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蟹路

2016-12-10◎陈

江苏地方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行头傀儡渔具

◎陈 益

蟹路

◎陈 益

俗话“虾有虾路,蟹有蟹路”,是比喻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谋生方式、获利渠道。但阳澄湖畔确实有一条水路,成为大闸蟹生殖洄游的“蟹路”,这就是行头港和渭塘。

地处娄江北岸的古镇正仪,别名星溪,梁天监年间一度置郡建县。这里水陆交通发达。一百多年前,当沪宁铁路刚刚修筑,就在镇北设立了火车站。如今,312国道、京沪高铁和城际公路四通八达,不过我对水路更感兴趣。据水利专家介绍,昔日阳澄湖的形成,就是娄江被湮塞,一时来不及宣泄太湖洪水,江水向北漫淹了大片低洼地的结果。从古镇穿越而过的渭塘,连接行头港,汇聚阳澄湖、傀儡湖的清流,自北朝南,在石拱桥下蜿蜒南行,折向宽阔的娄江,又一路向东,由浏河口浩荡入海。

它历来是大闸蟹的洄游通道。

“秋风响,蟹脚痒”。每年深秋,螃蟹性腺成熟时,就会成群结队地去往海水与淡水交汇处旅行结婚,交配、产卵。第二年春季,它们的子孙后代又纷纷循原路返回,在故乡清澄的湖水中长大。螃蟹的生殖洄游,必须经过许多闸阀,所以才有“大闸蟹”的美名。无疑,在纵横交错的水网中,渭塘不是惟一,却是重要的通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仍一派渔舟唱晚的景象。那时在渭塘里捉螃蟹是很容易的。晚上点一盏灯,拿一扇丝网,就能满载而归。能干的人徒手也可以捉一大串。这足以让人羡慕。大闸蟹生殖洄游的规律,一直到大跃进时兴修水利,大建闸阀,才被打破。今天的大闸蟹,全都是在湖区人工放养蟹苗(渔民称之为豆蟹、扣蟹),使之渐渐成熟的。

千百年来,人们在渭塘两岸修筑起一座繁华的古镇。苍颜斑驳的石拱桥,从明清时代起就躬身而卧。无论行政区划如何变更,狭窄的街巷,鳞次栉比的老屋,简陋的店铺,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以固有的方式存在着,尽管街巷里到处呈现颓相。

从渭塘乘船,经由行头港,可以进入傀儡湖。傀儡湖与阳澄湖相互贯通,被称为培育昆山腔的温床。唐玄宗时,巧舌如簧的黄番绰是一名擅演“弄参军”的宫廷名伶,他常常与诗人兼演员张野狐搭档演出,舞台形象极佳,风靡西京长安。“安史之乱”后,他不愿意跟随李隆基入蜀,只身来到了傀儡湖畔,在这片远离战乱而风景优美的地方教习歌伎。他传唱的歌调,是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俗称嘌唱,迂徐委婉,细腻绵糯,令人回肠荡气。

如今,人们把埋葬了黄番绰的土山命名为绰墩,把土山东边一片箬帽形的湖面命名为傀儡湖。傀儡,指的是演戏的偶人,有悬丝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肉傀儡、杖头傀儡等。这里上演的当是水傀儡,牵线木偶在水边船头表演,观众们坐在小船上观看。行头港,正是当年演出傀儡戏时更换戏装的地方。

看来,当年黄幡绰一定是坐着船儿,顺娄江而下,从渭塘穿过古镇,去往阳澄湖的。他走的是蟹路。

蟹帚赶

螃蟹昼伏夜出,白天躲在水草丛中或隐蔽处,夜晚出来觅食,活动比较频繁。它是杂食性动物,荤素都吃,包括鱼、虾、螺、蚬、蠕虫、蚌肉、蚯蚓,以及浮萍、马来眼子菜、豆饼、花生饼、小麦、芝麻等等。湖蟹食量很大,且贪得无厌。在它接近性成熟期,不仅夜晚出来觅食,白天也出来觅食,吃得更多。饱食以后,除了本身消耗,多余的营养便储藏在肝脏中,形成蟹黄。

勤劳的人们很早就使用工具捕捉螃蟹。据《苏州府志》记载,在吴中水乡泽国,历来有着品种繁多的渔具,用于捕捉各式鱼类(包括螃蟹)。吴中大凡结绳持网者,总谓之网罟:“……圆而纵舍曰罩,挟而升降曰罝,缗而竿者总谓之筌,筌之流曰筒、曰车,横川曰梁(编竹断港,俗谓之簖),承虚曰笱,编而沈之曰箅(即今横帘,止可捕蟹),棘而中之谓叉,镞而纶之谓射,置而守之曰神,列竹于海澨曰沪(吴之沪渎是也)……”这个沪,正是上海的简称。

唐代吴中诗人陆龟蒙曾经写过著名的

《渔具诗》,赠酬于客居苏州的好朋友皮日休。皮日休读过后,击节赞叹,随即写出了渔具十五咏,与之唱和。接着两人又各添渔具诗五首,相互酬唱不绝,传为美谈。他们在诗中吟咏的渔具,有网、罩、钓筒、钓车、鱼梁、鱼叉、射鱼、种鱼、药鱼、舴艋、鱼庵、钓矶、蓑衣、箬笠、背篷等很多种。

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工具捕捉螃蟹,也创造了许多捕蟹的巧妙方式。“蟹帚赶”是最原始的一种。所谓蟹帚赶,是用以穿通蟹洞的赶蟹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一头扎一根较细的竹竿,顶端绑一个棕毛做成的圆球。假如用稻草做圆球,也可以将就。

在河滩边赶蟹的人,必须事先察看地形,选择河底淤泥少而有活水的地方,跳下水去,在岸上找好对应的标识,然后在比较结实的河底挖一个蟹洞,在距离一两米处再挖一个洞,这里的关键是要用蟹帚赶将两个洞贯通。耐心等待三五天,挖好的蟹洞经河水浸渍冲刷,渐渐呈自然状态,会有螃蟹随着水流爬入。假如放一些饵料,或用水草作一些伪装,效果会更好。赶蟹人知道时机成熟了,带着蟹帚赶来到自己挖好的蟹洞旁,先用左脚踩住一个洞口,再将蟹帚赶插进另一个洞口,用力捅驱赶,螃蟹便从左脚边爬出来了。他的右脚赶紧贴过去,横行将军只能乖乖就擒,被丢入蟹篓。除了螃蟹,还可能抓住鳗鲡、鳜鱼或鲫鱼。收获多少,就要看赶蟹人的技术了。

赶蟹人使用的工具很简单,靠的是对螃蟹生活习性的掌握。螃蟹栖居于水乡的湖岸或滩涂,尤其喜欢生活在水草丛生、饵料丰富的湖泊、草荡里。在水位稳定、水面开阔、水质良好的区域,螃蟹是不打洞的。但在有水位涨落的河川、湖泊里,螃蟹会打洞穴居。蟹穴位于高低水位之间,穴道深处存有少量积水。每穴往往居住一只蟹,但在连通的穴道里,有时候也会居住两只或更多的螃蟹。

可惜,蟹帚赶这种古老的捕蟹方式,如今已不复可见。

(作者联系地址:昆山市震川西路金谷园1号楼)

猜你喜欢

行头傀儡渔具
水傀儡考论
数据
满族冬季传统项目“踢行头”教学的改革研究
东汉
东汉———皇帝成为受人摆布的傀儡
自制渔具
幽灵捕捞的现状分析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行走人生的最好行头
农业农村部:力争2020年底全国海洋禁用渔具基本杜绝
晾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