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探讨

2016-12-15周晓峰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水稻

周晓峰

摘要:结合未来的社会需求及环境变化,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推行已成必然,但现下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层层困难,得不到有效实施。本文立足于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现状分析,结合优质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水稻栽培的播前准备、中期科学栽培技术以及后期的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寻找理论基础。

关键词: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为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及食用人数更是具有绝对的优势,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扩展,使得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水稻产量岌岌可危,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水稻的品质也有了较高的要求,这使得优质水稻的生产面临巨大的困难。但在现下推广的水稻栽培技术由于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等原因,使得优质水稻的高产栽培没有很好实施,因此,本文立足于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现状分析,结合优质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水稻栽培的播前准备、中期科学栽培技术以及后期的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寻找理论基础。

一、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现状分析

水稻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从传统的牛耕人播到今天的机播机收,便是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体现,近年来,我国在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方面不断进步,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传统种植技术优势凸显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但纵观现下的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现状,却不难发现存在很多不理想的,甚至资源浪费的现象。由于我国地势差异较大,机械化程度不一,加之各地区的栽培技术操作者的水平不一,导致机械化差异进一步扩大,也阻碍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实施,甚至造成了农业资源的浪费。同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在防治病虫害工作方面,依旧重治不重防,这也进一步造成对产量和品质的不良影响,影响高产优质水稻的获得。总的来说,我国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

二、优质高产水稻栽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人口的日益增长与可耕地面积的锐减,水稻的高产已成必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水稻的优质成为必须攻克的课题,高产和优质的双重要求提出,无疑不是给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机。高产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实施,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种植的低产劣质,同时增强土地的利用率,增大单位面积的产出,提高水稻品质,进一步缓解人口增多导致的粮食危机,满足人们对产量的需求及对品质的要求。且就现下的高产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不理想现状导致资源浪费等现状来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实施的必要性更是突出。总的来说,结合水稻栽培现状及水稻的市场需求、发展来看,水稻优质高产栽培十分重要且必要。

三、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

由水稻的栽培现状分析可知,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重要且必要。笔者就前述结合自身经验认识,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探讨如下:

1.合理的播前准备

合理的播前准备是优质高产水稻获得的基本条件。第一步是选种,种子的质量从源头上决定了水稻的产量与品质,种子的选择必须是经过种子审定部门审定的品种,应该在专门的种子营销部门进行购买,而不能在混杂的市场上进行购买,更不能选择没有经过审定的“野品种”。同时,品种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地区环境、气候、土质及传统种植方式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种植的地方性优势品种,譬如,多湿高温多日照的西南地区可以选择优质的双季稻品种,空气干燥低温的北方地区可以选择粳稻种植,且可以考虑选择适合机械化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第二步是对种子的处理,进一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与出苗率,通常包括浸种和晒种。

2.规范的栽培技术

在保证优质种子的同时,实现最终的高产优质,便是需要进行规范的栽培。第一步是培育壮苗,壮苗的培育能够保证出苗齐、出苗装,进而有效保证水稻的产量及最终的品质,壮苗的操作步骤主要是晒种和浸种,在晒种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暴晒,需要适时的轻轻翻晒,不能弄伤胚芽和胚,在浸种过程中也不能温度过高,一般采用温汤浸种;第二步是科学的田间配置,田间配置不仅对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还会对土地的利用率有决定作用,在进行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过程中,需要根据所选择的品种特点及其栽培环境、气候等因素,进行大田试验,进而实现科学配置的地区推广,促进优质高产水稻的获得;第三步是适宜机械化的选择,高产的获得离不开机械化的推广,但就我国地理环境等差异,不能全方位推广,因此需要结合地区差异特点及品种特征,选择机械化,譬如北方可以直接选择大面积机播机插秧,山区为主的西南地区就只能选择半机械化的机插秧。

3.科学的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继播前准备及栽培技术选择之后,对优质高产水稻获得的关键。田间管理是在整个栽培到收货过程中最长的阶段,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最终实现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具体来说有一下几步:

第一步是田间培育管理。该过程主要是从灌溉、施肥、追肥等几个方面来说。首先,灌溉是秧苗生长好的基本,缺水会造成旱苗,多水会造成淹苗,二者都会造成产量减少和品质降低,一般在秧苗阶段灌溉,以水量不超过秧心,插秧之后灌溉,水量也不能超过秧苗的三分之二,后期秧苗长大长壮之后灌溉也需讲究灌溉时间及水量,不能过多造成淹苗。第二,施肥和追肥,施肥阶段一般使用有机肥,同时辅以底肥等,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施肥的深度,避免肥料跟秧苗的直接接触,以免烧苗,再者,基肥一般以有机肥和磷肥混合施用,翻耕时施有机肥,同时还应适时追肥,时时观察田间的秧苗情况,做到适时追肥,做到秧苗不缺肥,以保证秧苗中期及后期的正常生长。

第二步是田间后期管理。该过程主要是从病虫害防治与及时收获等方面来说。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是优质高产水稻获得的田间管理中关键步骤,一般以防为主,只有做到有效的防,才能减少治的麻烦,进而有效促进产量和品质的获得。水稻的病虫害种类繁多,有稻瘟病、稻曲病等,一般采用药物喷施,在喷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品种特性、气候特征等制定不同的喷施方式及次数等。同时还需要对田间情况进行定期观察与记录,做好杂草清除工作及肥力供应等等,进行科学管理,建立相应数据库,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促进水稻栽培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温室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