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进企业顶岗锻炼的体会和建议

2016-12-14宫敏利

职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顶岗职业院校笔者

宫敏利

高职院校有部分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没有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这一情况对教师,特别是机械类专业的教师来说,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自身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尽快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高职院校会派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笔者也有幸被派到企业顶岗培训半年。

这次培训的企业和笔者任教的专业关系紧密,主要是设计生产模具。结合自身教学的需要,笔者计划在钳工部、模具设计部、工艺设计部、质检部进行顶岗锻炼,系统了解该企业模具的生产流程,熟悉产品质量控制方法,了解现代生产工艺与作业流程;在一线生产中体验职业氛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熟悉企业文化,深入了解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等。现就笔者在企业顶岗锻炼的经历和收获,探讨高职院校如何把教师进企业顶岗锻炼落到实处。

一、进企业顶岗锻炼的收获

1.提高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笔者从学校一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授课,没有在生产一线工作的经验,大部分知识只能从书中获取,但是在模具设计与加工过程中有很多知识是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之后,带着教学中的疑问和困惑再到生产一线顶岗锻炼,学习的目标很明确,可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与现场加工人员、技术人员交流,对该企业模具加工过程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工艺部的顶岗过程中,知道了工艺对加工的重要性,工艺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在质检部,看到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让笔者在公差配合课程的教学组织上有了新认识。

2.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理念

笔者在顶岗锻炼过程中,积极向一线技术人员学习生产加工知识,对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了解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再将实际与理论紧密结合,可以优化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教学案例丰富真实等等。比如在实践结束后,再来教授机械制图、公差配合、冲压模设计等课程时,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有真实的案例可讲,内容不再空洞,生动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改变,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3.转变教学思想

经历了企业顶岗锻炼,使笔者真切感受到了车间的工作环境,不管是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还是在思想教育方面都有较大转变,自此能够重视对学生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能够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重视学生从学校进入企业思想转变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工作信心。同时也了解了企业先进的生产理念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对人才、对技术的真正需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还可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就业一线的过渡。

二、进企业顶岗锻炼的体会

1.理想的顶岗锻炼与实际操作过程脱节

目前,大部分企业并不欢迎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认为企业没有义务帮助学校对教师进行顶岗锻炼培训,即使有部分企业愿意接受教师到企业去,也是因为利益关系。许多企业对各个岗位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整个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会延长整个产品的生产进度,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而教师在顶岗过程中,没有与企业签劳动合同,出了问题没有办法追责,因此在实际顶岗过程中并不会安排具体的工作让教师去做。关键岗位更不会让教师接触,比如原先计划去模具设计部,可是最后以怕泄露机密为由,不允许笔者进入设计部,这些都使得顶岗锻炼的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2.教师顶岗实践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持

职业院校大部分教师也比较注重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积极性比较高,非常珍惜进企业的实践机会,到企业之后愿意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当中去,想通过在企业的实践锻炼来弥补自己在学校学习期间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到企业实践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迫于学校的安排或教学考核。在这种情况下,参加企业实际锻炼的教师往往非常不情愿,在顶岗过程中会出现抵制情绪,不愿意真正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去,即使有实际操作的机会也不愿意动手去做。加上企业本身也不愿意教师动手去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产,所以部分教师得过且过浪费大量的时间。再者,教师在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的过程中监管难度比较大,由于利益关系,企业不会对教师严格管理,而学校对身在企业的教师也不可能实时查看其是否在工作岗位上,能否按工厂的作息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完全依赖于顶岗教师的自觉性,这会影响教师实践锻炼的积极性。

三、教师进企业顶岗锻炼的思考和建议

1.制定和完善实践管理制度

当前许多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管理制度(比如笔者这次参加的企业顶岗锻炼是国家安排的培养计划,是选送学校安排的企业负责这次的教师企业顶岗锻炼,教师所在院校很难对教师进行管理)。学校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的管理制度,并且应当通过正式文件的形式进行确认,将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在职称评定等各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需要进企业顶岗锻炼的教师,应先自己提出申请,被批准后,在顶岗实践之前,事先做一个顶岗的详细计划,其内容应该包括本次顶岗锻炼的目的、希望在哪些岗位顶岗、在顶岗过程中自己所能承担的工作任务以及顶岗结束后预期能达到的效果等等。不同专业的教师进企业锻炼的侧重点应该不一样,在企业的工作任务也应有所不同,应注重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学不到的知识和任务的解决方法。教师在顶岗锻炼的过程中要放低自己的姿态,本着学习的态度结合所教授专业课程的特点,带着任务有计划地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围绕之前设定的目标,注重生产一线实操锻炼,多向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请教,更好地完成企业顶岗实践活动。

2.搭建企业和学校互利平台

对于进企业顶岗锻炼的教师来说,既然已经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就必须不怕苦不怕累,和企业的员工搞好关系,与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打成一片,把进企业顶岗锻炼当成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尽自己的力量为企业提供服务,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升服务质量。对于企业来讲,也应当本着合作互利的精神,不断强化自身的人才意识,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把培养教师当成自己企业的义务,发自内心的欢迎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根据教师的需要,给顶岗教师安排合理的实践岗位,让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当中。企业看到教师顶岗实践所能带来的收益(不仅仅是直接生产收益,还会因为教师的到来带动周围的工人,提高间接收益),就愿意把一些工作交给教师去做,愿意让教师接触到企业的关键岗位和技术。再者,教师自身的职业水平提高了,所教的学生的水平自然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样的学生到企业工作会缩短企业培训的时间。因此,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是否能够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关键还是在于学校是否能够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真正实现校企双方之间的合作共赢。

总而言之,教师进企业锻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习行业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把在企业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教学中,推进课程改革,改变思想,完善教学内容,积极和企业合作开发教材;结合企业的生产需要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组织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加强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生产的关联性,拉近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距离,与企业时刻保持密切联系。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顶岗职业院校笔者
老师,别走……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