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酒与祭祀

2016-12-07张静

理论观察 2016年10期
关键词:祭祀先秦

张静

[摘 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品登上历史舞台,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本文就先秦祭祀用酒加以梳理,从酒的起源与发展到祭祀用酒制度的形成,结合史籍著作对酒与祭祀做一个简要剖析,为当下酒文化与祭祀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些历史依据。

[关键词]先秦;酒文化;祭祀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058 — 02

商周礼制在考古学中反映最突出的就是祭祀之礼。《国语·鲁语上》:“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祭祀是国家非常重大的活动。祭祀本就是通过一种仪式将规定的物品献给相应的信仰崇拜的对象以祈求赐福和得到庇佑的,因祭祀的对象不同,祭祀蕴含着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祭祀方式。但是,无论是哪种祭祀方式,在祭坛上敬献的物品中都缺不了酒。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与精神营养元素,承载着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先秦酒的起源与发展

(一)酒作为一种饮品

在中华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类文明进程带来了许多或益或弊的影响。关于酒的起源,最早秦汉收集纪录古代帝王公卿谱系的《世本》中就有:“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后世普遍认为禹时仪狄造酒,并且禹怕后代贪恋酒而是国家灭亡,史称“绝旨酒”。后世发展也证实了禹的决断是正确的,从夏朝的第一个国君启就嗜酒,夏末夏桀更是以酒池肉林误国。到了商代依旧对酒非常喜爱,商对饮酒的规矩也颇多,但最后商还是没有幸免于嗜酒的商纣王手里。直到武王灭商,建立周,周代开始借鉴前代灭亡的历史教训,除祭祀的场合之外开始了大规模的禁酒。到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对酒的态度也随之松懈下来,但是对酒的一些认同也或多或少的被继承了下来,人们的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酒的态度也是各有千秋。酒就这样作为一种特殊的饮品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二)酒礼的起源与发展

《管子·牧民》中有“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在吃饱穿暖过后,开始了精神生活的享受。随着农作物产量增加,出现了少量剩余,吃饱之后的人们开始了对生活的享受。于是,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品开始出现在了人们生活中。饮酒的礼仪也随之而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不同关系不同场合各有不同的礼仪与之相对,其中的酒礼表现最为突出常见。

最早酒礼的起源,要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到了周取代商时更是从酒入手,制定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各项制度,之后逐渐形成“酒礼”、“酒德”、“酒文化”。随着酒与社会生活的日益结合,酒文化开始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在尧舜时期风俗文化的“五礼”中就可寻其源头,如农事节日、婚丧嫁娶、生期满日、庆功祭奠、奉迎宾客等活动中,酒都是必备之物。酒给先秦人们带来了矛盾的心理,人们想把酒纳入一个规范礼仪中,于是,也写下了《酒戒》《酒殇》《酒箴》《酒德》《酒政》等文字以告诫后世。

古人在宴席酒桌上的礼仪是十分考究的,宴席有不同级别,如宫宴、官宴、乡宴等,宴请宾客层次也各不相同有鬼神、帝王将相、平民百姓等,一定还要长幼有序。宴席之中属敬酒之礼最为繁琐复杂,敬酒的次数、快慢、先后都是有讲究的。何人先敬酒,如何敬酒都有礼数,是出不得半点差错的。可见,酒礼在酒席中的重要地位。

二、先秦礼仪文化的发展演变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记述祭祀起于商朝,商人们笃信鬼神,不管大事小情,都会用龟甲、牛骨进行占卜,然后再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牛骨上,这也就是我们现在众所周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尚书大传》曰:“祭之为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于神也。”古人通过祭祀这种形式来把人间的事和神明沟通,万事祈求神明的庇佑,这也体现了古人与大自然沟通结合的心态。等到了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之后,周人几乎全盘继承了商人的祭祀对象和方式手段。但是,到西周开始转变对鬼神的信仰崇拜,改为着重的尊奉祖先。周人的祭祀范围颇广、礼节也是十分的繁琐复杂的,每一旬都有固定的祭祀对象,除祭祀祖先之后还有对春夏秋冬四季、天地鬼神、日月山川、风雨雷电等自然神的祭祀。其中,祭祀天地为大祭,祭祀宗庙为中祭,祭祀五祀为小祭,随着祭祀内容不同,祭祀的规格、数量、方式等也各不相同。各个不同的级别所能祭祀的对象也各不相同,如:天子可以祭七神,诸侯可以祭五神,大夫可以祭三神,士可以祭二神,普通百姓也只能祭祀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神。

西周之后,春秋战国开始进入混战局面,诸子百家对于祭祀的思想与主张也各不相同。孔夫子代表的儒家崇尚周礼,主张“不语怪、力、乱、神”,对鬼神抱着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是又提倡要厚葬先人,厚祭祖先。墨家则相反主张信仰鬼神,为求福避祸,但反对厚葬厚祭。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人们心中地位根深蒂固,黄帝也成为道家祭祀中的一面旗帜。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导致对祭祀的态度也是各有千秋。

三、先秦祭祀与酒

周公曾颁布了《酒诰》,详细的说明造酒不是为了人们享用,而是为祭祀天地神明和祖先的,严禁百姓随意饮酒,违者要被判处死刑。这也就是古代统治者们普遍认为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只有这样重大的场合,酒才可以拿出来享用。

(一)酒作为一种祭祀必备品

古人造酒之初只为助兴的一种饮品,随后逐渐人们也开始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酒的效用和一些其他知识,把酒用于医疗、烹饪和对祖先神明的祭祀当中,其中,祭祀用酒的历史最为长远意义最为重大。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古酒没有出现之前,祭祀是用水,称之为玄酒,酒真正被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名称便是“玄酒”,玄酒是中国古代第一祭祀酒,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源于周的“大羹玄酒”,被广泛应用于祭祀等庄严神圣的场合。除此之外,还有祭祀用血的,以血滴在地上来祭祀山川五岳和社稷之神。直到古人学会酿酒之后,祭祀才开始用酒。由于人受到酒精刺激神经兴奋,借助酒可以把人的情绪带入迷幻的境界,因此,古人也便开始利用酒来通神,以祈求神明庇护,祭祀用酒也就由此而来。

《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与鬼神”。这记载的就是最早的对神灵的祭祀活动,用烧燔黍米、挈析猪肉、捧起地坎的水来敬神明。西周金文中有不少这方面的记录。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发明了另一种饮品酒,还有其他一些器皿,这样祭祀也开始变得隆重起来,从收捧地坎水发展到了用简单的酒器盛酒,敬献给鬼神享用。祭祀场合上,大多要由年龄大且尊贵的人来主持奠酒酹酒的仪式,被称作祭酒。

(二)酒与祭祀仪式

由于祭祀对象的不同,祭祀仪式也各有异同。祭祀天地最早开始于夏商,最初是对“帝”的崇拜,逐渐演变成祭天。统治者为了名正言顺的进行统治,必须宣传好他的权力是上天赐予的,所以,要对天地进行祭祀。当然,祭祀用酒也是有相当的讲究的。《周礼?天官?酒正》中记载:“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皆有酌数。唯齐酒不贰,皆有器量。”也就说祭祀大多供五齐三酒(五齐指五种清浊厚薄不同的酒包括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沉齐五种酒;三酒指的是事酒、昔酒、清酒三种),五齐三酒都装在八个樽里,天地大祭祀等可以添酒三次;宗庙等中祭,添两次酒;其他一些小型祭祀,可以添一次酒,都有一定的数量要求。只有供祭祀的五齐是不可以添酒的,都用固定的器具倒一定数量的酒。

祭祀鬼神也是祭祀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最早见于夏商周三代。人们期望处理好与鬼神的关系,建造专门祭祀鬼神的场所庙或祠堂,以祈求保佑地方的国泰民安,祭祀鬼神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不能用酒肉进行祭祀,而是用的玄酒素食,不能杀生祭祀鬼神。

延续至今的习俗还有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里,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衰思和敬意。饮前先祭,按礼,凡饮,必先祭。主客同桌同食,则必须主人先祭,其后客人才可以祭。

四、结语

古人们的祭祀活动也延续至今,在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都有一些祭祀活动。祭祀的对象逐渐演变为平常对祖先的祭祀,祭祀的礼节也由繁到简,但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以酒祭祀这一习俗从未改变过,酒文化发展至今也从未离开过祭祀活动,用酒祭祀的历史悠久,意义深远。

〔参 考 文 献〕

〔1〕国语〔M〕.陈桐生,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战国策〔M〕.繆文远,繆伟,罗永莲,注译,北京:中华书局,2012.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尚书〔M〕.慕平,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

〔6〕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6.

〔7〕周礼〔M〕.徐正英,常佩雨,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祭祀先秦
先秦“五正色”的数据参数分析
爱有别还是爱无别
试论《蛙》中的民间文化
“诗言志”的审美阐释
浅析《九歌》祭祀与戏曲之关系
先秦祝诅文刍议
类型学视野下先秦个体量词初探
试论《国语》所反映的先秦用乐及乐论
辰河高腔传承谱系与科仪
清入关前后谒陵礼仪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