学生,造成他们心理高度紧张,对学习失去兴趣。小学阶段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课,即使有的小学设置了心理健康课也都是有名无实,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安排学生上自习或者是自己看书,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另外,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过早地感受到了社会的艰辛和压力,使得他们从内心对社会产生恐惧。还有社会上一些人的道德水平低下,不健康的事物在广泛流传,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冲击,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小学生传递正能量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真诚地面对学生,通过沟通交流与小学生成为朋友;积极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给小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会使小学生身心愉悦,减少情绪的波动,增强学习效率。语文教学更需要注重平等,因为小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教师不能凭借单一的标准就判定小学生的好与坏。在语文课堂上,我鼓励小学生大胆发言,直抒胸臆,并给小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经过多种语文实践活动的锻炼,班级中的小学生都充满了正能量,都非常愿意上语文课。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倾听。小学生的思想很单纯,他们的观点有时候虽然很幼稚,但却是发自内心的想法。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尊重小学生。语文教师要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小学生的健康人格和阳光心态。教师在教学上要尽量挖掘教材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用饱含人文情怀的魅力去感染小学生。

三、善于培养小学生合理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小学生的情绪变化快,有时精神饱满,有时低沉失落,有时自信,有时彷徨。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激励小学生发挥主动性,让小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有动力,有勇气,我在教学中会给小学生设立目标,引导小学生脚踏实地,避免消极情绪的出现。当小学生能够感受到目标存在的时候,他们也就逐步的长大了。比如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励志故事,我会选出比较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故事跟学生分享,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快乐、幸福、满足,从而使他们对生活充满期望。同时,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小学生的个性,培养小学生养成广泛的爱好,从而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了调动课堂氛围,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小活动,比如成语接龙、背古诗等,调动平时不爱发言和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小学生的积极性,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让小学生不自卑,有激情,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

四、鼓励小学生寻找支持,善于与学生互帮互助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多种途径,比如可以鼓励小学生寻找支持,如当学习中或者生活中出现心理难题的时候可以找到语文教师。这时,教师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给予学生支持,帮助小学生走出阴影。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活跃起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当学生能够互帮互助时,他们也就对教师、对学生、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布置语文作文任务的时候,我经常会让小学生写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励志作文,比如关于感恩、表扬等,让学生通过写作文更加注重心理健康。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向小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摸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学法.语文素质教育新探.大连出版社,1999.1.第1版.

[2]王增昌.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第1版..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