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

2016-12-17曹翠玲

环球市场 2016年18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金融绿色

曹翠玲

南开大学

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

曹翠玲

南开大学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发展,环境资源形式也愈发严峻,绿色金融就是新形势下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当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缺陷,制度和政策不健全、金融产品缺乏创新、相关机构绿化的程度也较低、发展的理念相对落后等。本文主要对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进行详细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宏观上要优化制度和政策环境;中观上要建设绿色的市场体系,微观上要是企业消费者树立起绿色观念。

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建构

一.引言

近些年,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依然保持高速,与此同时,环境资源形式也愈发严峻,水体污染、雾霾等问题也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也愈发明显,这就需要对经济进行转型。在新形势下,绿色经济就成为环节环境资源困境的重要选择,进入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绿色经济也就需要发展绿色金融。而近几年,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要建构绿色金融长效机制,这就为将来的进入改革提供了方向,并为发展绿色金融创造空间。

二.国内绿色金融长效机制建构的制约因素

1.政策和制度建设不健全,缺乏约束和激励机制。绿色金融涉及很多领域,但是在大部分领域中都没有建立起国家强制法律制度,虽然也有不少部门的规章出台,但是层次相对较低,缺乏约束的力度,这就使金融机构开展相关业务时面临着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风险,造成很多机构缺乏积极性,执行的力度也不强。而且,绿色金融在开展业务时也没有可以操作和具有针对性的规范与标准,监管体制也不严谨,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不畅,责任不明,很难确保实施的效果。而且,财政和税收政策也未及时的跟进,投资的方式也比较单一,主要借助政府补贴提升相关产业的价值,支持的力度比较小,没有有效实现对企业和机构进行激励的目的。这些都对建立起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有很大制约作用。

2.绿色金融创造的产品缺乏创新,市场的发展也不平衡。目前,国内的绿色金融融资的方式主要是绿色信贷,这是一种间接的方式,直接进行融资的业务比较滞后。绿色保险和股票以及债券和基金等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整体的实例和支持的力度还是比较弱,覆盖面积和规模都很有限,市场的发展很不平衡。而且,国内绿色金融产品缺乏创新,服务的深度也不足,很难使投资和融资方实际的需求得到满足。

3.金融机构的绿化程度还比较低,中介系统的发展相对落后,目前,国内只有一家赤道银行,大部分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理念还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长远规划和目标。而且,绿色金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很多专业的服务机构,还要有掌握环境保护和金融知识人才支持,但当前我国还没有专业的绿色金融中介机构,造成这一业务的开展存在很大风险,在对绿色人才的培育、引进和建设方面也缺乏重视,这对绿色金融长期发展有很大的阻碍。

4.欠缺科学的绿色金融理念,各方利益主体博弈不平衡。虽然中央政府对绿色金融是大力支持,市场也有了一定进展,但这些大部分是因为行政力量的推动,而不是市场与地方主动的行为。因为一些主体没有科学的绿色金融理念,不同的主体也由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在具体行动上就有很大的偏差,这种利益失衡造成绿色金融的发展十分缓慢。首先是中央和地方之间利益的博弈,国内经济增长十分快速,一些地方就在发展中出现了唯GDP论,这就造成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绿色理念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然后是政府与市场之间利益的博弈,金融机构对利润高和回收快的企业还有很大的支持动力,但是绿色企业因为风险更大,所以金融机构的支持动力也就不足。

三.建构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对策

我国在绿色金融建设时遇到的问题,本质就是体制的问题,目前,国内的绿色金融还处在发展的初期,更多借助政府的力量进行强制性推动,但这种方法是很难长久持续的。而且,国内的绿色金融市场还不完善,那么完全借助市场进行推动也是无法长期进行的。所以需要使政府与市场关系得到平衡,加强和国际社会的交流与沟通,取长补短,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政府需要充分发挥作用,对市场进行引导,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这一机制不仅仅借助政府力量进行干预,还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动力,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宏观层面政策机制

从这一层次出发,主要就是政府部门制度和政策建设与设计,在绿色金融的发展前期,政府要强化法律、财税和监管以及考核等制度的配合与协调,建立有效约束激励制度,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1. 需要使绿色金融体制得到完善。绿色金融体制建设时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推进体制建设时,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从国家高度强化顶层设计。需要建立起系统化的绿色金融体系,对各个参与主体责任和权利等进行明确,完善业务实施的标准与操作的规范,强化执行与监督的力度,建构起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

2. 需要健全财税扶持制度。相关研究表明,政府在绿色产业的投资能够带动5-15倍社会的投资,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为了实现这一作用,就需要使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得到明确,对财政投入制度进行创新,改变原来普惠性的政策补贴形式,可以把补贴改为股权投资、担保融资、补偿风险、减免税费等,进而使财政能够直接使用在对绿色金融市场供给的奖励中,借助市场化方法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公平。

3. 加强监督和管理考核体系建设。可以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出发进行监管,建立绿色绩效与考评体系,切实发挥出监管制度的约束激励与导向作用。首先需要建立起绿色GDP考核体系,加强约束性绿色指标在政府绩效中的比重,促进地方政府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然后需要使金融机构经常测试环境的风险,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报告,并制定出统一、可行的评估架构,按照评估的结果实施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最后,要建立起上市企业与发债企业相关环境的信息披露体制,对企业内环境绩效制度进行完善,把评估的结果和企业的融资相连接,促进企业挖掘其环保的潜力。

4. 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制度。绿色金融不仅是环保和生态问题,还和金融行业的改革有很大关系,还涉及到环保、财税、金融监管以及中介等多个市场与政府的主体,为了使不同机构和部门纸巾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得到保障,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协调制度,在市场和政府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环保部门需要把企业的环保信息及时的传达至其他的部门,金融机构也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供企业融资的相关信息,实现信息的双向共享和沟通。不同部门之间通过长效联动体制,就能够保证绿色金融的政策统一,形成发展驱动的合力。

(二)中观层面市场的运作体制

需要发挥出绿色金融对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不仅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绿色金融机构组织体系,还需要对绿色金融工具产品进行创新,形成主体多元、产品多样的市场环境。

1.健全组织机构体系。首先需要使绿色金融参与的主体得到扩大,鼓励银行深化绿化的程度,根据赤道原则调整经营的业务,还需要调动非银行机构等的积极性,支持他们建立起专门绿色金融部门,提高参与度与专业水平。接着需要建立起绿色银行,从国家与省市层面发起,建立起专业的绿色银行,初始的资本可以借鉴美国银行多元资金模式,还需要对绿色银行发展的切入点进行明确。接着要培育绿色金融中介机构,鼓励目前的中介机构实行绿色理念,参与绿色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和培育相关的机构建设,为绿色融资等提供支持。

2.需要对绿色工具产品进行创新。首先要促使绿色信贷服务的创新,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政策,创新信贷服务产品,创新担保低压方式,挖掘无形资产内在的价值,对排污权、专利权以及能源合同等创新工具进行发展。还需要发展绿色市场,鼓励相关企业借助多层次的股权进行融资,借助按专业管理和市场运作,吸引绿色投资。

(三)微观层面理念培训制度建设

1.在地方树立起绿色的政绩观。对地方政府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间关系进行引导,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建立起刚性政绩考核制度,促使地方实行绿色的发展道路。还需要使地方政府把环保绿色理念和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城镇化绿色转型,建设低碳、绿色的城市,为人们的长远发展服务。

2.加强企业的绿色观。生产方式对经济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要想切实缓解环境资源和经济之间的问题,就需要对生产模式进行转变,改变以前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模式。这就需要企业把环境保护创新和升级当做利润的新增长点,正确使用各种绿色工具,加大投入到绿色产品制造和研发的投入,增加对绿色服务和产品的供给,提升服务与产品的效益,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3.在居民中倡导绿色的消费观。充分的发挥出绿色消费理念的作用,强化社会绿色消费的教育和宣传,把绿色理念增添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中,在社会中形成绿色消费的氛围。鼓励民众购买节能汽车和电器等产品,促使人们生活模式的绿色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从各个方面出发,建立起有效的发展机制,并加强和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不断学习,取长补短,结合国内设计,建立起有效的长效机制,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王修华, 刘娜. 我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J]. 理论探索, 2016(4)44-45.

[2]范少虹. 绿色金融法律制度:可持续发展视阈下的应然选择与实然构建[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66(2):75-79.

[3]张惠. 构建绿色金融服务经济升级的长效机制[J]. 金融纵横, 2013,29(6):80-85.

[4]胡春生. 绿色金融:将可持续发展内生化的新经济发展方式[J]. 改革与战略, 2012, 28(2):66-69.

[5]王顺庆.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C]//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2010.

[6]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晓西, 夏光,等.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J]. 金融论坛,2015(10):30-40.

[7]于岩熙. 绿色金融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5.

[8]闫培雄. 促进我国绿色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和路径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13(9).

[9]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马昀,等. 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与发展战略[J]. 财贸经济, 2011(10):38-46.

[10]易继龙. 国内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J]. 消费导刊,2013(9):94-94.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金融绿色
绿色低碳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