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与指导

2016-12-23汤会斌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意识探究语文

汤会斌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就昭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新审视语文课堂教学,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实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必须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首先要改变课堂教学的主体,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内涵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1)学生求知欲旺盛,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2)主动引导学生走进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定,自主确定学习进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和学习进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那些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做出选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进度,学得快的可以拓展阅读大量课外材料,学得慢的能“保底”就行。(3)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4)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及时做出调整。当然,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更不能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此时,老师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地提出建设性意见。

“合作学习方式”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可以是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消息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1)使小组合作开成为可能。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2)积极引导,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愿意学习,才能学得好。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能感到学习是具有意义的。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创作、表演,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们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从而也激发了集体学习语文的兴趣。(3)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成员要有分工,且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最好让小组成员扬长避短,可以起到互补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欣赏同学的学习成果,为别人的成功由衷地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4)为合作学习创设机会。在上每节新课之前,精心制作适合学情的导学案,印好并发给学生,导学案的内容安排上可先给学生出示几个预习提纲,将生字、新词的掌握,课文读通、读懂等任务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让学生将预习的成果在小组中予以交流。这样不但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机会,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丰富了课堂教学中有关知识资料的准备,让学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增强了预习效果。在教学重点和难点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5)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听、说的习惯。教学实践当中,发现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有些学生害怕出错,不愿发表意见,结果在合作学习时往往只是个别学生唱主角。针对这一现象,要尽量鼓励学生勇于交流,积极参与,让学生乐于学习,并且给后进生多一点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我时刻提醒学生要学会互相尊重,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有序地参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善于鉴别、思考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往往是各抒己见,要经常鼓励学生要学会鉴别、思考他人的见解,对他人好的见解要学会赞赏和欣赏。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而且可以融洽同学之间的感情,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条件。

语文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1)培养探究学习意识。利用好奇心,引发探究意识。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好求谋解”来增强其探究意识,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由敢问到会问,并尝试着去解答自己提出的疑问,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或“理所当然”的想法中找出矛盾,展开问题,训练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鼓励独特见解,巩固探究意识。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探究意识。(2)教给学生自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后,那么在课堂上会很踊跃地发问,要让学生明白哪些问题对掌握课文内容真正有帮助,我们才来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问题,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的途径。可以是读思结合,可以是思议结合,也可以是合作讨论,探究问题。(3)为学生探究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建立平等对话、合作理解的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新的课程标准既已为我们走出教学困境指明了方向,大力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将这一理念真正落实在每一堂语文课上持之以恒的时间下去,将会真正实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意识探究语文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