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糖93-159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在水田上的试验

2016-12-08梁昌新杨世成张天富张加江陈进光

中国糖料 2016年2期
关键词:盈江县宿根矮化

梁昌新,杨世成,张天富,张加江,陈进光

(盈江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云南盈江679300)

粤糖93-159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在水田上的试验

梁昌新,杨世成,张天富*,张加江,陈进光

(盈江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云南盈江679300)

在云南省盈江县选择5个不同水田试验点对粤糖93-159进行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与常规种苗的1年新植1年宿根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个水田试验点的温水脱毒健康种苗都具有显著增产效果,新植增产甘蔗12060~20730kg/hm2,增幅8.55%~22.96%;宿根增产甘蔗13200~39000kg/hm2,增幅9.34%~42.28%。可见,种植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不仅能有效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RSD),还能使甘蔗有效增产增收,延长宿根年限。

甘蔗;粤糖93-159;温水处理;健康种苗;增产效果

蔗糖业是盈江县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盈江是国家糖料基地县,每年总植蔗面积14700 hm2。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盈江主要的当家品种粤糖93-159、盈育91-59、川糖79-15和ROC20等高感甘蔗宿根矮化病(RSD),阳性检出率高达80%[1],说明RSD已在盈江县各植蔗区域普遍发生,从而致使甘蔗产量下降快、种质退化和宿根年限缩短等,目前已成为制约盈江县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蔗糖优势产业发挥的重大问题[2]。种植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是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3-4]。粤糖93-159作为盈江蔗区最主要的当家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7720 hm2,占总植蔗面积的52.52%,其中,水田种植面积6873 hm2,占总水田面积(11113 hm2)的61.85%。2013年在国家糖料基地建设项目支持下,盈江县在弄璋糖厂建成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生产车间,并根据全县蔗糖发展规划及品种布局,选择5个主要种植水田甘蔗的乡镇,对企业喜欢、蔗农接受的主要当家品种粤糖93-159进行温水脱毒处理,与常规种苗同田做对比试验,以期总结出一套在大田生产上简单易学实用的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种植技术,为温水脱毒种苗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并通过展示示范,科学引导蔗农和制糖企业积极推广应用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以此提高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推广普及率,推进盈江现代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田

分别在盈江县平原镇拱腊村上新寨、弄璋镇南永村章金、弄璋镇南算村东门、芒璋乡相帕村相帕和支那乡支那村芒海,选择土壤肥力均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集中连片的5块水田为试验田。每个点代表水田面积在866 hm2以上,5个试验田在生产操作技术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涵盖盈江水田植蔗区域的种植水平。

1.2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粤糖93-159,试验用温水脱毒种苗是用常规种苗在盈江县弄璋糖厂温水脱毒车间经温水50± 0.5℃脱毒处理2 h生产的脱毒蔗种,常规种苗(对照种苗)为未经脱毒处理的大田生产蔗种。

1.3试验设计

采用同田对比试验,每个试验点设温水脱毒种苗与常规种苗两个处理,每个试验点品种种植面积为0.33 hm2,下种量120000个芽/hm2,行距100~110 cm,四周均为甘蔗;试验种植时间为2012年12月,试验年限为1年新植和1年宿根。

1.4种植与栽培管理

5个水田试验点的种苗均在同一地点统一采种,统一砍成双芽苗,统一数芽装袋,统一温水脱毒处理,处理方法即脱毒健康种苗必须在车间进行温水50±0.5℃脱毒处理2 h后,再把种苗放到冷水箱降温,并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10 min后吊出至种苗冷却种植[5-7];统一种植技术:即经过温水处理后,第2天用机械开沟人工种植,底肥每公顷施28%BB肥600kg、尿素150kg和毒死蜱30kg。种植结束后及时用阿特拉津封草、盖地膜。其它中耕管理技术措施均按当地高产栽培措施操作。但甘蔗在砍收时所用的砍刀、锄头用75%酒精消毒后使用,防止病菌交叉感染;甘蔗砍收后7~10d内完成宿根铲蔸管理。

1.5试验调查时间与方法

每个试验点的每个处理各调查3个小点。调查后计算出新植蔗每个处理的平均出苗率、分蘖率、成茎率、株高、茎径、单茎重、有效茎、糖分及甘蔗产量和含糖量;并于2013年12月将5个试验点的粤糖93-159脱毒种和对照种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进行RSD检测;宿根蔗调查发株数、株高、茎径、单茎重、有效茎、糖分及甘蔗产量和含糖量,并在2015年2月把5个试验点的粤糖93-159一年宿根脱毒种和对照种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进行RSD检测;收获时记录好每个处理的实际产蔗量。

2 结果与分析

2.1甘蔗农艺性状

2.1.1出苗情况2013年4月8—10日,通过对5个水田新植蔗试验点的调查,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粤糖93-159的平均出苗率为82.4%,比常规对照种出苗率68.1%多14.3个百分点,其中出苗率最高的是芒璋乡相帕村相帕试验点,出苗率为96.5%(表1);2014年4月7日调查5个点的宿根发株情况,除芒璋乡相帕村相帕试验点的宿根发株率比常规对照稍低些,其他4个点都比对照高,5个点的甘蔗宿根发株率平均为197.3%,比常规对照种的175.4%多21.9个百分点。

表1  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试验农艺性状田间调查结果

2.1.2分蘖情况通过2013年5月25—27日对5个点分蘖率的调查,结果表明: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的平均分蘖率为99.2%,比常规对照种分蘖率93.6%高5.6个百分点,其中除平原镇拱腊村上新寨和弄璋镇南算村东门的温水脱毒种苗分蘖率比对照低外,另3个试验点温水脱毒种苗的分蘖率都比对照高(表1)。

2.1.3产量相关性状在2013年11月15—17日,2014年11月16—18日分别对5个点进行田间行距、株高、茎径、锤度、有效茎测定。从新植蔗的田间调查情况看:进行温水脱毒过的粤糖93-159与常规种植比较,株高比对照高16cm,有效茎比对照多10749条(表1);从宿根蔗的田间调查情况看:进行温水脱毒过的粤糖93-159与常规种植比较,株高比对照高24cm,有效茎比对照多9207条/hm2,单茎重比对照增0.09kg;从1新1宿调查项目的平均值看:进行温水脱毒过的粤糖93-159株高比对照高20cm,有效茎比对照多9978条/ hm2,单茎重比对照增0.03kg。无论是水田的新植,还是宿根,5个点甘蔗的株高、有效茎都比对照增加显著。

表2  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试验经济性状

2.1.4甘蔗经济性状由表2可知,新植蔗,温水脱毒种苗实际收获甘蔗产量是108150~153110kg/hm2,比对照种的实际产量90300~141050kg/hm2增产12060~20730kg/hm2,增幅8.55%~22.96%;宿根蔗,温水脱毒种苗实际收获产量是131250~154500kg/hm2,比对照种实际收获产量92250~141300 kg/hm2增产甘蔗13200~39000kg/hm2,增幅9.34%~42.28%。

从实际收获的甘蔗产量来看,5个点新植、宿根的甘蔗产量都比对照高,特别是宿根蔗。新植蔗脱毒种苗平均实产蔗129364 kg/hm2,比对照种平均实产113576kg/hm2增15788kg,增幅13.90%;宿根蔗脱毒种苗平均实产141762kg/hm2,比对照平均实产117190kg/hm2,增24572kg,增幅20.97%;新植、宿根脱毒种苗平均实产135563 kg/hm2,比对照种平均实产115383kg/hm2增20180kg,增幅17.49%。

新植,甘蔗平均糖分增0.25个百分点,含糖量增1985kg/hm2,增幅12.75%;宿根,甘蔗平均糖分增0.28个百分点,含糖量增6644kg/hm2,增幅40.55%;从1新1宿调查项目的平均值看:甘蔗平均糖分比对照增0.26个百分点,含糖量增2579kg/hm2,平均增幅17.36%。

2.2甘蔗宿根矮化病菌(RSD)的去除效果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2013年、2014年两年对我们送检(新植蔗、宿根蔗)的试验甘蔗样品应用PCR技术进行甘蔗宿根矮化病菌(RSD)检测,其结果表明:除支那乡芒海1个点的温水脱毒处理种苗的新植、宿根蔗均为阳性带RSD病菌外,其余4个地点的温水脱毒处理种苗的甘蔗均为阴性无RSD病菌,未脱毒处理种苗的甘蔗均为阳性带RSD病菌(表3),说明进行温水处理过的健康种苗防治宿根矮化病的效果达75%以上。

表3  甘蔗种苗RSD检测结果

3 试验结论

进行温水脱毒处理的粤糖93-159表现出苗快,分蘖苗多,宿根发株率高,有效茎多,蔗株高,增产增收显著,新植蔗每公顷增产甘蔗12060~20730kg,增幅8.55%~22.96%,农民增收5185~8914元,4个点没有RSD病菌感染;宿根蔗每公顷增产甘蔗13200~39000kg,增幅9.34%~42.28%,农民增收5676~16770元,4个点没有RSD病菌感染。可看出,种植温水脱毒粤糖93-159健康种苗不仅能有效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RSD)及其它病害,还能使甘蔗有效增产增收,延长宿根年限1~2年,在生产上应认真总结、大力推广应用,带动盈江县18万蔗农增收致富,确保蔗糖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4 讨论与建议

4.1加强认识,组织实施:蔗糖产业是盈江县改革开放以来最富成效、也是发挥热区优势最成功、产业结构调整最显著的产业,无论从全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还是从工业反哺、边疆社会稳定、民族和谐发展上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宿根矮化病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制糖企业的领导,所以从领导到员工、蔗农,必须加强思想认识,充分认识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危害性和可防性。建议由政府牵头,主管部门及企业组织,成立领导小组,在政策、资金扶持、技术培训、样板示范及生产指导上,各部门要紧密协作,各司其职。

4.2建立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样板示范基地:建议在屯中建立县级一级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基地,由县蔗糖办明确专业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和协调分配各植蔗乡镇种苗;在主要植蔗乡镇建立二、三级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基地1~3个,每个面积20 hm2左右,由专业种植户进行种植、管理,县甘蔗技术推广站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由各乡镇二、三级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基地直接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无病种苗。

4.3严把质量关:加强甘蔗温水脱毒车间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砍种刀具和锄头必须严格消毒杀菌;加强种植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的宣传和管理技术的培训。

[1]张天富,许庆龙,梁昌新,等.盈江县甘蔗宿根矮化病的调查与思考[J].甘蔗糖业,2014(4):67-70.

[2]李文凤,黄应昆,卢文洁,等.种传甘蔗病害与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2009.

[3]黄应昆,李文凤,何文志,等.甘蔗温水处理脱毒种苗生产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5):2153-2157.

[4]卢文洁,李文凤,黄应昆,等.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与增产效能[J].中国糖料,2010(3):52-53.

[5]曾慧,游建华,何为中,等.甘蔗健康脱毒种苗生产技术方法研究初报[J].中国糖料,2003(4):16-19.

[6]游建华,曾慧,李松,等.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田间比较试验[J].中国糖料,2005(2):12-15.

[7]卢文洁,李文凤,黄应昆,等.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繁殖及配套种植技术[J].中国糖料,2010(2):57-59.

Experimental Study on Virus-Free Healthy Seedlings with Hot Water Treatment of Sugarcane Cultivar Yuetang 93-159 in Irrigation Field

LIANG Chang-xin,YANG Shi-cheng,ZHANG Tian-fu,ZHANG Jia-jiang,CHEN Jin-guang
(Sugarcane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s of Yingjiang County,Yingjiang,Yunnan 679300,China)

The compare test of virus-free healthy seedlings with hot water treatment and conventional seedlings of sugarcane cultivar Yuetang 93-159 was conducted for the one year planting and one year ratoon in five irrigated fields in Yingjiang,Yunna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ne yield of the virus-free healthy seedlings with hot water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12060~20730 kg/ha and 8.55%~22.96%in the plant crops; 13200~39000 kg/ha and 9.34%~42.28%in the ratoon crops.These proved that planting virus-free healthy sugarcane seedlings with hot water treatment not only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ugarcane 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but also increase yield and income,and lengthen planting years of ratoon.

Yuetang 93-159;virus-free with hot water;healthy seedlings;planting in irrigation field;yieldincreasing effect

S435.661

A

1007-2624(2016)02-0015-03

10.13570/j.cnki.scc.2016.02.005

2015-07-08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技术建设专项资金资助。

梁昌新(1966-),女,农艺师,从事甘蔗品种、栽培、植保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张天富(1970-),男,高级农艺师,从事甘蔗品种、栽培、植保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Email:1908936733@qq.com

猜你喜欢

盈江县宿根矮化
冀西北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抽条调查
宿根花卉在城市道路上的营造与维护
耿马县宿根甘蔗管理技术研究
瑞丽大盈江允燕山景区段湿地公园概念规划研究
对盈江县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对实现盈江县工业园区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甘蔗宿根性研究II.甘蔗种性宿根影响因子与其宿根性的关系
【第三部】
PCR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研究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