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2016-12-06夏明群

巢湖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价值观核心

夏明群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夏明群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提出有认识论、方法论及价值论层面的理论基础。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的高校价值观教育存在着生活现实脱节、生活主体空场及生活方法缺失等方面问题,这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回归造成挑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改变高校价值观教育现状的急迫需要,是整合多元价值取向、凝聚社会共识的必然选择,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及践行度的现实要求。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的主导性价值观,是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的,是对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价值理念与目标追求的凝练和提升。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高校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根本的方向遵循。高校现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及价值取向多元的冲击,其实效性不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之融入社会生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1]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应只停留在靠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融入大学生的各种生活中,注重生活化,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知、领悟它,内化于心,再外化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向生活化的回归便为高校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提供了合理的路径和有效的方法。

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之理论所依

生活化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提出有其科学的理论基础,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为其提供了认识论、方法论及价值论层面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关于认识生发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提供了哲学依据和认知基础。认识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则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基本动因。社会生活是价值观形成的根基、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价值观正确与否及作用能否彰显的唯一标准。脱离社会生活,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当前社会生活的现实领域,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目的是为了引领中国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情怀。当下的现实生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及其作用发挥的基本场域。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三个层面的基本诉求,是对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好的生活”的价值理念与目标追求所作的当代回应。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理念可否为大学生认可、践行,根本上取决于其与大学生生活的契合程度。

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人对某一价值观的领会与认同,相当程度上是从自身实际生活状况及生活诉求出发,通过对生活的影响变化来确认其是否可信可行。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根据生活经验去认可或接受某种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提出到被大学生认知、认同、再到自觉践行,也需要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深化过程,这就决定了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应疏离于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中,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2]。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对接,以大学生生活及其现实经验为依托,把大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作为高校价值观教育赖以实行的现实土壤,让大学生在坚实的感性基础之上理解、领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呼吁必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个性差异,用生活化、大众化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方法,以现实生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生活。

价值是指主客体间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效用关系。价值观教育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知识教育及技能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不仅体现在认知领会上,更要体现在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社会生活,又超而不离地引领社会生活,是对“美而善的好生活”的价值理念和目标追求的当代回应。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真正目的应在于大学生的当下现实生活,在于引导大学生过“美而善”的好生活。“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3]。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的原则,突显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生活诉求,切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他们的生活体验,遵循他们的接受意愿,回应他们的现实需求,面向他们的生活实际,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引导他们的价值追求,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大学生的生活不仅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的之所存,而且还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然归宿之所在。

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之现实困境

当下现实的大学生生活应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场域和现实根基。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仍存在着与大学生生活疏离的现象,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中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在高校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实效性欠佳也是不争的事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部分教育者只管教书不顾育人,把价值观教育当成是价值观知识的传授,使价值观教育游离于大学生生活之外,无法解决大学生的实际认识问题。这是将大学生与其价值观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土壤隔断开来,这是一种“无根”的价值观教育,缺乏生活场域,让大学生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教条的“大道理”。这种教育让大学生感到学校里学习的东西与现实生活反差太大,难以应用于现实生活,不能诱发出对人生的价值引导,无法内化于心,更不可能外化于行,出现“学而不信、学而不行”的现象,致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更远离了价值观教育“为人”的原初意义。

从当前高校教育实践来看,传统价值观教育理念往往倾向于教育者的单向度的灌输,无视大学生的主体性,把大学生当成一个个可以随意被填充的“美德袋”,忽略大学生的个体经验和理解接受能力,忽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诉求,造成现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主体的空场。这是一种无人的、无过程的“搬砖式”的价值观教育,然而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性的需要,毕竟不同于固态的物体,不能直接‘嵌入’人的心灵”[4]。这种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遮蔽了价值观教育应有的人本价值,失去了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关切,缺乏对大学生及其生活现状的了解,难以与大学生的情感世界沟通,无法进入大学生的心灵之中,自然也就难以被大学生认同、接受,导致“知而不信、知而不行”的知行脱节现象的出现。生活主体的空场阻碍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向生活化的回归,这就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面临着现实的挑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价值理念的高度抽象概括和提升,需要大学生深刻反思才能领会。这种抽象化、理想化的表达方式能顶天而未必接地气,难以适应大学生当下直接感性化的现实生活,需要用大学生生活中接地气的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进行解读。但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条化”“口号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强制的外在力量。这一传统的价值观教育理念,忽视了大学生的认知理解和主体选择,大学生主体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大学生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创造性也未能充分展示,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亦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厌烦和反感,无法得到大学生对其“合法性”的认可,达不到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熏染的作用。一直以来,灌输都是价值观教育的最大痛疾,这种苦口婆心式的说教,缺失主体主动内化的过程,难以引发共鸣,常常是苍白无力的。“主张将(道德)知识灌注在一无所有的心灵上的各种教育方法,都应该被扬弃”[5]。生活方法的缺失,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预期目标难以达成。

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之价值所在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理念对大学生之影响力的大小强弱,直接取决于它与大学生生活的融入与引领程度。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不够,致使教育实效事倍功半。构建生活化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在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校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实现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塑造者”。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价值观定性定型的关键期。“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6]。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事关国家社会未来的前途与命运。然而,长期以来的“知性教育”理念及其影响在无形中淡化了价值观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育人作用,以致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仍存在多方面问题。教育理念上,缺乏对生活现实的关切,重“高、大、空”之价值理想轻大学生生活现状及教育实况之现实,教育目标难以达成。教育过程中,缺乏对生活主体的观照,重价值理念之“搬运”轻主体诉求之回应,难以得到认同。教育手段上,缺乏对生活方法的关注,重知识理论之灌输轻价值养成之熏染,教学效果不理想。生活化的价值观教育理念,就是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于大学生的当下生活中,致力于创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致力于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助于发挥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引领效用。积极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向生活化回归,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顶天又可立地,是改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的迫切需要。

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元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各种文化、价值取向并存且激荡碰撞。在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的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呈现出思想认识多元化、价值选择多样化的特点。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期,还未定性定型,还不够成熟,易被各种价值取向所左右。不断涌入、蔓延的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侵蚀着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仍在滋长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也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的同时,也存在着混乱与迷茫的不争事实。如果任由多元价值取向彼此碰撞冲突而不去进行持久有效的引导,势必会陷入散沙状态,失掉国家价值认同的根基,不仅会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利,而且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兴衰。越是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之时,就越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国家认同感,提升精神凝聚力。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还大学生实际生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整合大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能比较有效地化解众多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引领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理论的价值魅力不仅在于其自身逻辑体系的完善,更在于其对人与社会的引领之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既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统一又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的,对当前中国人民社会生活价值理念与目标追求的凝练和提升,体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在社会思想复杂多样、价值取向多元的趋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整合多元价值取向、引领社会、凝聚共识具有重要作用。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造成了冲击,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话语权,动摇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影响着大学生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感与行为践行度。赢得情感认同及践行自觉一直以来都是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理想吁求。可从实际情况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成效并不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及践行状况并不乐观。“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7]要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及践行度,就必须走进大学生生活,关切大学生的切实诉求,结合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实行价值观教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之教育方式可以直面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能使大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之知识,而且能令大学生提高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感及自觉践行度。

实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根本在于实现其理论与大学生实际生活之全面对接。要转变教育理念,面向现实生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要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以生活解读理论,用理论引领生活,让价值引领与生活熏染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感及践行自觉性,以提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实效性。要善于从大学生的生活中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现实土壤,在生活中寻找典型,让大学生在生活中领会、体悟并直至自觉践行,达到知行合一。

[1]习近平.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2014-07-09(1).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4-02-26(1).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28.

[4]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5.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林宝山,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349.

[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05-05(1).

[7]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2):23.

责任编辑:杨松水

G641

A

1672-2868(2016)05-0017-04

2016-06-29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zzgjh1-1-2016-20);巢湖学院人文社科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WY-201315)

夏明群(1978-),女,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生活化价值观核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