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绸都·丝韵》谈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2016-12-19梁兰黄冠

今传媒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客观性非遗真实性

梁兰++黄冠

摘 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种多样,但很多传统工艺、文化形式不能及时的得到保护和发展,传承与创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纪录片因其特性成为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手段。笔者通过一年以来对南充丝绸的记录对非遗类纪录片的拍摄进行了总结,以制作的非遗类纪录片《绸都·丝韵》为例从真实性、客观性以及艺术性等方面展开对非遗类纪录片创作的讨论分析。

关键词:非遗;纪录片;真实性;客观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08-02

纪录片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直观性、真实性特征和记录、传播功能,成为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何才能表现出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呢?接下来将以非遗类纪录片《绸都·丝韵》为例,从真实性、客观性以及艺术性等方面展开对非遗类纪录片创作的探讨与分析。

一、“求真”——真实性的再现

1.反映“真实生活”。纪录片是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进行的素材采集以及创造,客观的反映生活中的人事物等一切,通过镜头将内容呈现在观众面前,真实的记录原生活形态。真实性是纪录片与其他类型影片的最大区别,也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体现。通过遵循客观原则,真实的反映生活,不仅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达到震撼的视觉效果,更能起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用。

《绸都·丝韵》是一部记录南充丝绸历史的纪录片,以时间为线索,当中的情节发展都是以六合丝绸为主线开展的,六合丝绸百年历史是中国近代丝绸发展的缩影,通过对六合丝绸的记录反映出中国近代丝绸的发展历程。片中事件的叙述和情节的发展都是通过普通的丝绸工人来进行的,自然而然地他们也就成了纪录片的主人公,影片围绕着他们的叙述、回忆及思想进行主题的提炼与升华[1]。纪录片中画面都是来自于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特别是那些在生活中勤劳朴实的劳动者,给人一种朴实之感,即使是单纯的语言和画面,也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感染性。

2.投入“真情实感”。在拍摄以及制作过程中,要将创作者的真情实感融入到片中,也就是说在创作中投入编导意识,这样才能通过镜头画面将所要传达的情感表现出来。编导意识存在于创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比如题材选取、素材拍摄、后期制作等,对提升纪录片的深度与广度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创作中不能先入为主的进行创作,应该应用画面来描述表达情感,多视角的呈现事实,客观的发现和展示事物本身,给观众更多的空间思考,而不是主观强加个人意识。

在《绸都·丝韵》的拍摄过程中,我们走遍了整个南充,东到中国绸都博物馆,西到千年绸都第一坊,北到四川六合集团,南到丝绸文化主题公园,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都记载着南充丝绸的过去(如图1所示),我们在拍摄各种画面的同时,也用镜头记录下了其背后深藏的历史。整个片子从各个方面和不同层次将南充的丝绸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丰富的画面资料、用心编写的稿本再加上精心的后期制作,使整个作品充满和谐,在适当的旁白解说中,观众能够直接感受到创作者通过画面想要传达的丝绸文化情感,在展现南充丝绸的深厚文化积淀的同时,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达到对南充丝绸进行保护的呼吁作用。

3.坚持“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在创作过程中,要把握好两个真实之间的度。虽然《绸都·丝韵》中的画面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中,但其实每个镜头、画面都是经过仔细雕琢过的。整个镜头的拍摄既遵循了人们普遍的视觉习惯,也利用了景深和细节镜头来表现出人们平常未曾看到的视觉效果。通过艺术手法从不同的层面展现出南充丝绸的历史之美,给予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整个片子以时间为线索,利用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即剪辑)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进行剪辑,将南充丝绸的文化之美通过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角度进行展现,而在音画和剪辑节奏的搭配中注重轻重缓急的韵律感和韵味感,使整部片子松弛有度,再搭配恰到好处的旁白,为整部片子奠定了厚重文化底蕴的感情基调,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让观众走进南充丝绸,了解南充丝绸。

二、“扬善”——客观性的表现

1.展现深切的“人文关怀”。《绸都·丝韵》是一部以记录南充丝绸为主题的纪录片,但片子的表现重点不仅是记录南充丝绸本身,通过对丝绸的描写,更表现出了普通丝绸工人们的勤劳善良朴实,这部片子中蕴含着较强的人文关怀,片中的主人公是普通的丝绸工人,通过对他们的生活、工作多方位、多角度的拍摄和选材来创作影片(如图2所示),从中传达出丝绸与人、丝绸与社会、丝绸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恩,最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永恒话题,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2.选取动人的“平民视角”。在《绸都·丝韵》中我们选择普通的丝绸工人为主人公,通过表现他们的生活、工作来表现南充的丝绸文化,以及利用他们的口述从中挖掘出潜藏的历史侧面和真实,比如,讲到南充举行丝绸节的盛况情景(如图3所示)。20世纪90年代,是南充丝绸的鼎盛时期,1990年8月25日,南充举办了首届丝绸节。虽然已经过去26年,但很多南充人依旧清楚地记得这个让南充丝绸人振奋的日子。“当时文化路成了一条商业街,街边全部都是展棚,各种南充土特产、本地商品琳琅满目,丝绸节那几天,文化路人山人海,堪比今天节假日大景区里面的游客。”

这些事件的经历者和参与者(如图4所示),通过他们的描述让历史显得更加的真实可信,也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距离。充分利用同期声平民视角的平实表述,在平实的叙事中表达思想、传递情感,这种拍摄手法更容易引起和观众的共鸣,使故事的讲述可感可信。

三、“弘美”——艺术性的传达

1.“音画共融”的形式之美。《绸都·丝韵》中宏观与微观画面的拍摄,再加上同期声、旁白以及背景音乐等元素的恰当使用,使这个纪录片充满了人文艺术的味道,达到了“音画共融”的效果。例如,在一开始介绍南充丝绸的时候镜头略过了南充的嘉陵江畔,西山塔顶,栽桑养蚕场景……(如图5所示)此时的旁白解说词为:“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合栽桑养蚕,具有3000多年的蚕桑历史,素有‘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美称……”在包含情感的背景音乐中,观众既能直观地看到南充的人杰地灵,又能使透过画面感受到南充的丝绸文化。画面、解说与背景音乐的融合与巧妙运用,营造出了本片的意境,使观众随着镜头仿佛经历了一场时空之旅,营造出一种美妙的人文艺术效果。

2.“神形兼备”的内蕴之美。通过对普通丝绸工人的动作、语言的记录来塑造和传递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种利用朴实简单的表达方式来凸显出片子的内涵的手法是非遗类纪录片的一贯方式。《绸都·丝韵》通过对工人们在车间中的生产场景的记录来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丝绸(如图6所示),以丝绸为载体将勤劳善良的南充人民的朴实和宏大的民族精神蕴含其中,使其不仅是一部记录南充丝绸的纪录片,更是一部蕴含着中国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纪录片。从片中可以看出,对工人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其中更饱含着他们对南充丝绸的热爱,普通简单的行动话语,将那浓浓的情感传达了出来,使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行动背后的深厚情感,领悟到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通过对《绸都·丝韵》这部纪录片真实性、客观性以及艺术性等方面创作理念和手法展开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当代的非遗类纪录片创作中,在保证作品真实性的基础上还要加上创作者的编导意识,使片子内涵更加饱满,即在真实性的前提下,既要关注片子的表现手法,也要注重片中蕴含的人文情怀,最终是观众的身心都达到美的享受。

同样,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能够表现出非遗的特点,也能利用影像化达到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播,它有机地将真实和美结合在了一起,成就了自身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和传播媒介的魅力和作用,这注定使它在保护非遗的过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非遗类纪录片的拍摄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参考文献:

[1] 葛畅.浅谈当代纪录片创作如何达到“真、善、美”的融合——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1):90-91.

[2] 安娜.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青年记者,2015(2):70-71.

[3] 董佳丽.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纪录片可视性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 刘培.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纪实性与审美化[J].电视研究,2014(8):69-71.

[5] 鲍梦雅,张昊,欧阳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的若干思考——以获奖电视纪录片《郝氏泥塑》为例[J].科技资讯,2015(5):240-242.

[6] 吴斯.谈纪录片创作如何运用声音元素——以《KJ音乐人生》和《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当代电视,2015(10):28-30.

[7]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从历史中探寻真正的价值——谈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构思[J].中国电视,2015(12):9-10.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客观性非遗真实性
浅析历史的客观性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聚焦以能力立意的六种“客观性”函数问题
科学建构论的相对主义立场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高中生物教学的客观性评价问题探讨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