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成因的探究

2016-12-23苏艳春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责任感思想品德小学生

苏艳春

责任是人的根本,是一切道德的源泉。正是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人类的价值和尊严才得以体现,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义务。当前我国农村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突出,有以下现象:学习马虎、做事不认真、生活草率、过分关注自我、心中无他人、集体主义淡薄、做事不计后果等一系列责任意识淡薄。那么,农村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的成因有哪些呢?

一、农村家庭教育水平低,是农村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根源

1.部分农村孩子是“留守儿童”,由“代理家长”管理,使孩子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机会。

有的孩子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做生意较多,而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带,农村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这种隔代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过去家庭条件差,当时的父母极少宠爱孩子,现在祖父母把那一份宠爱加倍地给予了第三代,造成了溺爱。有些祖父母在带孙子孙女时担心出差错,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同时,祖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农村很少接触新事物,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隔代教育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影响孩子个性和责任感的形成。而家长为了生计而长年奔波在外,他们忽视也忘记了更重要的事情——对子女的教育。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满足了子女对金钱的需要,孩子就会好好学习,自己也尽到了责任。家庭教育是无法用金钱弥补的,孩子心灵扭曲,孤僻、任性、倔强,“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观念在孩子的大脑中萌芽。

2.个别学生家里是暴发户,孩子在家中娇生惯养,把孩子应负的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事事包办代替。

于是“孩子要学习,家长前边挤,孩子要动手,家长先伸手”孩子们逐渐丧失学习、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久而久之,便会萌发这样的念头:我的一切事情都由家长安排、代劳是天经地义的事。看来,家长任意剥夺孩子的自由,把孩子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扛,是造成小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关键原因。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同时,农村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配合和协调,致使学生德育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二、部分农村学校片面追求学习成绩,忽略德育

学校教育是较之家庭教育更为直接、系统的教育,学校都很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往往忽略责任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们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着“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一切自然好”的思想还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的心中,要转变它可说是任重而道远。尽管目前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这样一个新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小学生责任感薄弱,还是一个摆在眼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诸多研究发现,责任感强的学生在校表现为学习自觉努力、勤于思考、作业认真、乐于接受并自觉完成任务。这就更加迫切地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责任感的培养。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贫乏,方法陈旧,学生缺乏兴趣,缺少实践活动。例如主题班会的准备,从确定主题、选择材料到编选、排练,需要学校、任课老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力量的配合,其难度大而被抛弃。思想品德教育评价制度不到位,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评价没有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具体优缺点。小学生有责任感的表现得不到表扬,反面的批评不到位。个别老师师德差,如一些学生反映强制补课、收资料费,给学生很坏的影响

三、农村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我国已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与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步发展带来一系列思想层面的混乱:价值观、世界观、生活方式、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自私自利、人情淡薄、信用丧失、追名逐利、奢侈浪费、贪赃枉法等一些道德问题已有泛滥之势,而我们的学生身处这个社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不良现象的冲击,久而久之,成人们的那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自然会在他们身上出现。

未成年人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认知能力较差,人格不健全,其辨别能力、自制能力不强,情绪容易冲动,思想容易偏激,思维容易产生片面性。他们不能客观的、理智的对待各种事物,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过于简单,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的估价和评断。

农村学生活动范围小,没什么德育场所。互联网的普及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开发未成年人智力、娱乐身心的同时,也在传播着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使身心发展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自律观念不强,经受不住诱惑,常常沉迷于网络游戏,抽烟喝酒、聚众赌博、滋生是非,影响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致使学生缺乏理想,不思进取奉献,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严重缺失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责任感思想品德小学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责任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