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颜守贞墓地位置考略

2016-12-07赵维良庞志国

东北史地(学问) 2016年3期
关键词:石羊石人完颜

赵维良  庞志国

完颜守贞墓地位置考略

赵维良庞志国

[内容提要]通过对墓葬形制规模及墓前石造像年代的综合判断,完颜希尹族族墓地一墓区1号墓墓主人为完颜希尹之孙完颜守贞。

完颜希尹家族墓地 一墓区1号墓 完颜守贞

笔者在2010年《东北史地》第4期发表了《1979-1980年间完颜希尹家庭墓地调查与发掘》一文,详实记述了完颜希尹及其家族墓地的调查、发掘及保护区的划分情况,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

完颜希尹家族墓地二墓区有金世宗诏立“大金故左丞相金源郡贞宪王完颜公神道碑”石碑一座,是以完颜希尹墓为主体的多人墓地。此墓区有三组石雕造像。二墓区1号墓在整个墓群东北部最靠东北上方,地表由北向南排列石人一对,东为文臣,手执笏板;西为武臣,手执宝剑。石羊一对,石虎一对,望柱一对,望柱南约五十米,与1号墓在一条线上立有“神道碑”。在清理1号墓过程中出土了一块墓碑,碑长105厘米,宽50厘米,碑文粗略记述了完颜希尹的一生(详见另文),1号墓主人无疑是完颜希尹。二墓区的2号墓位于1号墓西南30余米,处在“神道碑”的西北,显然处在1号墓的下方,为石室石函葬,石室长2米,宽2米,高1.9米。墓室中存放4个石函,室内遗物主要有铁券、铜制兽足莲花蜡台、白釉瓷瓶。2号墓的地表也立有成组的石雕造像。2号墓,一个墓室多个函,一次性埋葬,其墓主人很可能是当年受完颜希尹牵连而死的其众多儿子。二墓区3号墓为完颜希尹孙子完颜守宁墓,在清理这座墓时出土了一个完整的墓志铭:“……太父讳希尹,封金源郡贞宪王左丞相……”记述墓主人短暂一生。完颜守宁在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墓志铭的出土补充了史料。二墓区埋葬了完颜希尹祖孙三代人,是整个墓地面积最大的区域。

二墓区西侧1华里是三墓区。三墓区1号墓为长方形,长约2.5米,宽1.8米,墓圹北壁用单砖平砌,东壁、西壁用青石板做墓壁,墓底南、北各横放一个石望柱,望柱头一东一西。墓中出土一块残碑,碑右边书“……太尉仪同三司……”中间书“……□国公……”左边书“……公讳守道……”碑刻证实此墓墓主人是完颜希尹孙子完颜守道。该墓墓前17米立有石人四个,两个文臣,两个武臣,石羊2个,石虎2个。石望柱为什么放在墓内做垫棺,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

第三墓区西约2公里处是第四墓区,墓区座落在山沟中的平缓地带,由南向北为石望柱一对,石虎一对,石人一对。石人造型极为特殊,东面石人身高仅1.47米,小巧玲珑,无胡须,细眉眼,着官服,系玉带,头戴官幅,文官模样;西边石人头部较大,身高1.74米,有胡须,健壮粗犷,手执宝剑。该墓出土一座石函,石函长80厘米,宽60厘米,深50厘米,函内出土一座石碑,石碑为青花岩质料,长68厘米,宽27厘米,正面中间刻有“昭勇大将军同知雄州节度使墓”汉字,右侧外刻一行女真字,右侧内刻“乙卯命大定十六年丙申岁八月十五日寅时故”,左侧内刻“大金大定廿六年四月廿六日长男广威将军”,外刻“袭济州路合勃懒崖猛安开国伯完颜选山礼葬”。第四墓区墓主人是谁,与完颜希尹什么关系目前学界仍在探讨之中。

翻过四墓区西南面山梁就是五墓区,此墓区三面环山,墓区内地势平坦、开阔。地表石雕刻造像从北向南,石人一对(文东武西),石人南3.6米为一对石羊,再南7米为石虎一对,再南4.1米为石望柱一对。石雕刻附近的草丛曾中发现一块残碑,碑刻“……司代国公之墓”。经过反复查阅完颜希尹家族资料,受封“代国公”的只有完颜希尹的父亲完颜欢都,这为我们确认第五墓的墓主人提供了依据。

第一墓区位于第二墓区东约0.5公里处,墓区东、西50米左右为山沟,墓区中部有座较大的1号墓。发掘之前巨大的青石板葬具已露在外面,墓前立有石人、石羊、石虎、望柱。石人6个,文臣装束四人(无头),身高1.9米;文臣装束,身着方形圆解领长袍,内衣领高耸,手执笏板,腰系带,带上有和一个铊尾。脚穿靴。武士石人,身高1.90米,头戴鍪,胄上盔已残,外穿袍,有披肩,披肩在胸前打一个结,两手握一把宝剑。石桌一个呈半圆形。第一墓区1号墓前的石雕造像在整个完颜希尹家族墓区中,数量最多、制作最精,造型最美。我们在这个墓区也收集到带文字墓碑如“吵看郎君之墓”、“……金紫光禄……”

完颜希尹家族墓地中的石雕刻主要有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石桌。在雕刻的技巧上注重于用“形”来表物体的特征。匠人对所雕造的物体的性格、外貌、习性、神态,如羊跪卧,虎蹲座,人站立及表情,采取了形体与线刻相结合手法雕造出来,物体线条细腻,有明有暗,生动逼真,雕刻的石人,注重眼睛神态和衣着,眼神庄重,表情肃穆,脸部宽阔,颧骨突出,具有女真人的特征。头戴冠,身着袍,博衣广袖,足蹬靴,腰系带,手执笏板或宝剑,又具有中原汉人的风采。

完颜希尹家族墓群中的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这些依仿中原王朝的礼仪形象,其雕刻技巧随着时代的变迁还有着不同发展变化,例如:二墓区的完颜希尹墓。完颜希尹遭熙宗赐死之后三年(1143)昭雪,改葬,连同他的儿子们一起埋葬在这里。这个墓区雕造的石人,个头比较小,无头,只有1.30米高,脸部偏平,颧骨突出,眼神呆痴,服饰用简单线条勾勒。石羊,高70厘米,以形体和线条来表现动物形态,石虎高1.18米,石虎耳部和尾部也只能用线条来刻划,这种石雕给人感觉呆板、原始,没有足够的艺术表现力。它代表完颜希尹家族墓石雕造像早期的石雕艺术水准。

第三墓区是完颜希尹孙子完颜守道墓区,此处雕刻出的石人、石羊、石虎,石柱有了明显变化。在雕刻技巧上除了形体、线条之外,又出现了半透雕刻。这个墓区的石人共四个,两个文臣,两个武臣,每个石人身高都在2米以上,衣着采用半透雕刻凸凹明显,面部清晰,腮下胡须突出,身着方形圆角领长袍,内衣领高而外露,足蹬靴,手执笏板(剑),给人感觉十分威武。这些雕塑与巩县宋皇陵墓前石人基本相同,石羊采用半透雕之手,跪卧的腿突出,头、嘴、角脱离了单纯线条雕刻,给人感觉羊更加可爱。石虎,耳朵坚立,眼睛突出瞪大,爪抓地有力,嘴半张露出凶恶牙齿,十分生动威武。三墓区是以完颜守道墓为主的墓区,石雕艺术由于更进一步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而愈加成熟,代表了完颜希尹家族墓石雕艺术晚期水准。

完颜希尹家族墓第一墓区1号墓前的石雕,从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的雕刻技巧上看,与第三墓区完全相同,也应属于完颜希尹家族墓的晚期石雕刻。金王朝的丧葬习俗在很大程度上效仿了中原汉人的风俗。《宋史·凶礼》载:“坟所有石羊、虎、望柱各二,三品以上加石人二人。”完颜希尹墓地中的二墓区、四墓区、五墓区都完全按这个礼仪墓前立有2个石人。三墓区墓前石人四(两个文臣两个武臣),一墓区墓前立有石人六个(两个文臣两个武臣两个武士),那么一墓区1号墓的墓主人应该谁呢?

完颜希尹的后人中,品阶较高的是其孙子完颜守道和完颜守贞。完颜守道《金史》有传,在第三墓区又出土了守道的碑刻。完颜守贞系希尹之孙,贞元二年(1154)承袭希尹谋克。大定二十五年(1185)为西京警巡使。世宗因其刚直,改同知西京留守事。因守贞治理有方受到同僚和百姓好评。金世宗对左右大臣说:“守贞,勋臣子,又有才能,全胜其兄守道,它日可用也”。章宗即位,完颜守贞极力辅佐,为章宗政权巩固和经济发展进言献策,得到了章宗的赏识和重用,曾任贺宋生日使,还拜参知政事,进尚书左丞,授上京世袭谋克。在辅佐金章宗期间,对旧制提出大胆改革,“今吏权重而积弊深,移转为便”。在国家的人才上要注重培养“间世之材,自古所难,然国家培养久,则人材将自出矣”。史料记载“守贞读书,通法律,明习国朝故事。时金有七十年,礼乐刑政因辽、宋旧制,杂乱无贯,章宗继位,乃更定修正,为一代法。其典礼条约,多守贞裁订,故明昌之治声称清明”。可以看出完颜守贞对金进入繁荣时代做出很大的贡献。由于朝廷内部的争斗,“承安元年(1196),守贞降授河中防御使,承安五年……乃移知济南府,同年卒,上闻而悼之,敕有司致祭,赙赠礼物故平章政事蒲察党规”。完颜守贞死后,赵秉文上书言“愿陛下进正人退小人”。上问:“正人、小人谓谁。”秉文对“正人故相完颜守贞,小人今参知政事胥持国”。其为全国推重如此。

第一墓区1号墓,墓室形制、规模及墓前地表立的石刻造像年代与第三墓区基本相同,属于金代晚期,但比第三墓区又多了两个武士石刻造像,说明一墓区1号墓主人生前地位更加显赫,受到朝廷上下的推崇。据此,完颜希尹家族墓地一墓区1号墓墓主人应该是完颜守贞。

完颜希尹家族墓地

责任编辑:祝立业

K872

A

1009-5241(2016)03-0013-03

赵维良 白城师范学院讲师 吉林 白城 137000庞志国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吉林 长春 130033

猜你喜欢

石羊石人完颜
底盘测功机制动方式对电动汽车能耗的影响
米万钟:超痴超怪爱石人
这场战“疫”,赏石人在行动
——石界抗疫系列报道
辽宁凌源两处石羊石虎墓葬的年代及相关问题
最后一个金国皇室后裔部落
刘知县审石羊
谁的思念在石碑上发芽
谁的思念在石碑上发芽
刘知县审石羊
石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