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12-22张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3期
关键词:感叹句创新能力创设

张莉

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从政府到科学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培养创新人才是许多国家加强综合国力的共同战略性选择。培养创新人才是进一步实施和深化素质的关键期。因此,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对创新教育进行的一些尝试,谈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

创新,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产品的活动。对中小学生来说,创新的能力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方式,非常广的想象力,以及在学习上创新性地运用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和搞小发明、小创造等。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情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1.建立师生双方平等和谐的关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良好、民主的伙伴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形成人际关系的某些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学有所得。即使是差生,回答问题错了,我也不一味地批评,而是以鼓励为主。比如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Will you please? Shall we?等,再加上脸部表情和目光交流,恰倒好处地作用于学生,给他们鼓励、勇气或暗示。

2.不断创设情景,进行情景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实物、挂图、模型、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身临其景,学到活的语言,同时产生师生情感共鸣。例如在学习Shopping时,我让学生带一些香蕉、橘子、苹果、梨等,结合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等,学生就很容易地学会了Would you like? How many?等句型。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所学的内容,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避免了学英语枯燥无味的感觉,提高了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1)我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口说英语。每节课上,我安排5分钟时间进行“Free talk”或给一个“topic”进行口头小作文,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扩大了词汇量。

(2) 转换角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组织者和领导者,传道授业,学生是要填满知识的容器。而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我们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思维的良好环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愉快活泼地成长。

(3)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诱导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一次我教感叹句,结合课文学到的dictionary,我指着预先准备好的一个大袋子问学生:“What is this in it?”学生有的猜是录音机,有的猜是书,有个学生说:“It is a dictionary.”我夸他说:“Oh , how bright you are! Look ! What a big dictionary it is! How big it is!”由于我拿出的是一本大词典,加上夸张的语调和手势的配合,反复地说了几遍后,学生基本能猜出大概的意思。接着我随意地拿起一个学生的小字典,学生一下子哄笑起来,情不自禁地跟着我说:“How small it is! What a small dictionary!接着我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写下这个感叹句,又引导学生评价这个学生的板书,学生们说:“How good his handwriting is!”由于我注意了方式的多样化,高度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只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就使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感叹句这个语法项目。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用英语组织教学

用英语讲课,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用英语回答问题,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检验一下自己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使他们不断产生学好英语的欲望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讲故事法

故事富有教育意义,情节引人入胜。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报刊杂志现成的故事,也可以自己编写精悍的故事,让其他学生听。然后在此基础上评出“故事大王”,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游戏法

让学生按照给顶的程序、要求、规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同时他们的创造能力通过活动表露出来。

(4)情景创设法

教师给出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内容,如买东西、看病、问路、打电话等,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5)竞赛法

教师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照某一特定的功能(如问路、看病等)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对话、演讲、讲故事等方面的比赛,并对优胜者进行一定的奖励。它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而且培养了机敏的思维品质。

面对21世纪知识济济时代的到来,面对提高人才素质的迫切要求,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重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就应该具备在继承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教育的素质。要培养新型人才,教师必须树立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教师还必须是复合型教师,要知识面宽、能力强,要能把各科知识综合运用,教法灵活多样,讲求革新,大胆探索适应新教育的路子,为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责任编辑 曾 卉)

猜你喜欢

感叹句创新能力创设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感叹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直面中考题 感悟感叹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感叹句”会场采访记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