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北方部分省份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感染状况分析与建议

2016-12-19朱秀高李艳青叶晶唐万勇丁文格柯佳晶石勇耀程福生蒋文明陆军

养猪 2016年3期
关键词:野毒狂犬病猪场

朱秀高,李艳青,叶晶,唐万勇,丁文格,柯佳晶,石勇耀,程福生,蒋文明,陆军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000;2.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42;3.潍坊科技学院生物研发中心,山东寿光262700)

2015年北方部分省份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感染状况分析与建议

朱秀高1,2,李艳青3,叶晶2,唐万勇2,丁文格2,柯佳晶2,石勇耀2,程福生2,蒋文明2,陆军2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000;2.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42;3.潍坊科技学院生物研发中心,山东寿光262700)

通过对2015年1—12月份北方5省份(河北、山东、陕西、辽宁、河南)母猪存栏200~1 000头猪场送检的血清样本,利用gE-ELISA试剂盒检测的结果统计分析发现,河南和辽宁的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率最高,为60%以上,其他依次为河北、山东和陕西,阳性率分别为56.32%、47.70%和39.69%;不同阶段猪群中公猪最高为68.18%,其次为经产母猪66.57%、肥育猪55.20%、后备母猪39.47%、保育猪37%,产房仔猪最低为18.46%。说明这些省份的PRV野毒感染压力依旧很大,且有上升趋势,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对PRV变异株的研究。

北方;伪狂犬病;规模化猪场

1 背景

猪伪狂犬病(Swine 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神经症状的传染病,该病最早出现于美国,匈牙利科学家Aujeszky首先分离到病毒,因此该病又称为奥耶斯基病(Aujeszky Disease)。在该病的防控过程中,伴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研发出了一系列基于特定基因缺失的基因缺失疫苗,其中gE基因缺失疫苗及配套抗体检测技术在很多国家的PR净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疫苗也在我国大面积使用,通过检测淘汰等配套方法的应用,在很多区域特别是一些种猪场实现了PR的净化,使猪群PR的感染压力大幅降低。从2011年左右开始,笔者在山东、辽宁、河北、河南、浙江等地接触到了很多以母猪产死胎、产房仔猪和保育猪神经症状以及肥育猪呼吸道病症状为主的PR病例,实验室检测这些均为PRV感染造成,根据一些研究资料报道,同一时期国内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此类感染。对分离毒株的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这些病毒与常用疫苗毒相比已经出现了变异,如TK基因、gE基因等,因此猪场必须高度重视PR的防控,以减轻损失。为了解北方地区规模化猪场中伪狂犬病感染状况,我们将2015年1—12月份河北、山东、陕西、河南、辽宁等5省份存栏母猪规模200~1 000头、免疫背景清楚且免疫Bathar K61疫苗的猪场送检血清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猪群PR野毒感染严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猪伪狂犬病g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科前生物制品有限公司;MUltiskan FC酶标仪、Eppdorf移液器、恒温箱等。

待检样品:共1 808份,各场自行采集并编号,待自然凝固析出血清后,放入装有冰袋的保温箱内,于48小时内送至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猪病检测所实验室检验。

2.2 试验方法

采用阻断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按试剂盒使用说明书严格进行操作,结果判定标准如下:若S/N≤0.35,样品判为gE抗体阳性;若0.35<S/N≤0.4,样品判为可疑,该样品必须重测,如结果相同,则判为gE抗体阳性;若S/N>0.4,样品判为gE抗体阴性。

3 试验结果

3.1 不同省份送检样品的检测结果

2015年1—12月份检测PR野毒抗体的血清样本有3 000多份,其中符合分析条件,即免疫背景清楚且使用Barthar K61毒株、母猪规模为200~1 000头的北方地区猪场送检样品数为1 808份,这些省份有河北、河南、辽宁、山东和陕西。各省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送检样品数方面,各省排名依次为山东(40.82%)、河南(25.72%)、陕西(14.49%)、河北(10.51%)和辽宁(8.46%),其中河南和辽宁的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率最高为60%以上,其他依次为河北、山东和陕西,阳性率分别为56.32%、47.70%和39.69%。

表1 不同省份样品的伪狂犬病检测结果

3.2 不同阶段猪群的检测结果

将符合条件的送检样品按不同阶段进行分类后,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阶段:公猪、后备母猪、经产母猪、产房仔猪、保育猪和肥育猪,其中送检数最多的为经产母猪,占到总送检样品数的39.71%,其次为后备母猪,约占24.94%,母猪的总占比达到64.66%。公猪的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率最高为68.18%,其次为经产母猪66.57%、肥育猪55.20%、后备母猪39.47%、保育猪37.00%,产房仔猪最低为18.46%,详见表2。

表2 不同阶段猪群的伪狂犬病检测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1)从检测结果可以发现,送检样品的整体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率较高达到51.88%。5省份中河南、辽宁在60%以上,陕西最低但接近40%;猪群中公猪和经产母猪的阳性率也在60%以上,产房仔猪最低为18.46%。这说明2015年北方地区这些省份的PR野毒感染率仍然偏高,其中以经产母猪、公猪和肥育猪为重。从Wu等[1]、邹敏等[2]、张栋等[3]的调查数据来看,这些地区的PR野毒阳性率在2015年还有上升趋势,因此猪场必须要高度重视PR的防控,特别是种猪场需要考虑PR的净化,以保证生产水平的维持。

(2)PRV的重新感染问题从2011年起就有猪场开始出现,之后国内许多专家进行了细致研究,在病毒分离、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目前大家一致认为与现有疫苗毒相比新感染毒株在一些基因片段方面出现了变异。赵鸿远等[4]发现,2012—2014年的分离毒株与经典毒株相比,其gE蛋白的48位和492位各存在一个天冬氨酸的插入,而且进化分析显示,这3年分离株明显自成一个分支。范克伟等[5]对2013年以后收集的福建地区PRV野毒的TK基因分析发现,虽然TK基因高度保守,但这些分离株在16位和129位处有独特性的氨基酸突变。不过目前研究者们还未对变异株的特征有统一认识,也未对变异位点在致病力增强和逃避免疫保护方面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

(3)由于gE基因缺失疫苗的使用使得进行PR抗体检测时可以有效区分疫苗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也为进行PR的净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次统计显示,不同阶段猪群中产房仔猪的野毒阳性率最低,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阳性率逐步上升至肥猪阶段的55%左右,说明母源抗体对仔猪的保护非常重要,因此猪场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母源抗体的滴度和延长维持时间。近年来,在尚无以变异株为毒株的疫苗应用情况下,我们在生产中利用现有疫苗通过增加免疫次数和增加单次免疫剂量的方法发现,可以有效提高母源抗体水平,不过使用中也必须注意不能过度免疫。此外提早阻断PRV的感染通路也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证实给仔猪进行滴鼻免疫就是非常好的措施,生产中也发现对野毒感染压力大的猪场在仔猪出生后就进行滴鼻免疫可以明显降低野毒感染率。对种猪群的野毒感染问题,在临床上我们建议公猪、后备母猪和5胎及以上的经产母猪带毒猪必须要淘汰处理,4胎以下可以通过调整免疫程序的方法来降低仔猪的感染压力和保持生产的正常进行。

PRV变异株的出现以及由此带来的野毒感染率上升问题和继发感染已经严重影响了近年来国内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国内养猪生产水平、降低疾病感染压力,必须要加快对PRV变异株的研究并尽早推出针对性的疫苗和防控方案。

[1]Wu R,Bai C,Sun J,et al.Emergence of virulent pseudorabies virusinfectioninNorthernChina[J].JournalofVeterinaryScience, 2013,14(3):363-365.

[2]邹敏,杨旭兵,郑辉,等.2012―2013年我国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5,32(4):1-5.

[3]张栋,张月,李云岗,等.山东省部分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评估与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0):103-104.

[4]赵鸿远,彭金美,安同庆,等.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及其gE基因的分子特征[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4,36(7):506-509.

[5]范克伟,戴爱玲,刘建奎,等.闽西地区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株TK基因新变异序列鉴定[J].中国兽医学报,2015,35(9):1415-1421.

(编辑:柳青)

S858.285.3

A

1002-1957(2016)03-0111-02

2016-01-04

朱秀高(1984-),男,山东潍坊人,执业兽医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与监测.E-mail:zhuxiugaao@163.com

猜你喜欢

野毒狂犬病猪场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打败狂犬病
2012~2017 年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PRV 野毒 流行病学调查
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调查
龙岩市2011-2015年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一例规模猪场蓝耳病抗体监测分析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中小规模猪场呼吸道病综合症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