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中的朗读训练

2016-12-23尹凤桐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多样化朗读语感

尹凤桐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的轰轰烈烈,我们必须承认前进是大趋势,是毋庸质疑的,但前进与问题也是相伴相生的,在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就是暴露出的问题之一。在本文中,笔者简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明确朗读目的,加强语感训练。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维持学生的朗读兴趣。三朗读形式多样化。四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评价。

关键词:朗读;语感;师生关系;多样化;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也特别强调读的重要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对朗读重要性很好的诠释。从孔子到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千年来他们更是注重让学生认真朗读范文,以至融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之中,从而受到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学到知识,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如何才能让学生会朗读,爱朗读呢?下面是我的一己之见。

一、明确朗读的目的,加强语感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 是一个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是人们感知、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方式和结构,是一 种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所有的言语 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任何人不可能根据所用词语的理性含义和范畴以及相关句法规则来理解和生成句子, 而必须主要凭借语感的同化、顺应作用。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如何提高 学生的语感素质上。语感素质有高有低,因人而异。儿童在进学校读书之前就已形成母语语感,但儿童的语 感是浅层次的,只限于日常会话、交谈等,其语感素质有待提高。语文教学的任务不是抛开语感这一基础另 起炉灶,从头教授语言知识使之转化为语言能力,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读写听说实践,致力于提高学 生的语感水平。朗读是听读 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往往语文水平也较高。因为朗读水平最终反映出对课文的分析理解的能力,反复朗读能使许多优秀篇章储存在大脑里,无形中也增强了语感,这反映在写作中表现为语句的连贯、流畅与词汇语言的丰富,反映在口头表达上就表现为语言的自然、清晰、得体。

二、朗读形式要多样化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运用的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不到位时,宜采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宜采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或感情较浓的课文时,宜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如我教《女孩儿乌塔》一课时,请两位朗读水平较好的男女生分别来朗读乌塔和作者的几次对话,乌塔的独立自主,见多识广,知识丰富,学生那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全班同学都进入情境,对于不同的文章,分角色朗读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让个别男女生分角色读,可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分角色朗读。

配乐朗读。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配乐朗读的乐声不能太响,以免产生负面影响。我在教学《水乡行》最后结束时采用了《渔舟唱晚》这首乐曲,再配以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道的课堂效果。

三、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善语文课程评价必须从加强最基础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开始。所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朗读训练中我尝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尊重个性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首先,教师评价。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其体验成功的滋味。如在朗读《水乡行》中 “要找人,稻海深处,一步步,踏停蛙鼓””读后我这样评价:“多有意思.”” 真是妙趣横生!” “这不正是辛弃疾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趣吗?”等等。但评价也要适度,不泛滥,要真实,要发自内心,只有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才是最具感染力的。

其次,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非语言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地抚摸,还有夸奖时竖起的大拇指等等,在适当的时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认为,鲜活生动的语文课堂就应以读为本,把朗读当成课堂上最经常,最重要的工作,要在正确、流利、速度、表情等方面给学生朗读以及时的指导。朗读中能识字,朗读中能学词,朗读中能积累语言,朗读能形成语感,朗读中能学会说话,能学会作文,朗读能训练思维,丰富想象,朗读中能启迪智慧,学会做人,能使人受到美的陶冶。今后的阅读课堂我会继续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这方天地中自由自在地朗读!

猜你喜欢

多样化朗读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