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猪瘟混合感染案例分析

2016-12-19秦荣香党占国遇秀玲庄金山陈展荣玉华林秦培玉苏世儒

养猪 2016年3期
关键词:肥育耳病狂犬病

秦荣香,党占国,遇秀玲,庄金山,陈展荣,玉华林,秦培玉,苏世儒

(1.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7;2.国家兽用药品生物工程中心,河南洛阳471007;3.博白康宝农牧公司,广西玉林537600)

一起猪瘟混合感染案例分析

秦荣香1,党占国1,遇秀玲2,庄金山2,陈展荣1,玉华林3,秦培玉3,苏世儒3

(1.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7;2.国家兽用药品生物工程中心,河南洛阳471007;3.博白康宝农牧公司,广西玉林537600)

猪瘟病毒在国内已是常见的病原,在很多免疫、防疫工作做得较好的猪场,很少会看到猪瘟感染的临床现象,但在一些免疫、防疫工作出现漏洞的猪场,却很容易引发猪瘟病例,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广西某养殖大县,遇到典型的猪瘟免疫失败导致的严重临床案例,把整个发病及诊治过程报道出来,希望能引起养殖户对免疫、防疫及免疫监控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猪瘟;免疫;免疫检测;疾病检测;防控措施

猪瘟(CSF)在中国的养猪业中,一直被养殖户们作为头号必须防控的疾病,而且中国的猪瘟疫苗毒株C株,一直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猪瘟疫苗毒株。然而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厂家疫苗的质量参差不齐,疫苗运输保存过程中的冷链保障,使用过程的规范化,免疫程序的合理化等等,都制约着猪瘟免疫的效果。另一方面,猪瘟免疫效果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进行评估,很多养殖户也知道免疫效果评估的重要性,但很少有猪场去做真正意义上的常规免疫监测,大部分养殖户是在猪群出现问题后才去检测,从中发现问题,而此时,往往猪群已经发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无法挽回。笔者最近在一个猪场遇到了此典型的案例,把整个发病及诊治过程报道出来,希望广大的养殖户能得到一点启示。

1 发病经过

广西某养猪场,600头基础母猪的规模,一条龙饲养模式,老板自述2015年6月份暴发伪狂犬病,当时母猪流产、仔猪死亡非常严重,后经全群紧急免疫后,疫情得以控制,产房、保育、母猪群相对稳定。但从2015年8月份至今(10月份),转入肥育舍后10 d左右开始出现明显发病,猪只气喘,发烧,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发病后期的猪只出现耳朵发绀,表皮出血的症状,发病率约50%,死亡率20%~30%。8月份以后,老板一直以为是因为仔猪未免疫蓝耳病(PRRS)疫苗,暴发蓝耳病引发的病状,希望重新计划蓝耳病免疫,目前只调整用药未有其它措施。也未针对发病猪只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

2 猪场免疫背景

基础母猪群:猪瘟、伪狂犬病(7月份开始1年3次,每次2头份,产前1个月使用伪狂犬病灭活疫苗1次)、圆环病毒病、蓝耳病、口蹄疫一刀切,1年3次。生长猪:1日龄伪狂犬病滴鼻免疫,5~6日龄支原体免疫,14日龄圆环病毒病免疫,25日龄猪瘟+链球菌免疫,35日龄伪狂犬病免疫,45日龄口蹄疫免疫,60~65日龄猪瘟二免,70日龄伪狂犬病二免。其中蓝耳病苗在2014年免疫仔猪,因猪群不稳定,于2015年不免疫仔猪,只免疫母猪。母猪群和断奶仔猪用某厂家传代细胞苗,保育60日龄二免用另外一厂家普通细胞苗。

3 用药情况

针对发病猪,采用抗菌素治疗,但效果不理想。

4 现场观察情况

4.1 临床发病情况

保育后期开始发病,有气喘、毛长猪只出现,发病率5%~10%,个别栋严重的30%~40%,但死亡不高。转到肥育后,开始明显发病,发烧、气喘、不食、久病表现败血症、继发感染严重,发病率30%~50%,死亡率20%左右,目前栏内有10%(发病已1个多月)猪只瘦弱、气喘、部分皮下出血或耳发绀。

4.2 现场管理情况

猪场整体基本没有防疫措施,管理肥育人员同时管理产房,各环节人员没有独立,多岗位工作。员工通道,肥育、保育舍相互串通。外来人员随意进场,没有外来防疫服,只简单换鞋,而且外来人员很多,随意进出猪舍。断奶仔猪免疫不固定,有时早,有时迟,根据断奶时间或猪群情况免疫。

5 剖检病变

剖检6头发病1个月左右的猪,有3头皮下有出血斑,淋巴结肿大、出血,部分中间出血,肺部有出血斑,膀胱、喉头有出血点,有1头胃肠表面有出血斑,6头猪中有5头有明显肺积液、腹腔积液,有2头结肠有水肿,2头肺部有炎症渗出物,4头肺有明显出血斑。

6 实验室检测结果

根据目前猪群状况,建议先采集发病前后猪只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再采集部分病料送国家兽用药品生物工程中心进行相关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6.1 血清抗体结果

以上检测均采用IDEXX盒子进行检测,从血清抗体结果分析来看(表1—表3):60~110日龄的猪只,猪瘟抗体均不理想,保护率很低,大部分猪只处于无保护状态。伪狂犬病野毒(PRV-gE)抗体,在60日龄为90%,70日龄为30%,由于猪场6月份刚暴发伪狂犬病疫情,且伪狂犬病的母源抗体一般情况下可持续到60~80日龄,所以初步推断,此结果可能属于母源抗体衰减规律造成,但110日龄,PRV-gE抗体阳性率重新达到100%,说明在70~110日龄期间,猪只有过伪狂犬病的重新感染。近年来,猪场临床上伪狂犬病野毒抗体转阳很普遍,但能否造成严重的临床症状及经济损失,又与伪狂犬病的免疫是否有保护作用有直接关系。此肥育猪的发病,是否与此有关,仍需综合考虑。PRRS抗体,仔猪未经免疫的猪群,60~70日龄出现明显的转阳,且转阳率在100%,说明在60日龄左右,猪群开始有PRRS的感染,但目前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在转肥育后的1周左右(该猪场一般80日龄左右转肥育),说明新的感染主要来源于肥育阶段,PRRS只在其中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表1 猪瘟抗体阳性率

表2 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

表3 PRRS抗体阳性率

6.2 病料PCR检测情况

由表4和图1—图3可知,只检测到猪瘟病毒(CSFV),未检测到伪狂犬病病毒(PRV)及蓝耳病病毒(PRRSV)。

表4 送检病料PCR检测结果

图1 P196 CSFV的PCR检测结果

图2 P196 PRRSV的PCR检测结果

图3 P196 PRV的PCR检测结果

7 初步分析与建议措施

7.1 初步诊断

综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血清抗体检测结果、PCR检测等结果初步分析,该猪场在保育后期(60日龄左右)感染PRRS,在70~110日龄间,有过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转入肥育后,发生猪瘟,且肥育猪只的高死亡率与猪瘟有很大的关系。整体原因,与猪场不注重生物安全,放松免疫,选择猪瘟疫苗不合适及不做免疫监测有很大的关系。

7.2 建议措施

(1)a.保育、肥育猪紧急免疫普莱柯高效传代猪瘟疫苗3~4头份(35 kg以下3头份,35 kg以上4头份),由于母猪10号刚免疫,不再免疫;b.对于发病猪群建议添加10%阿莫西林1 kg+七清败毒颗粒1 kg拌料1 t,连续饲喂7~10 d,以防细菌继发感染。考虑70日龄左右猪群仍有一次明显的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所以在猪群免疫猪瘟疫苗稳定1周后,紧急免疫伪狂犬病活疫苗2头份。4周后抽样10~12头发病猪群猪只分别检测猪瘟和伪狂犬病免疫后抗体水平,判断是否需要加强免疫。注:对于病原感染潜伏期猪只可能存在免疫后发病,加速死亡,请给予畜主提示,但未感染猪只会在免疫后3~5 d快速产生有效保护抗体,加快康复进程。仔猪蓝耳病免疫暂时不做,待猪群稳定后再视情况而定。

(2)对现在的存栏病猪,要么隔离到外面饲养,要么直接淘汰,不允许留大量排毒猪存在。隔离的病猪由专人独立饲养管理,不能串入本场。可喂水料,在水中添加抗菌素(如10%阿莫西林1 kg+七清败毒颗粒1 kg),或发病个体注射头孢噻呋5 mg/kg体重,连续使用3 d。同时在隔离区内同样要完成猪瘟及伪狂犬病的紧急免疫。其他人员不得到隔离舍。

(3)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马上实施隔离规定,产房、保育、肥育明显分区,各区人员不得串栏,工具不得串用,各区人员工作服分开放置,安装紫外线灯。如果人员安排有困难,至少做到肥育舍人员独立,不得进入其它栏舍,工具、工作服分开放置。猪只实施彻底全进全出,不允许留栏或并栏,尤其产房和保育。所有人员包括老板自己一律更衣换鞋,不允许穿自己的衣服进场,尽可能不允许外人进场,除非必须,如果要进场,必须要求2 d内未去过他场,或进场前洗头洗澡。

(4)依据检测报告推测,建议调整生长猪免疫程序:猪瘟免疫,建议抽取10头22日龄哺乳仔猪检测猪瘟抗体确定首免时间,1个月后二免。伪狂犬病免疫:1日龄喷鼻免疫1头份伪狂犬病活疫苗,55~60日龄首免,85~90日龄二免。等猪群稳定后建议12月份针对猪群整体分段采样检测1次,评估现有程序是否需要调整。

(5)派遣驻场技术专员驻场2~4周,负责免疫监管,协助治疗,观察猪只临床表现,跟踪防控效果,统计猪只采食变化及发病、死亡情况,第一时间把猪群的异常情况向老板及普莱柯技术人员反映,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防控方案。

8 过程与结果跟踪

紧急免疫猪瘟疫苗后2周内情况:10月28日开始全群免疫猪瘟疫苗,免疫后7 d内,肥育舍每天仍有20多头死亡,7 d后死亡数开始下降至每天9~15头,且死亡猪只主要是原来隔离的病残猪,未有新发病例,紧急免疫前隔离近100多头发病严重的猪只,紧急免疫后,至11月30日统计,死亡率约60%,其余慢慢转好,这部分猪计划隔离到外面新建的隔离场饲养。

后续转肥育的猪只发病及死亡情况:11月3日及11月10日,各转1栋保育猪到肥育,到11月30日为止,这2批转群猪只均未见发病,生长良好。

猪群整体情况:至11月30日回访,猪群整体精神及采食量明显好转,整体趋于正常。少有明显气喘、发烧猪只。

9 总结与讨论

(1)从本次整体诊疗过程来看,该场肥育舍猪只的主要死亡原因是猪瘟导致,但不可忽视的是伪狂犬病和蓝耳病有一定的协同促进作用。在处理该场问题时需分清主次,综合防控。

(2)对防疫的忽视往往会把各种疾病带入猪场,尤其是暴发某一疾病后,很多老板会病急乱投医,让各种不同的人员进入猪场帮助诊疗,并且不采取任何防疫措施,此时,很难避免外来人员把其他猪场的疾病带到本场。

(3)猪场如果能建立日常的免疫监控,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免疫失败带来的问题,及时调整免疫情况,也许不会导致如此严重的经济损失。

(4)在猪只发病后猪场未能及时采集病料及相关样品送兽医检测部门进行诊断,只单纯听从外来技术人员的口头建议,进一步拖延了诊治时间,从而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编辑:郭玉翠)

S858.28

A

1002-1957(2016)03-0097-03

2015-12-05

秦荣香(1977-),女,广西桂林人,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猪病防控方面工作.E-mail:13768013279@163.com

猜你喜欢

肥育耳病狂犬病
肉牛育肥技术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打败狂犬病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蓝耳病的防控
日粮添加灰毡毛忍冬藤叶粉对肥育猪血清生化指标与脂肪代谢的影响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