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

2016-12-12邵艳

亚太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职业能力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邵艳(1977-),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军部。

摘要:相比于其他院校,高职院校培育出来的新式人才更能适应现今的岗位竞争,表现出独特的实践优势。高职学员在毕业后,将要从事一线的岗位生产,因而客观上需要学员具备优良的体魄。从体育教学来看,需要培育学员的职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课改的总体需要[1]。对此,有必要探析高职体育在课程改革中的职业能力导向。结合体育课改的真实情况,不断摸索职业能力导向下的新思路。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66-02

职业院校的学生只有具备健康身体,才谈得上相应的职业能力。由此可知,体育课的根本导向应当为提升职业能力,塑造优良的体质。从目前来看,新教改趋势下的多数高职院校都选择了职业能力作为体育课改的基本导向,致力于培育高水准的实践技能。相比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学更紧密关系到学员的身体健康状态。因此,需要从全方位入手加以改革,让高职学员更快适应现今剧烈的市场竞争,拥有强健体魄作为基本的职业支撑[2]。

一、体育课改的必要性

在高职体系内,体育课作为不可缺少的学科,在锻炼身体这方面起到了突显的作用。然而,高职体育学科的日常教学并没不完善。应试思维下,师生都注重课程测试,单纯为应试而参与体育课。这种思维引导下很难树立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正确理念。一旦走向社会面对繁杂的日常工作,缺乏强健体魄,学生就很难从容应对。

职业能力是学员走上特定岗位必备的一种能力。具备了职业能力,才可以胜任特定岗位的职责和任务。目前,各岗位都急需实践式的复合人才。为此,高职也需要摒除不适当的课程思路,致力于全方位培育人才。针对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通常需要接受较繁杂的日常工作,只有具备优良体质才可以胜任,例如操控数控机床。如果体力不支,那么就无法真正胜任岗位[3]。由此可知,高职体育课有必要选择职业能力的课改导向,在这种前提下不断改进现有的人才培育路径。

二、职业能力导向

高职新课改的职业能力导向,是指依照特定的职业能力指标和要求来培育学生,让学员拥有未来从业必备的职业能力。从目前状态来看,高职的多数院校都设置了新阶段的专业教学。学生在入校后,基本就确定了未来选择的职业方向。针对不同专业,体能需求也是不同的。为此,院校应当因地制宜,做好各学科范围内的职业能力改革。现今的就业市场中,很多适合高职学员从事的职位都需要较强的体能。如机电技术、电工专业等。体育课程直接关系到学员具备的身体素养,因此更有必要采纳职业能力的课改导向,服务于学员身体素养的提升[4]。

此外,职业能力导向还包含了终身锻炼的目标。现今时期的高职学员都将面对日益剧烈的行业竞争。只有重视平日的锻炼,才能够承受住来自岗位的较大压力,拥有持续奋斗的资本。高职开设体育课,根本目标即为培育终身锻炼的新理念。面对新的形势,学员参与终身锻炼更是有必要的。只有经常参与自觉的锻炼,才可以防控职业病,受益终生。

三、职业能力导向下的课改措施

体育课不仅包含了基本的体能锻炼,也包含深层次的心理教育。体育课改的职业导向是针对未来就业的,根本宗旨就在于培育必备的职业素质。经过体育课的锻炼之后,高职学员将会具备更强健的体魄,因而也更能适应竞争。具体而言,职业能力导向的体育课需要依照如下的改革措施:

(一)转变意识和观念

师生应先要摒除不适当的认识,明确体育课的根本价值。在现今形势下,高职体育应当确保全方位的身体锻炼,不仅重视技能,更要重视学员是否树立了必要的锻炼认识。此外,体育课还需要塑造坚韧且乐观的优良性格,培育学员的健康心态[5]。转变原有的认识,教师应当在高职体育课中加入更多趣味性内容,以此来增添体育课具备的吸引力。

师生不仅要重视体育技能,更要重视意识的转变。体育课属于实践类的学科,应当重视塑造健康的体魄。日常繁杂的工作是需要耗费体力的,如果忽视锻炼身体那么就很容易患上职业病。适应现今的社会环境,教师可以视情况延伸课内的体育训练,在有限的课堂范围内加入多样的锻炼内容。

(二)优化日常的课堂内容

优化课堂内容,这种做法吻合了职业导向的新需要。师生应当构建更密切的关系,共同来改进现有的体育课教学。在这种基础上,再去展开教学并且优化体育课的流程。初期在设置体育课时,就有必要考虑多样职业的特性和体力运动需求,结合各类职业的特性来设置体育课的详细内容。这样做,体育课的设置就更加符合了职业导向的总体需要,进而也能够培育优良的身体素养[6]。

(三)选择新颖的模式

改变教学模式,目标是为创造新颖的体育教学流程,让同学们感觉到更有趣。职业能力的导向下,新颖模式更有助于培育浓厚的锻炼兴趣,学员因此也可以把体育锻炼当作日常活动不可缺乏的部分。从常规模式来看,高职体育课通常可以划分预备阶段、主体阶段以及后续的结束阶段。这种划分固然能够符合总体的课时安排,然而课程的流程过于僵化,长期以来学员就会感觉到很乏味,因而丧失了兴趣。教师有必要依照学员参与日常锻炼的真实情况,适当改变僵化单调的授课过程,真正尊重同学们在体育课中的主体位置[7]。

例如:在讲解运动技巧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同学们播放感兴趣的运动片段,结合短片和视频来讲解特定的运动要领。当条件允许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同学们来到户外,参与公路自行车等趣味性的运动。可以设置组内竞赛的新颖形式,激发小组间竞争的热情。这样做,学员就可以在趣味性的锻炼项目中找到乐趣,从而喜欢高职的体育课。与此同时,也更能掌握各环节的体育运动和锻炼技巧。

(四)适当规划体育课

针对高职体育课,师生可以共同商定新式的课程规划。在职业能力的指引下,体育课有必要融入更多的职业需求。具体在规划时,师生都需要充分考虑特定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这样做,有助促进长期性的职业发展和进步。在编排体育课时,应当优先安排与职业密切相关的某些运动项目,例如体操锻炼。在体育课堂上,师生还需要做好实时性的沟通,搭设互相沟通的桥梁[8]。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明确学员承受的身心压力,在体育课堂上协助学生们摆脱压力,真正做到身心的放松。

此外,课程的规划也应当衡量学员不同的兴趣点。在具体规划操作时,教师可以经过先期的调查,明确同学们针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点。这种基础上,才能够结合不同的兴趣来安排体育课的课时。针对多数学员感兴趣的锻炼项目,应当优先设置。学生可以依照今后的从业方向,适当选择最适合自身的一类体育课项目,以此为后期的从业打好基础。

四、结论

时代在不断进步,高职院校也有必要改进原先的人才培育方式,更注重培育职业导向的新式人才。高职学员在走向岗位后,能否胜任日常性的职业操作,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相应的职业能力。在提升职业能力这方面,高职体育课应当发挥特有的培育价值。调整体育课的授课模式,致力于职业导向的实用人才培育。具体在课改的进程中,高职院校还需要遵照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在这种基础上改进配套性的体育教学。拥有强健体魄,学员才能够受益终生,不断满足新阶段的岗位实践需求。

(作者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军部)

参考文献:

[1]王丽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J].民营科技,2011(01):89.

[2]何康.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04):87-88+95.

[3]李成均.简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运动,2014(18):132-133.

[4]秦樟连.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1):162-163.

[5]王艳珍.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研究[J].现代交际,2015(07):197.

[6]陈浩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5):60+62.

[7]邓礼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创新与拓展[J].才智,2014(10):25+27.

[8]陈正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J].西部皮革,2016(10):298.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教学职业能力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析高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